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太学
作者:淞凉糕   皇帝来了:我成天幕素材了最新章节     
    @东汉,科技成果第一,九章算术,地动仪,造纸术,麻沸散,伤寒杂病论……
    @东汉还非常强,灭了周围很多国家,致使一百多个国家向汉称臣,而且汉唐最大的盛世也是东汉时期的永元之隆大盛世。
    @ 东汉的文学,理学,科学和信仰最鼎盛的时期
    @ 东汉儒家大复仇主义当然比明清儒家的蝇营狗苟让人神往了。
    @让人向往的时代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
    @西汉实际也不错,
    刘邦听信小人之言从洛阳迁都长安,
    才开启了漫长的送美女和亲之路
    @西汉和亲又怎么了,一时的长短而已,只要能打回去就行了!不像宋朝完全就是泪…
    @荣誉比利益更重要,要是传承下来就好了。
    @东汉游学风在整个中国历朝历代是空前绝后的,民间自发的、官方倡议的,社会整体文化素质修养是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参与扶持刘秀开国的都是小地主以上、世家贵族以下的豪门大庄园主阶层,东汉物质经济基础打的好,就学风建设很扎实,从上到下到、从皇宫到民间乡村田舍犄角旮旯,唯一不好,外戚门阀轮流摄政,绝了。
    @前四个皇帝还好,后期部分皇帝寿命短,外戚、宦官和士族相互制衡,虽然有倾轧,不过本质都是服务于皇权代表的利益,不过东汉基础扎实,延续二百年。
    @东汉肯定风气最好,开国不杀功臣,失国不伤皇帝 。国恒以弱灭,唯汉以强亡。至始至终碾压周边,没有敢犯强汉。唯一不足的皇帝年龄小的多。
    @东汉前期是任何一个朝代都比不了的,又强又稳,中间过渡了一群幼儿园,也能经历将近100年,就算后期三国时代外族都打不进来。
    @ 东汉,都是短命皇帝,小孩子皇帝多。
    @ 别吹东汉,东汉末年,人口巨减,后面晋引领的几百年乱世,中原入末日一样,差不多都被灭族了。
    各时空:
    “太学?那不是我们大汉的太学?怎么到洛阳了?”
    “不是写了嘛,东汉的,就是后面刘秀建立的那个汉朝。不过,我们在他们前面,为什么第一要让给他们?”
    “原来,刘秀就是在我们长安太学读书的……”
    “那我不就是刘秀的学兄了?”
    “我也是诶,我们太学竟然还出了皇帝……”
    “没看懂有什么不一样,不就是他们人多点,规模大一点嘛?”
    “那我们刚开始创办,肯定小一点,不过这三万人,那太学得有多大!”
    “听说,现在天幕课堂,学生也有一万多了……”
    “真的嘛?那不少诶,我等一次收人的时候也去报名参加,说不得运气好,就能进去呢!”
    “要是进去就好了,听说现在已经造了好多新东西,长安昨儿开的铺子就是天幕课堂上研制出来的。”
    “昨儿我爹还去了,不让我和娘去,说是人多,哼,就是他自己想去凑热闹罢了。”
    “什么神都洛阳?”
    “自古以来就是长安是都城,怎么就洛阳是神都了?”
    “可能因为东汉定都在洛阳吧!”
    “应该是东京吧,我们都城可是东京……”
    “ 东汉,科技成果第一,九章算术,地动仪,造纸术,麻沸散,伤寒杂病论……造纸术我们已经有了,原来是东汉发明的。九章算术?算术学?我们也有啊,怎么成东汉发明了,这说不清是谁发明的吧!这春秋时期就有了……”
    “我们大唐也有很多的!不过我承认东汉是有点多了,可是我们大唐还早呢,说不得以后还有很多呢。”
    “麻沸散,只听过,还没见过呢,书都没流传下来…”
    “东汉,一百多个国家?怎么感觉灭国和灭蚂蚁一样,一百多,那得打多久?我们大秦统一天下,可是用了好多年!”
    嬴政:“100多个国家?这么多?不过看见后世有人统一,朕就放心了……”
    刘彻:“啧,这也挺猛的,不愧是我大汉子孙,不过怎么只打臣服了,应该并到我大汉的疆域的!”
    “东汉,我怎么只记得三国时期,东汉真的这么厉害嘛?”
    “国家富足,百姓安康,还有书读,不敢想象我生活在那里多好,他们没有天灾嘛,他们不打仗嘛?”
    “原来不是所有的大儒都是我们大明这样,说一套做一套,想念言行一致的时候……”
    “和亲,和迁都有什么关系?”
    “我们陛下登基后就废除了和亲,还打赢了匈奴呢,霍将军快回来了呢!”
    赵匡胤:“这和宋朝有什么关系?怎么又说到朕这里了?朕可没有和亲过!”
    “我不太信从上到下到、从皇宫到民间乡村田舍犄角旮旯,都有学堂。这得多大力气啊!”
    “要是真的,我就佩服东汉!”
    “外戚门阀轮流摄政?这…还能叫好?”
    “这是官儿的事儿,和我们这些底下的人有什么关系,听谁的不是听?”
    “皇帝还寿命短?吃饱穿暖的,怎么也不会饿死吧!”
    “年龄小?小孩子?那这不是傀儡皇帝?”
    刘彻皱眉:“朕以为东汉是延续了二百年,怎么只有四个皇帝,后面竟然都是孩子?没有成人了?真是…哎!”
    “陛下,不管如何,都是为皇权服务的,但这个离我们太远了,谁也够不到东汉的事儿,不过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东汉都能办成书院,我们西汉有何不可?”
    底下人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不过几个月,西汉也建立了好几座大型书院。
    “东汉末年,哪个末年人不少,兵不乱?就是因为兵乱了才是末朝,才会打仗,才会死人。兵不乱,朝廷还活的好好的,人数怎么会无缘无故减少呢?那秦朝末年不也打仗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