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晋王慧眼,一针见血
作者:码字农民黄三戒   封地拥兵八十万,皇帝逼我交兵权最新章节     
    户部尚书罗元吉的提议,顿时得到了众官员的附和。
    “罗大人所言极是,这苏婉儿自登上太后之位后,就一直在和秦相作对,还搞出衣带诏这种拙劣的手段,试图拉拢乱臣贼子陈怀安对抗秦相;”
    “她好像是忘了,若是没有秦相倾力相助,她苏婉儿母子,又岂能轻易坐上这大新王朝皇上、太后的宝座?”
    “没错,苏婉儿不光试图拉拢过陈怀安,甚至还让其兄中山王苏幕尘,暗中联络江南地区闲赋在家的三大异姓王;”
    “并且在封地招募兵丁,训练死士,以便在合适的时机进京勤王!”
    “这不是针对秦相又是在针对谁?”
    议事殿内,宰相一党的六部官员你一言我一语的怒斥着太后苏婉儿的种种“罪证”。
    很显然,苏婉儿试图拉拢大新朝廷武将新秀武三甲,以对抗宰相秦如桧的举动,已经触犯到了宰相一党的核心利益。
    在利益面前,忠孝节义礼仪廉耻,早都被一众大新六部官员抛之脑后,满眼透着嗜血的凶光。
    要不说,政治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呢!
    这时,突然有官员说了一句:“诸位,且听我一言!”
    “眼下,这御林军统帅何长东,已经表明了他效忠苏婉儿的态度,若是选择在此时向苏婉儿母子动手,恐怕不太好过御林军这一关!”
    刷!
    此话一出,整个宰相府议事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宰相一党的六部官员,这才反应过来苏婉儿和武三甲的勾结,应该是早有预谋之事。
    这京师皇城御林军统领何长东,就是武三甲留给苏婉儿的后手。
    有他在,至少短时间内苏婉儿母子的安全能得到保证。
    一时间,宰相一党的官员,谁都不说话了。
    这帮家伙,动动嘴皮子还行,真让他们拎着刀亲自上阵,一个个立马就显露原形,变成了怂包软蛋。
    这时,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秦如桧终于发话了。
    他厉声道:“传令下去,让赤衣卫密切监视皇宫内的一举一动,宫内所有人的进出,只要出了御林军的防区,全部由赤衣卫给本相逐个搜查;”
    “本相要让她苏婉儿的圣旨,出不了金陵城!”
    顿了顿,秦如桧继续道:“此外,立刻以本相的名义,向瀛、莫二州进京的必经之路上的各地守军将领下令;”
    “没有本相的命令,决不能让虎贲新军的一兵一卒借道返京。”
    “他武三甲若是敢强攻城池,就以谋反之罪诛杀武家九族,号令全国兵马群起攻之。”
    哼!
    说到这儿,秦如桧冷哼一声,道:“他们不是想进京勤王吗?那本相就让他们进不来这金陵城!”
    “跟我斗,还嫩了点!”
    “秦相英明!”
    ......
    莫州城内,虎贲新军大营。
    副将营帐中,武三甲正在和赵魁密谋举兵返京一事。
    武三甲问道:“赵将军,这莫州城内的兵马调动情况怎么样了?”
    赵魁回道:“禀大将军,已经按照大将军的意思,已将我们亲自招募训练的十万虎贲新军,借着夜色的掩护分批出城;”
    “在绕开龙城叛军的探子和眼线后,顺利抵达了瀛州城。”
    嗯!
    武三甲点了点头,道:“不过,这十万人的虎贲新军还不够,还得想办法不动声色的再从莫州,抽调十万人马返回瀛州;”
    “这一招瞒天过海的棋,可不能有半分闪失啊!”
    “若是让城外的陈怀安,还有军中的黄四郎有所察觉,可就功亏一篑了!”
    闻言,赵魁试探性的问道:“大将军,要不要末将再率小股兵力出城袭扰,以扰乱城外龙城叛军的视线,为大军南撤争取时间?”
    武三甲摇了摇头,道:“这种计策,只能用一次,用多次了,肯定会引起陈怀安的警觉,到那个时候,龙城叛军倾巢而出的话,咱们再想南撤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事儿,本将军在琢磨琢磨!”
    ......
    莫州城外,龙城兵马大营。
    中军大帐内,晋王陈怀安正在伏案写作,总结这一段时间大军围城以来的军事行动得失。
    自前一段时间,与武三甲在莫州城外打了一仗之后,陈怀安便传令下去,大军按兵不动,攻城暂缓。
    经过反思和总结,陈怀安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误区。
    为何一定要在这莫州城下,和武三甲这个难缠的对手较劲呢?
    为何不绕开莫州城,直取瀛洲?
    按照古代行军打仗的思路,遇到像莫州这种军事重镇,自然是必须要打下来而非绕过去的。
    因为,古代行军打仗,不光是打的攻城掠地,更是打的粮草后勤。
    就拿瀛、莫二州的地理位置来说,龙城大军若是想要挥师南下,就必定得先取莫州,再攻瀛州。
    否则,大军一旦绕道莫州,直取瀛州的话,必然会面临莫州敌军倾巢而出,奇袭大军粮道的局面。
    但,对于身怀【天生帝王命】系统的晋王陈怀安来说,他行军打仗压根儿就不用考虑大军粮草和后勤补给之事。
    所以,若是直接率兵绕道莫州城,直取瀛州城的话,就绝不可能出现大军粮道被袭这种事情。
    待到攻克瀛州之后,这莫州城便是一座孤城。
    到那个时候,围上三年五载,莫州必定不攻自破。
    他武三甲即便是有三头六臂,想必也回天乏术。
    一想到这儿,陈怀安顿感豁然开朗。
    都怪经验主义害死人啊!
    “报——”
    “启禀晋王殿下,京师皇城龙城内卫急报!”
    就在陈怀安准备传令下去,大军兵分两路取瀛州之时,大帐外却传来了传令兵的通报声。
    是龙城内卫的急报,肯定是金陵城内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
    “进来!”
    陈怀安一声厉喝,大帐外的传令兵立马行色匆匆的进入大帐内,将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急报,呈递到晋王殿下的手上。
    陈怀安翻开信件,一目十行的迅速浏览。
    突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了“皇权相权矛盾激化,当朝太后苏婉儿,欲加授武三甲节制天下兵马大权”的一行字上。
    下一刻,陈怀安的脑海中无数脑细胞飞速旋转。
    片刻过后,他得出一个令人惊诧的猜想结论——武三甲要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