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作者:半糖加冰块   七十年代之知青奋斗记最新章节     
    也就是从祝师傅露了一手后,杨家就再也没有打过朱家的主意了,什么人能把拳头大的石头捏成石粉啊!
    他们家有老有小的,还真不敢和朱家硬碰硬。人家还是个主任,能和他们厂的领导说上话,家里的矛头一下子就指向了杨大妈,然后杨大妈就把矛头又指向了那天出主意的孙女身上去。
    小姑娘脸也是一下子白了,支支吾吾的说不出来话。她的认知告诉她,这些事情是不应该的,可是时间久了,享受到其中带来的好处之后,她也开始沉迷在里面了。现在被指责被骂了,然后就开始后悔了。
    可是后悔带来的倔强不服输,让她说了些话,得到了一顿毒打。她谁也不敢惹,但是在家里还是敢的。
    于是从这一天之后,朱玉宁和祝师傅就没少听隔壁家吵吵闹闹的声音。
    那家的东西不见了,找了一圈发现在另一家的房间里,然后那一家的打听到的招工信息被另一家知道了,让自家的孩子亲戚也去参加了招工考试,原来打听到招工信息的那家的亲戚家孩子刚好卡在了招生名额的后一位。
    招五个人了,还能考到第六名也是没抓住机会了。然后偷听到信息的那一房还嘚瑟拿到了好处费,最开始辛苦得到消息那房就不满意了,这一吵起来,那是越吵越大声。
    一个理亏但是就是硬气,一个有理但是就是虚人家一口气,这么吵到最后还是老祖宗一人来了一棍子才结束的闹剧。
    朱玉宁和祝师傅也没有很好奇去听了,她们也还是有工作的。
    时间过去了一周多,隔壁家是在自家办的寿宴,因为出去办要钱。
    所以杨家是租来的桌椅,菜也是请的最便宜的师傅来掌勺,因为他们自己试过了,谁都没那个本事。
    而且还有人请的厂里的上级过来的,这还是得请人来办得漂漂亮亮些,可是杨家人还是逃不过那个抠门的。
    买的菜也是人家肉铺前一天没卖出去的猪肉,是边角料的部分。菜是买的最便宜的大白菜,青色的只准备了上级和主桌的量,其他桌的就只有白菜。
    杨家请的人帮忙打下手的人也不多,所以这个寿宴办的也是吵吵闹闹的很,那边缺人喊了,这边忙完手上的赶过去了,还要被挨一顿骂,这骂着骂着就有人干不下了,把桌子一推走了。
    这人走的时候还是边走边骂的:“半天才给八毛钱,啥都要人干,就请了两个,这碗碟要洗桌子要擦菜也完全没处理还要帮忙帮东西,钱还这么少,之前说好的只用洗碗筷擦桌子而已的,来了什么都要干,还不加钱,我干了快一年了,就没见过这么办事的,反正我是记着不来了,今天的就当我白干了!”
    也就是这么一掀,在场的宾客脸色都变了,还有人起身找理由走了。
    “领导,这菜马上就要好了。我这还给您准备了酒水,你看要不再坐一会?外面的情况我一会去让母亲处理一下就好了。。”屋里摆的是主桌,天还微微亮着,但是电灯已经开着了,屋外的喧嚣领导也是能听得到的。
    “诶,我这想起来办公室还有文件没处理好,我就先回去了。”说这话的领导那是说完起身就走了,他本来还挺看好这个下属的,但是大家都听到是怎么回事了,这个下属还能说得出来要让老母亲处理,他还得再考虑考虑这个下属能不能委以重任。
    请来的领导都是直系的,就部门的正副两位领导来了,其他的也就是听一下笑一笑就过去了。
    现在两个领导走了一个,剩下的这个也还在犹豫,杨家人也开始烦躁起来了,但这场寿宴折腾半天还是结束了。
    宴席结束,杨家人是疲惫的送走了来的亲朋好友,然后关好门窗在屋里算礼金礼品。总的下来还是赚的了。
    这个时候,大家就开始挑刺了,因为老祖宗要分钱了。每一个部分都是由某一房的人负责的,开始还是挑刺,但不知道从谁开始的阴阳怪气后,他们就吵起来了。
    不在家的朱玉宁自然是不知道的,但是祝师傅在家,这吵吵闹闹的一个小时了也没得个消停。然后祝师傅来到庭院里,开始劈柴火。
    “这大晚上的,怎么火气就这么旺盛呢?”祝师傅劈柴火的时候,嘴里还大声的说着话。
    杨家一下子嘘声了。
    祝师傅放下斧头,拍了拍手,把柴火拿进柴火房去了。
    之后祝师傅就回去睡觉了,这都晚上九点多了,也该休息等着明天上班了。
    朱玉宁这天其实没有课了,他们最近这段时间都在修改论文,等着过毕业答辩了。
    然后朱玉宁就来到了宋思睿家,和宋思睿一起学习,互相给对方的论文挑刺。
    “阿睿,我看不太懂你的数学论文。”朱玉宁很认真的看了一遍,她也只能看得懂开头的内容,后面的是一点都没有看懂了。
    小六倒是好奇的跑出来了,但是她也不好把小六的理解说出来,那可太奇怪了,她可不想被逼着去学数学,她下意识还是会逃避这种复杂的算数。
    “没事,我也看不太懂你的。我们还是自己看书自己调整吧。”宋思睿把朱玉宁的论文放到了桌子上,叹了口气。对象这份论文的大方向他看出来了,所以,对象这么优秀,他也得好好努力才行。
    两人开开心心的在书房度过了一天,午饭是钟阳给打包的盖浇饭,晚饭是宋思睿事先包好的饺子。主打的就是一个尽量不动手就能解决吃饭问题。
    天气已经暖和起来了,上个月还是白茫茫的京市,现在已经见不到白色积雪和地上的冰渣了。
    而这也意味着朱玉宁他们这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要迎来毕业的时候了。
    朱玉宁的成绩自然是留在京市的,宋思睿也是想留在最好的地方发展。
    校园生活要离他们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