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准备黄条鰤装备
作者:渔歌海韵   悠闲的大学时代海钓社团生活最新章节     
    得知本次的作钓对象鱼种,大伙儿就开始各自回去准备装备了,没有相应装备的开始上珉哥那里加急采购。
    黄犍牛,学名黄条鰤,因其力大无穷犹如犍牛般而得名。它体侧还有一条明显黄色纵带,黄条鰤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这种鱼一般体长在60-80厘米,最大的能长到2米,体重平均也在40-50公斤左右。
    这种海洋暖温性中上层掠食鱼类,是会随季节的温度变化而做周期性的洄游,一年能长到45厘米,2年能长到60厘米以上,生长速度很快。
    由于良好的流线型体态和分叉很深,又极具力量的尾部,在游动能最大限度减少与海水的摩擦力和前阻水流,爆发鱼雷一般的力量。
    再加上成鱼习惯于集团作战,要求起鱼回鱼速度要快,所以在竿轮的选择上,敖海源选择了两根2.7米波爬竿,两根1.98米的铁板jig竿。
    关于敖海源手里所有的竿子,都是珉哥给他单独做的,2根波爬竿等长两节,4毫米的先径,素材单重285克,设计上采取了极简风的设计,加强型管式轮座,轮座前一段长eva,轮座后一段短eva,一段eva封尾堵,最后的成品重量不过330克。
    1.98米的jig竿子是一套4根,一本半结构,颜色是时髦的荧光橙、黄、绿、蓝,采取的也是极简风,2.8毫米先径,饵重150-400克,整体下来180克出头。
    这两种竿子的重量已经比市面上绝大多数产品轻不少了。
    搭配的轮子王海源则是拿出了买来即封存的洗马路家的 twinpower sw,一台hg的机型,一台xg的机型。
    这款轮子搭载了infinity drive、heat sink drag等屎太辣的技术,但是价格方面却比屎太辣低了近一半。
    这俩轮子本来去年买的时候是计划跟人家一起趁暑假出深海钓金枪鱼去的,结果有事给耽搁了,这大家伙平时钓鱼也用不到,一个个还死沉,栓根儿绳子能当流星锤用。
    铁板轮子则是abu家orra2 ins60型的纺车轮和sor?n stx60。
    说到最后这个轮子比较有意思,瑞典文,不懂,名字翻译过来有说叫骁龙的(姑且算是)。国内这边很少见。是敖海源偶然从一个网络经销商手里收来的。(只在越南的一个网站上找到相关信息,这个价格合rmb908左右,当初不到600收的,全新)
    两个打波爬的轮子主线是之前上好6号12编pe线,满线杯。奥拉和骁龙则是上满了4号线。
    再从配件箱里翻出来一盘35号碳线,线组就齐了。
    翻了翻饵箱,敖海源发现自己没有合适的浮水波爬铅笔。铁板有很多,但是就是中大型的假饵没有。没办法,黄犍牛就喜欢追食鳀鱼和玉筋鱼,还有一些头足类。
    饵没有,网购也来不及,只能去珉哥那里去买一些。
    把轮子,钳子,手套等一些物品放入双肩包里,竿子打好捆,敖海源开车又去了一趟渔具店。
    “看看这个搭钩行不行?”珉哥从柜台下拿出来一根搭钩。
    8毫米的不锈钢钩条,采用了大开角,钩门宽8厘米,单独看钩子的整体长度就接近20厘米,螺纹接口加长,做成了前细后粗的设计,细端8毫米,粗端则是一段套进去焊接好的外丝,与后把同粗细。后把是两根不锈钢管,单根长1米,握把位置做了滚花处理,尾端还有挂绳设计。
    “不错哦!”敖海源组装好试着在空地挥舞两下,模拟着搭鱼的动作。
    “强度肯定没有问题,过去做的连接不够强,很容易从接口断,这回改进后连接绝对强硬。”珉哥笑着说到。
    “说正事儿吧,要钓黄犍牛,我没那么多大号的浮水假饵,珉哥你这还有啥样的?”
    “饵啊,现在鱼不是很大,用160-165毫米的饵足矣,70克左右,钩子2\/0或3\/0的三本,等8月底以后才能换大饵。”
    说着,珉哥从架子上拿下来几款饵。
    “这是超钓的拓海系列两款,65-80克,虽然是沉水饵,但是高速搜钓效果很好。”
    “浮水的有什么?”
    “浮水的少,也比较贵,但我这里有点儿好东西。”
    说着,珉哥从自己的饵箱里拿出来一个纸盒子。
    打开纸盒,满满的饵。
    敖海源拿起来一个一看,外表略微粗糙,很明显,这不是生产线的产品。
    “这是手做的?”
    “对,我自己做的,厉害吧!”珉哥得意洋洋的说到。
    “挺有意思啊!咋做的啊?”
    “你过来。”说着,珉哥把敖海源领进了店里另外一间小屋。
    一进门就闻到很浓的木香味儿。
    小屋的一个角落里静静的躺着一堆木块。
    木块有大有小,按照不同的种类用途进行摆放,码的很整齐。
    小屋的四周都有很窄的桌子,说是桌子,不如说叫高脚凳。桌子上都是各种各样的工具,有台钳、曲线锯、台钻等等。
    “珉哥,你这是个土作坊啊~”
    “哈哈,这是我最近折腾的。平时没事儿的时候可以自己做一些木饵,因为有的品牌饵,实战效果并不好。”
    说着领着敖海源来到了一个工作台前。
    “看这个。”
    珉哥拿着一张打印出来的纸,上面印着一款假饵的结构剖视图。
    “这是我从网上下的路亚饵的外形图,然后根据咱们实战的经验,做了一些改进。”
    从一个盒子里拿出来一个半成品的木头饵。
    饵的外形已经打磨的差不多了,从头至尾,腹部开了凹槽,肚子还有一个更大更深的凹槽。眼睛部位深凹,鳃部居然还刻画出鳃盖。
    “这是什么木?”敖海源把手里的木饵放到鼻子下闻了闻。
    “红松,你手里的就是刚才你看到的那个饵的半成品。”
    “哦~这个豁口是干什么的?”敖海源指着鱼嘴部位的斜向豁口问到。
    “那个就是装舌板的位置。”说完从另外一个小盒子里拿出来一块塑料片一样的东西。
    往鱼嘴里一塞,嘿,严丝合缝儿!
    “凹槽呢?”
    “放配重和骨架的地方。”
    又给敖海源介绍了一下怎么做木饵的流程,俩人就出了小屋,没办法,不通风,太热了。
    “那这个饵什么数据?”敖海源看着手里的饵问到。
    “饵长130毫米,45克左右,缓沉。”
    “你试过泳姿了吗?”
    “必须试过,每个成品饵上漆前都试过泳姿。而且不须担心强度问题,因为骨架我用的是一体薄钢板。”
    一体的骨架是薄钢板线切割切出来的,看着就不便宜的样子。
    “你这成本岂不是比商品成饵要高出很多?”
    “玩儿呗!闲着也是闲着。再说了,大量制作也不是很贵。”
    “给我拿俩超钓的饵,一款一个。另外……”
    说着,敖海源快速把手伸向木饵的盒子,抓出来好几个。
    “这个我拿几个去玩儿玩儿,哈哈哈!”
    “你个二货,这是没上钩子,上钩子这会儿有你哭的。”
    变戏法一样,珉哥又拿出来好几个自制假饵。
    “铅笔、波爬,你一样拿几个走。”
    就在刚要走的时候,敖海源又发现了另外一个新奇玩意儿。
    “这又是什么?”
    类似于旗鱼家湾刀的那么一个假饵,你说它是vib吧,后半部分没有完全封闭,还有个开槽,尾部还有一个类似钩子状的向上的箭头。你说它是铅头钩吧,又不完全像。
    总之好像一个大合集。
    “这个?新玩具,鲨手vit。别人给了一大堆,测试的。”
    “嘿,有点意思,这怎么用?”
    “厂家跟我说这东西既是vib还是铅头钩。类似湾刀和vib的玩法,不过是多加了一个软饵。倒是适应范围挺广,各种软饵都能用”
    “那这个都有什么型号?”
    “3.5克到30克的都有,最大的30克装上大号t尾能达到12厘米左右,要不要来几个试试?”
    有新玩具自然要尝尝鲜,于是7种颜色,18克和30克的饵敖海源各拿了35个。
    至于为什么不是整数?对不起,主打的就是一个对称。
    又闲聊了一会儿,敖海源带着采购的饵回家了。
    自闻得又要出钓,还是去更远的潮连岛挑战黄健牛。
    敖慕之的小心思彻底的活络了起来,躁动的小心脏按耐不住胸腔的束缚。
    缠着李建颖求了半天,各种的保证外加敖海源积极地表现,在敖海源把所有的家务都做完,敖慕之以三倍的速度效率下完成了两天的作业后。李建颖点头了!
    但前提是给老娘把这小子用绳子栓船上,别跟你个蠢货似的掉海里。
    装备倒是不用再多准备了。4套也够用了。
    “晚上跟我早点睡,明天咱们要走很早,不许赖床!”
    “早起可以,但不跟你睡,你呼噜太响了。”
    被小敖很无情的鄙视后,敖海源都升起了不想带他去的想法了。
    凌晨三点半,敖海源的闹表就响了。
    起来推开儿子的房门,给小敖扒拉起来。
    简单洗漱一番,爷俩儿蹑手蹑脚的带着装备离开了家。
    夏日这个时候的天空已经开始蒙蒙亮了,街上只有勤劳的环卫工人在清扫着街道。
    起得太早没有卖早点的,先是奔着24小时的开封菜爷俩各自买了一个汉堡和饮料,随便填补了一下对应了事。
    吃饱喝足,敖海源开车直奔游艇码头。
    宁静的街道,道路两旁的路灯散发着柔和的黄光,法梧的树叶随着微风轻轻的晃动,发出沙沙的响声。
    在这种环境下开车,敖海源始终觉得这是一种享受。
    很快,车开到了银海游艇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