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作者:半糖加冰块   七十年代之知青奋斗记最新章节     
    接到了闺女的通知电话后,朱母嗓门老大了。
    “什么?你借你师傅的钱,买了个四合院?现在都要住进去了,才跟家里说!”
    于是不出一个下午的时间,整个厂里都知道老朱家的闺女在京市上学,借了点自个师傅的钱买房了。现在要入住了都。
    这个事传着传着就成了,朱玉宁当上了小师傅,靠自己的能力赚到钱,已经买了京市的大房子了。
    话里话外,唯一不变的是最近要入住的关键信息。
    朱母立马去请了假,人家也很爽快的给批了三天了。然后是朱父在知道这个事情后,也没有第一时间去请假,而是让朱母去看就好了。
    他就等明年的过年假,用上他今年还剩的假期跟着闺女去看看。现在厂里面很忙,他请假人家也不好意思不给批准,朱父责任心重,没办法狠心请这个假。
    朱母也都和老伴相处了三十多年了,也是清楚朱父的性格了。自然是不意外他这么做的了,转头就去收拾行李了。
    而事实上,朱玉宁电话里说的是,我京市开的这两家店赚到了一些钱,然后她就拿来买四合院了。
    最近房子修好了,也散了味道了,准备搬进去了。到时候离上班单位更近一点,以后家里人来京市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朱母哪能不知道自家闺女是想拐着弯的不想让家里担心这个钱的事情,也才说出来了被人家传出去的那些话。钱是借的师傅的,这师傅帮徒弟置办房产还真是没少有的。
    所以才没有那么多人怀疑这哪的,主要是后面改了的版本,有心人假意是随口一提,但结果是被人家给反驳了。
    想看人家过不好,想使坏,都没成,还要被反过来说教一番,那可叫一个懊恼的。
    朱玉宁每天准时准点的上下班,一直在忙着把手头上的事情给清干净一些,就等着老母亲来京市了,她能好好的陪一陪老母亲。
    在老母亲请的是入住前一天开始的假期,入住前一天,入住当天,以及入住的第二天,一共三天假期。
    而在老母亲到来前,刚好是一个放假的周末。
    朱玉宁周六没休息,依旧是要正常去上班的。而宋思睿周六上午忙完,中午就开始放假休息了。
    想到自己还要上下午的班,才能迎来一个休息的周末。朱玉宁就没忍住叹了一口气,而且还有电话是昨天打的,老母亲说是周一来,因为她周二入住。
    菜单,邀请的人员,租用的桌椅,食材,等各项准备工作,朱玉宁都已经完成了。这个周末真的能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小朱同志再加把劲,撑过今天就能休息一下了。”姚姐抱着资料回到科室,看到的就是垂头丧气的小姑娘,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明明脸上已经很僵硬了,但还在认真的看着桌子上摊开的一大堆资料。
    姚姐看了一眼,就知道小姑娘在看什么了,是最近新出的早报的财经部分,其实她觉得现在的报刊内容没有什么很重要的内容价值。但是上面有任务,需要每个人都交一份个人的信息总结汇报上去。
    截止日期就是今天下午,到时候是统一上交。
    朱玉宁苦恼的就是这个汇总报告,她捡了三遍,但是感觉得到的内容并不是很切合现在的实际情况。
    “姚姐,能不能给点建议?”朱玉宁愁眉苦脸的问道。她眼巴巴的看着姚姐,嘴角是抑制不住的往下耷拉。
    姚姐想笑还想捏一下人家小姑娘的脸蛋,啊呸,是小同志,朱同志长的确实是乖巧的很,那杏眼盯着人看得时候,那叫一个可爱的。
    但是姚姐都忍住了,这要是传到她爸那里,她又要挨骂了。
    “报纸上不是就写着嘛。”姚姐自个的汇总也是这么来的,反正这个东西领导都不一定会记得看的。
    “诶,谢谢姚姐。”朱玉宁琢磨了一下这句话,觉得还是自己想的太多了一些,有时候返璞归真一点也是挺好的。
    这种这么高深机密的事情,她一个小姑娘怎么可能猜得到呢。
    于是乎朱玉宁自认为很圆满的完成了领导临时派发的任务,下午大家交汇总笔记准备下班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朱玉宁把写好名字的笔记给交了上去,其实也就是单位发下来专用的草稿纸被他们用来写这个汇总笔记了。
    “哟,小朱同志的汇总怎么只有薄薄的两页纸啊?不会是写不出来汇总吧?你这业务能力可不太行啊!”那女同志不屑的瞅着朱玉宁交上去的纸张,阴阳怪气道。
    还是很意外,很突然的,科室的门一下子就被打开了。
    “噢,那我带要看看你这位小同志写的汇总都是些什么好内容了。”
    “领导好!”
    然后副局就直接是现场看起来了两个人的汇总笔记。
    “拖拽,啰嗦,表达不清楚,小同志这就是你瞧不起别人的本事?”
    “她就写了不到两页纸,能写出来什么内容?我是文科的专业,怎么这么大个单位就能这么欺负人了?”
    再然后,那女同志直接是哭着出去了。她比朱玉宁晚入职半个月,是家里面帮忙安排过来的,本来她的专业是师范专业,但是去小学上课才一天就闹着不要去了。
    家里面也是穷着,骂了两句就找人帮忙安排到现在的工作单位了。
    那女同志哭着出去的时候,还想着她这么一闹,上面肯定是没有招的。回头也就是骂两句,她照样能回来上班。
    可是现在这个时代,已经是能够用上那句话的时候了,就是今时不同往日。
    她这么一闹,直接把自己闹成了典型了。
    她的所作所为和汇总笔记直接就是被上报上去了,家里的人脉关系是正局没错,但也因为这个还得罪了人家。
    好心帮你安排工作,结果是这么个工作法子。自己差劲不服气,还要这般倒打一耙胡搅蛮缠的,那不就成了典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