第419章 建奴的近况
作者:原来缘尽啊   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最新章节     
    大清自从在锦州之战大败,皇太极身死后,陷入了豪格和多尔衮的争斗中。
    最后实在争执不下,双方只得各退一步。
    由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位,改元顺治,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
    豪格不知道他是不能退的,这一退那就永远翻不了身。
    福临即位后,多尔衮先是恢复了豪格的王爵,稳住了豪格一党。然后积极拉拢皇太极的亲信,又和济尔哈朗勾搭上。
    豪格却一无所知,还抱着肃亲王的帽子做着春秋大梦。
    不久后多尔衮彻底掌控了朝堂,便让手下的人大肆上书攻击豪格,豪格百口莫辩,众叛亲离。
    最后以顺治皇帝的名义以图谋不轨罪将豪格废为庶人,其剩余党羽也被大肆诛杀。
    本来还和多尔衮势均力敌的豪格,就这样惨遭下线,政治真可谓残酷也。
    如此多尔衮彻底掌控了大清的权力,不过此时的大清内部实力受损严重,整个大清能拉出来上战场的满洲人只有四万。
    物资贫乏,习惯了抢劫的日子,怎么愿意老实过日子,下面人怨气十足。
    外部情况也是不容乐观,朝鲜摇摆不定,察哈尔部,朵颜部和大明眉来眼去。
    面对这种情况,多尔衮当机立断,先是处决了内部的一些不听话的人,然后大肆株连早已投降的汉人高官,将其资产人口分给自己的亲信。
    还派出大量的人手前往北方捕捉野人女真充实军队。
    然后向朝鲜狮子大张口让其提供物资,这彻底把朝鲜给逼反了,实在拿不出啊,只得转向大明。
    多尔衮当即想要再次攻打朝鲜,这朝鲜可是软柿子中的软柿子,打他不仅包胜利还能抢夺物资,对巩固自己的权位很有帮助啊。
    不过洪承畴找到多尔衮,让其改变了战略。一番交流下来,多尔衮发现洪承畴有大才,当即重用。
    按照洪承畴的战略,朝鲜国小民贫,实在挤不出多少油水。现在大清还是得把主要目光放在大明身上,对朝鲜施行安抚政策。
    然后洪承畴又提出加强对蒙古部落的控制,稳定外部。然后加强对明国边关的袭扰,但是坚决不和明军进行大规模的决战。
    多尔衮一一采纳,在自己物资不足的情况,还拿出大量的物资拉拢科尔沁部,面对察哈尔部直接采取武力威胁,察哈尔部再次彻底屈服。
    最后就把目光放在朵颜部,现在大清什么东西都缺,只能拿朵颜部开刀了,不仅震慑其他蒙古部落,还能夺取物资。
    九月,多尔衮起大军突袭朵颜部。
    这朵颜部原本是明朝的朵颜三卫,后来反复背叛大明,现在位于蓟镇一带的长城外游牧,自从和明国大肆通商后,现在也是颇有资产。
    朵颜部早就归附了大清,虽然和明国眉来眼去,但是对大清还是表面上的恭敬,根本想不到会被大清拿来杀鸡儆猴。
    面对大清的突袭,朵颜部仓促应战,大败。部民要么被杀,要么逃散,牛羊等物资全部被大清夺得。
    大清彻底回了一口血,所以啊这抢劫才是最好的生意。
    到了十月后,建奴的骑兵就开始袭扰归化城。此时明军在关外有两座城一是云川城,一是归化城,有京营士兵一万,招募的蒙古骑兵三万。
    建奴的骑兵也不主动攻城,就是到处抢夺物资,面对明军的反击,人多就撤,人少就打。
    这还不算完,归化一带的贸易彻底被建奴给搅合了。
    消息传到京师,大明朝廷让边关的几个总兵出关,驱逐建奴的骑兵,不过一见到大部队来了,建奴的骑兵就跑了。
    等明军退回去后,建奴他又来了,如此反复,让明军疲于追命。
    到了十一月份,建奴的骑兵开始屡次袭扰大明的边关,这严重影响了边关的贸易。
    大明朝廷只得汇集一支骑兵,伺机和建奴决战。
    不过这次建奴学乖了,那就是坚决不和明军决战,把自己的机动力发挥到十足。人少就打,人多就撤。
    虽然建奴的袭扰对明军来说不痛不痒的,但是对商贸影响巨大啊,现在要是没有大军护送,根本就不敢出关贸易。
    同理游牧在归化附近蒙古的部落面对建奴的骑兵袭扰,也只能躲避向西迁徙。
    虽然看起来是不痛不痒的袭扰,但是建奴的实力可不弱,一旦你露出疲态,他就要你命。
    就这两个月建奴抢夺了大量的物资,而且自己的损伤还不大,可谓是赢麻了。
    这让李适头痛不已,真想起大军进攻建奴的盛京。不过看了一下穷得叮当响的国库,李适只能无奈的叹息,咬咬牙挺过去吧。
    这秋收的一千五百万两,已经是大打折扣,原本预计收入在两千万两上下。
    不过八月九月的旱灾,即使人工干预,全民抗旱,也免不了减产的下场。
    这一千五百万两,其中的五百万两用于整修黄河,北方的军队还有官员的俸禄,一个月高达一百五十万两。
    现在才十一月,到明年六月的夏收,这一千万两基本用完。
    还好每月还有商税,每月都在增长,目前每月也有近六十万两的收入,不过北方边关贸易严重下滑,对商税也影响严重。
    还有孙传庭这一仗也基本把商税也给打完了。
    所以目前看来,税收挤一挤基本够用,但是实在经不起大战了。
    这时李适也有点后悔,为什么要把盐税给废了,就为了让百姓吃上便宜的盐,这每年几百万两的盐税说扔就扔啦?
    这还不算完,十一月下旬后,北方起了大冰雹,鸡蛋大的冰雹到处肆虐,对刚种植下的冬小麦可谓是灭顶之灾。
    冰雹过后又是大雪,好多地方还出现了暴雪,百姓的宅院被压塌,所剩不多的冬小麦也被压垮。
    而且还不是一个地方,而是很多地方。
    李适人都麻了,这坏消息可真多,真特么小冰河期,什么鬼都有,这明年的夏收不得完蛋。
    李适只得摆摆手,以后这种消息不要出现在本官的案牍上,本官不想听,也不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