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京城\"舆论\"的影响,即使不是朝廷休憩的日子,长安街上仍然人潮汹涌,许多国子监或书院的学生在各家仆人惊恐的眼神中穿梭。
偶尔有五城兵马司的差役试图上前阻止,就会被这些看似士人的读书人厉声喝退,完全没有普通百姓面对差役时的怯懦。
由于迟迟未接到上级的命令,加上这些士子除了巡逻外,并无其他过分的行为,所以也没有哪个不开眼的士兵主动驱赶他们。
到了午后,平日冷清的长安街更加拥挤,激动的士子似乎串通一气,多数聚集在紧闭大门的\"孙府\"门外,让府门前的少数仆人颤抖不已。
进入府中,身为东阁大学士的孙承宗仿佛对外界的\"混乱\"一无所知,正饶有兴趣地在府中花园与几位同窗好友品茶赏花。
\"帝师,\"刘鸿训身穿常服,沉思片刻,将手中的茶盏轻轻放在一边,忧虑地说,\"钱龙锡进京可是引起了不小的风波,除了东林的官员,连朝中一些官员也私下里去拜访他。\"
对于近几天京城里沸沸扬扬的\"东林进京\",紫禁城里的天子虽然没有反应,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这些\"帝党\"可以视而不见,心中自然焦急。
听到这里,孙承宗平静的神情也渐渐收敛了嘴角的微笑,点头表示默认,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一丝沉重。
严格来说,他也勉强算是\"东林\"的一员,只是因为他与天启皇帝的师生关系,才幸免于当年权倾朝野的魏忠贤的\"清洗\"。
作为当年\"众正盈朝\"的一员,孙承宗深知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正人君子背后的真实面目,也知道如果让他们再次\"执政\"将会带来什么。
如果说早期的\"东林党\"还是一群心系国家,希望整顿吏治的能臣干吏,那么现在的\"东林党\"已经变成了一群只知道排除异己,以满足个人仕途野心的\"乱臣贼子\"。
不提远的,就说最近\"舆论\"背后的始作俑者,钱龙锡的仕途平平,个人能力也一般,但他力排众议,推荐名不见经传的袁崇焕担任辽东巡抚,根本原因就是为了让\"东林\"插手辽镇。
\"萨尔浒之战\"后,长期深居简出的万历皇帝立即启用熊廷弼,委任他为辽东经略。
熊廷弼在辽镇任职多年,智勇双全,无疑是辽东统帅的理想人选。但由于他出身“楚党”,且无人能约束他,朝中的“东林党”便联手反对他辞职归乡。即使在辽沈失守后,天启皇帝再次任命熊廷弼为辽东经略,东林党的官员们依旧不消停,他们推举内阁首辅叶向高的得意门生王化贞为辽东巡抚,以此牵制熊廷弼。
由于经略与巡抚之间的不合,面对女真大军的猛烈进攻,作为辽东重要据点的广宁几乎毫无防御就被攻占。自此,天启皇帝意识到“东林误国”,开始反驳曾经支持他上位的东林官员。东林党也因此逐渐淡出辽东战局,直到袁崇焕上台。
“稚绳兄”,见孙承宗沉默,李国普接着说:“听说南直隶那边,也有朝臣开始为东林党发声了。”
“如果南直隶动乱,这后果……”
李国普没把话说完,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满脸忧虑。
大明有两京十三省,但大部分赋税来自南直隶,可以说,南直隶几乎控制了大明的经济命脉。更重要的是,南直隶一直是豪绅富商的“自留地”,也是东林官员的大本营。这些“东林党”一面是朝廷的要员,一面是富有的世家大族。
\"锦州大捷\"完全归功于天子的策略布局,对将领们的奖赏也是\"合情合理\"。然而,钱龙锡却选择在这个敏感时刻高调进京,这无疑展示了\"东林党\"的立场。如果再深入思考,或许辽镇的将门世家已经\"依附\"了这些东林官员,才使得钱龙锡站出来为他们发声。
\"稚绳兄,不如我们劝告天子,派遣能臣干吏巡查南直隶吧!\"刘鸿训看着有些迷茫的东阁大学士,慎重地说。
他明白,他们三人虽深得天子的信任,但威望和根基都不足以压制那些跃跃欲试的东林官员。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必须采取非常手段。
孙承宗闻言大惊,不由看向身旁坚定的同僚,喉结上下滚动。巡查南直隶,这可是要捅破天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