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作者:半糖加冰块   七十年代之知青奋斗记最新章节     
    欢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朱玉宁又到了该研究衣服新品,麻辣烫小店加点新东西,还有好运宁新活动的时候了。
    确实是现在的竞争还是挺多的,人家可能在味道上比你好也可能是价格比你更美丽一些,通过这些差异来争抢市场。
    小学生的零花钱确实是不多,甚至有的是没有的。她的麻辣烫店更多的生意也是周边厂里的人和居民。
    而门口的小学生摊位,最近反而有些平平无奇了。销量没有一点的波动,每天都平平淡淡的,那就是时候去改变了。
    日期上来说,天气是不冷不热的,节假日也是没有很特别的。这两个方面还真不好下手……
    她倒是想弄自助餐,但是弄出来肯定是不够人手的。也不能只弄……只弄那么一两天也不是不行,就是得好好规划起来。
    价格不能太贵,成本也得控制,还要足够吸引人。
    那就素食比主食多,素食就多弄点凉拌菜,荤的还是热乎的好吃。
    这样子看来,还得安排两个人轮流负责弄荤菜才行。要不然就忙不过来了,再然后是素菜的处理不能马虎,量还得备齐。
    这些工作的进行,就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麻辣烫原本的生意。所以,活动必须得赚钱!
    那就花点钱弄点宣传单,发一下广告,名头……为了准备周年庆而进行的预热活动!因为只是一个尝试,所以活动日期只有三天!
    朱玉宁在书房走来走去的,然后一点点的把麻辣烫店里的计划给安排好了。
    虽然现在离真正的店庆还有几个月,但也不是不能弄的嘛。凉菜的话,也是想尝试一下,有没有机会在夏天的时候,单独一个位置来卖。
    至于配方,朱玉宁打开了系统商城,很多配方,配方的名字也是一目了然。
    麻酱凉拌菜,酸甜口凉拌菜,甜辣口凉拌菜,咸辣版凉拌菜,麻辣凉拌菜,清汤寡水凉拌菜……
    最后朱玉宁看了看自己的积分,然后把前四种正常的凉拌菜口味给买了下来。回头先弄一个麻酱和一个酸甜口的,这两个味道是大人小孩都能吃,受众人群更多。
    朱玉宁回到位置上,把想好的活动大纲写了出来。然后再展开了一张更大的白纸,把大纲给一步一步的细分。
    这个季节有什么菜,价格怎么样,制作的时间要多久,平时店里什么食材消耗得最快。
    这些数据,朱玉宁也都是有的。所以,细化下来,整个人还是比较轻松的。
    而后面的,服装店和好运宁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两家服装店走的路都不一样,所以衣服的质感和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活动也是没办法做得一样的,都得有区别。
    好运宁的单品,套餐,目前也是一个月一个新品的在上。而且为了大家都能忙得过来,他们也只能以用应季食材为理由,下架一些品类。
    要不然后厨是真的忙不过来,每天都去备了料,但是没有卖完,扔了浪费,给员工也不合适。
    这样子会造成更大的隐患,对于一个想要长长久久的店铺来说,这是不合适的。
    所以这个浪费的食材,一直在调整,保持在一个他们都能接受的折损金额上。
    这个月能出什么新品呢?朱玉宁摸了摸下巴,这个季节有什么水果呢?也是可以整点什么派来凑热闹。
    然后朱玉宁给记下来了这个事情,再然后就开始挑起来了服装店的新品。
    之前合作的服装厂,其实也有联系,但是他们提供的新品衣服款式,朱玉宁都没有觉得很亮眼。
    两家店,高档那家的就是要难一点定下来,低一点的那家,可以挑的款式挺多的,但是要整合一下风格,就会筛选出局不少。
    为此,朱玉宁早上跑菜市场去看应季水果,还看了一下最近食材的一个品质,没有很差也没有很好的。
    水果倒是品种齐全,就是质量都没有很好,倒地是运输路途太遥远,路上的冷藏保鲜措施还不够。
    不过,这些问题,她的店都可以没有。
    朱玉宁开心的研究起新品,大家都爱的西瓜算一个,然后芒果也算一个,最后是桑葚。
    芒果可以常驻,其他两个就是限季,只有这个季节有,过了就没有了。
    看来,还是要马上招两个人来干活了。至于找谁嘛。
    朱玉宁心里已经有了成算,她把这个事告诉了祝师傅,然后在下一个周一的傍晚,好运宁店门口来了两个带着孩子,衣着朴素的婶子。
    她们犹豫了许久,才鼓起勇气推开了玻璃的大门,来到了前台,拿出了一封电报。
    “打扰了,妹子……俺们是来找朱老板的。”婶子开口就是很有地方特色的方言。
    “朱老板有说,你们先在这休息一下,我们给老板发个信息。”前台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把两位婶子带到了空着的桌子边上,说道。
    “诶,谢谢妹子。”
    朱玉宁在接到传呼机的消息后,立马起身换了衣服出门了。什么时候,座机的价格才能降下来一点啊!电话真的好贵的咯。
    这两位婶子,是祝师傅跟之前看过病的老领导说了,人家给安排过来的,家庭贫困户。
    后面,朱玉宁见了两位婶子,才了解到更准确的信息。
    两位婶子带的孩子也都是孙辈了,至于她们的儿子,都是在保卫边疆的战役中没了的。
    而家庭困难是因为早些年闹的饥荒,国家给的补贴都花没了,每月的补贴也维持不了一个有两位老人三,四个孩子的家庭,种地也只是在很勉强的维持生活。
    就连来面试穿的衣服也还是村里大队长家给借的,她们赶过来也只舍得坐一趟大巴,然后剩下的路走了三个小时才到。
    朱玉宁一时之间竟不知说些什么的好。
    说这个辈分吧,有孙辈了,一问年龄,人家也才37岁,另一个36岁,带来的孩子都是家里最小的那一个。
    也是因为朱玉宁事先说好允许的,然后也给安排住宿,所以这两个婶子是天刚亮就出门,然后傍晚才赶到的。
    朱玉宁暂时是留下来了两个婶子,房间也是给她们安排了单独一间,就在后院一楼,这样子孩子也不用爬上爬下的。
    然后安排着先熟悉一下附近,熟悉店里区域,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
    至于工作,朱玉宁也没有更好的可以提供。毕竟还带着孩子,能做的就是让她们洗碟子,洗菜,收桌子,做卫生。
    原先做卫生的,就可以调动出来做点别的事情了。
    朱玉宁盯工作也盯了快一个星期,才放下来心来继续研究各家门店的新品。
    西瓜的话,可以弄个西瓜奶冻,西瓜汁,这些东西大家的接受程度会比较友好。
    芒果的话,能弄的东西可就多了。
    什么杨枝甘露,芒果冰沙,芒果汁,芒果派……花样还是很多的。
    肯定是选最甜的那一种芒果,看来她可以考虑真的建一个农场了。回头和阿睿商量一下,押着手上的店铺,和国家盘下来一块郊区的地皮,弄一个农庄。
    这个事情呢,她必须得弄,要不然以后想要用空间的水果,都要走很麻烦的流程。
    真要哪次流程走错了,被变态发现了,她也是害怕被研究的。谁让她的软肋太多了,她的家人是没办法割舍的。所以有些事情得早做准备。
    至于品种,这个事情,她的小六最擅长了。
    所以算下来,她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整一块合法合规能弄成农庄的地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