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臆想
作者:半糖加冰块   七十年代之知青奋斗记最新章节     
    转眼间就到了七月份了,猪草长的很茂盛。
    也刚好大队长多申请了两只猪崽回来,现在猪圈一共是有八只猪崽。先前只有六只是孩子们割猪草割的少人不够,现在是多了个朱知青,还多了几个到年龄能割猪草的孩子。
    大队长这个一咬牙,就去抱了猪崽回来了。结果是村里人高兴,年底是不是就能多分一点猪肉。但大队长被陈叔给骂了一顿,留到最后的猪崽都敢抱回来。真的是不怕惹麻烦的。
    庆幸的是大队长后来找的以前的猪倌,请人家来看了一下。人家给喂了药丸子,还教了他们上山割哪些草能给猪崽吃了好。大队长是给人家送上了十斤粮食,高高兴兴的把人送回去了。
    猪崽自然也养活了,喂了半个月才开始长肉。没长肉的时候大队长那个心急的啊。
    “下次长点脑子。”陈叔看着猪圈里明显比旁边的同伴要小好几圈的猪崽,没好气的瞪了大队长一眼。
    大队长挠着头讪笑道:“这不是能养嘛,多大点麻烦。”
    负责猪圈的妇人,是大队长还得喊一声婶子的。自然也就没惯着大队长的找补行为:“又不是你来喂的猪食,说这话可真轻松,那切了还得煮好才能喂。下回就算是有猪肉,你婶子我也干不了。”
    猪圈一直就安排了两个人喂,一个人运猪粪。现在一下子多了两只有点麻烦的猪崽,干活的人自然是会有怨气的。
    “婶,我错了错了。别说了。”大队长讨好的赔笑道。喂猪工分其实只有六个,现在才加到八个工分。又累又臭的,还多了麻烦事,村里找人来真不好说有人会乐意。
    更别说能不能有这老陈婶子和她家老三两人干的好,大队长当初那叫一个愁眉苦脸的。后来是村长上门请出来的,因为以前没有成立大队的时候,人家自己家里也养过,是一把好手来着。
    在场的,是小辈的其实是朱玉宁。
    朱玉宁听说了猪崽的事情过来看了一下,也戴着口罩才敢进门。
    得知人家长肉前是分开养,而且运去弄农家肥的猪粪也是没有那两只小猪的,心就放了下来。眼看着农家肥的发酵就快到时间了,这可不能出了什么问题。本来进度已经在努力想办法赶上最理想的发酵环境了,可不能在原料上出什么幺蛾子了。
    可这也是朱玉宁不想碰到的事情,她就是进了一趟县城回来。一天没有去看农家肥的坑,结果就有人给偷了去。真的是她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那个时候农家肥也没有很恶臭的味道了,村里面村干部都走访过了,也没有发现谁家自留地有施过肥的。最后只能是把之前存的牲畜的粪便拿来紧急处理了,不过在最后确定之前,新拿来的牲畜粪便都在另外一个坑里发酵着,没有混到一起。
    发酵时间的不同,那就改成中期加肥,分两次上肥料。
    “大队长,陈叔,陈大娘还有陈大哥那我先回去了。”朱玉宁想了好一会也没想出来该怎么喊陈大娘的儿子,只能喊了个陈大哥出来了。
    “咳咳,那行,朱知青你就先回去吧。”大队长端正了态度,清了清嗓子说道。
    朱玉宁回知青所的时候,碰上了在人家门口聊天的孙婶子。
    孙婶子正在听人家说别村的八卦,哪家亲戚的闺女嫁过去被自家男人打了,娘家上门找人要说法。
    转头的功夫,就看到朱知青拿着个篮子要回知青所的样子。
    孙婶子一下子情绪就上来了:“朱知青去猪圈干嘛呢,这偷农家肥的贼可抓着没?不会是农家肥要弄不成,自导自演的吧?”
    孙婶子在得知是朱玉宁弄出来的这么个事情后,那意见是格外的大。农家肥失窃是三天前的事情,这三天朱玉宁和村干部都是忙着想办法补救的。
    这农家肥不管能不能找回来,他们也都只能是重新去弄。找回来的他们也不敢确定有没有什么不好的东西在里面,自然是不敢放回去的。但这贼子还是要抓的,不然这放任下来的风气可不好。
    “噢,难不成婶子看到我找的人偷的还是我亲自去偷的?”朱玉宁走向了一下子紧张起来的孙婶子,冷冰冰的语气让看戏的人都远离了孙婶子两步远。
    “朱知青,不好意思,我家婆娘说话不过脑子。请你别放在心上,我保证她以后都不会再说这种没脑子的话来了。”孙计分员出现的很及时,完全没给孙婶子发作机会,直接把人往家里拉。
    “你别拉着我!”
    孙计分员低下了头,在孙婶子耳边低语。
    也不知道孙计分员跟孙婶子低声说了什么,孙婶子一脸惊恐的样子不敢说话,任由孙计分员拉她回家去。
    “朱知青,回头我会让她上知青所给你道歉的。”
    “那到不必去知青所,广播就行了。毕竟我也不确定她看到我还会不会又是这个状态。”朱玉宁真的很好奇,孙婶子和她那闺女,真的是看她如眼中钉一般,想着法给她下绊子。
    可问题的是,她们也没成功过。而且每次还输的那么难看,在村里的人缘那是越来越差劲了。可还是跟打不死的小强,使劲的作起来。
    有些人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他们就是单纯看不得人比他们过得好。更别说这个人过的比他们好的时候,他们还以为人家拦了他们的路。事实上都是他们自己一心的臆想罢了。
    “行行行,都听朱知青的。”孙计分员那是把人给推进了自家的门去,然后还要回头应和朱玉宁。
    村里其他人哪里见过孙计分员这么卑微的样子,也不敢直接发笑,都憋着,等到回屋里去了。笑的那叫一个大声。
    孙计分员听到了也只能当做不知道。
    而朱玉宁只觉着无趣,就回知青所去了。反正会有人帮她监督的,不用她急,孙计分员都能急着赶人去道歉的。这村里说闲话的人可不少呢。
    “朱知青好。”
    朱玉宁前脚刚进后院,刚走到走廊上,身后就传来了宋知青的声音。然后是钟知青的声音。
    “朱知青下午好!”
    “宋知青好,钟知青好。”
    实在是两兄弟连着念就成了送终了,可不太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