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富二代聚会
作者:一行白鹭飞上天   头号鉴宝师,老板娘绝色倾城最新章节     
    到了约定的时间,王勇就派人过来接楚健。
    楚健一出机场,就看见王勇靠在一辆法拉利上,周围的人看见这一幕后,都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没办法,王勇在网路上也是出了名,除了是国内大富翁的之子,还有很多称号。
    楚健说道:“王少,不是说派人过来接我吗?怎么还亲自来一趟。”
    他自己也明白,以现在自己的身份来说,王勇完全不用亲自过来,而且之前还说派人过来接自己。
    王勇回答:“没事,正好我有空。”
    “上车。”
    周围的人对于楚健的身份也非常的好奇,竟然能让王勇亲自过来接。
    他们绝大部分的人对于楚健一点印象都没有,只有极少数的人,对于楚健还是有一点印象,好像是一个鉴定师,上过一个综艺,当时还挺火的。
    楚健上车后,王勇直接开着车离开机场。
    就这样一直开着,楚健也没有多问,大概开了一个小时左右,来到一间酒店。不过看样子,应该是被包下来,想进去的话,没有邀请函,根本就进不去,因为门口还有专门的人检查邀请函。
    王勇直接带着楚健就进去,门口的安保人员看见,并没有阻拦,毕竟王勇在网络上可是很有名。
    还在排队的人看见这一幕,心里羡慕,但是他们也明白,就算是富二代也是有差别,像王勇那种,无疑就是最顶级那一种。
    楚健进到去后,对于酒店装修方面,稍稍有点意外。
    看酒店外面的风格,以为里面装修的肯定是金碧辉煌,没有想到,里面却是古色古香。
    里面的人,很多都是一老一少的组合,像楚健和王勇这样的组合,还是挺少见。
    但是这些人看见王勇后,都纷纷过来问好,毕竟来这种聚会,最主要就是打好关系,对于很多人来说,能来参加这样的聚会,本身就是身份的象征。
    就比喻叶盛也是京都的一名小小的富二代,家里的资产也达到数亿,本来没有资格来,但京城的关系硬呀!大小是个官二代,能抹平一点差距。
    不少人急忙上去问好:“王少,好久不见!”
    王勇倒没有故意拿捏架子,回应道:“你好。”
    说完之后,就带着楚健离开,直接上了二楼。
    上到二楼后,楚健发现这里的人数,很明显要比楼下的要少的多,这里粗略一看,顶多就是二三十人左右,秦奋也在其中。
    秦奋看到楚健和王勇一起出现,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就有点奇怪,以王勇的关系和实力,完全可以找鉴定行业的大拿,没必要找个拍卖公司的年轻鉴定师。
    就在这时候,林鑫走过来问道:“勇哥,你迟到,是不是应该有什么表示啊!”
    “对了,这个人是?”
    他对于京都有名的富二代,不能说是全部都认识,但是绝大部分自己都是有印象的,但是眼前这个人的话,的确是一点印象都没有,而且还能王勇一起过来,关系肯定很好。
    王勇也并没有掩饰:“这位是我请来的鉴定师。”
    “你们好。”楚健不卑不亢说道。
    林鑫他们就有点奇怪,王勇为什么会请一个这么年轻的鉴定师,难道是新交的好朋友,不过也不像,他们也管不了这么多,只能点头表示好。
    在场的人在聊聊天,楚健并不想参与,只是坐在一旁,吃着东西。
    秦奋看见这一幕后,就觉得楚健这个人很有意思,要是换做是其他人的话,早就过来拉关系,毕竟在场的这些人,基本上整个京都最顶尖的富二代都在这里,要是能攀上一点关系,对于以后的帮助,可以说是非常的大。
    他直接走到楚健的旁边坐了下来,然后说道:“你这个人很不一样。”
    “本来每个人都是不一样,你不去跟别人聊天,跑过来找我有事?说实话,我对你们这个圈子没太大兴趣,你们有恩怨的,别找我撒气。”楚健淡然道。
    这么一说,秦奋更来劲。
    两人就开始聊起来,也不过到了多久,这时候二楼的所有人都直接上到三楼。
    楚健便跟着王勇来到三楼,这里摆放了非常多的古玩,而且看样子,应该都不会是什么便宜货。
    王勇解释道:“这些都是展示品,要是看见合适,你也可以买下来,等一下还会有一个拍卖会,那里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极品,这些还是有点差距。”
    楚健觉得也正常,这些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最好的顾客,由于年纪的问题,不会像老一辈那样稳中和冷静。
    “原来是这样,那王少请我过来,应该是有什么心仪的东西,想让我鉴定的吧?”
    “是有一件,但是并不在这里,我还想你帮我挑选几件合适的古玩.......”王勇说明了要求。
    楚健点了点头,表示没有问题,很快在一个展柜就发现一个木雕,而且看材质还是黄杨木。
    唐宋时,坚韧细密的黄杨木还被用来雕刻印刷中的精细文字和插图的雕版。从明清至民国,为传统木雕,也包括黄杨木雕的鼎盛时期,黄杨木雕的艺术形态多种多样,这来源于传统雕刻者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
    在黄杨木雕起源和发展之初,雕刻群体主要由民间艺人构成,日常生活接触到的大部分为民间话本、神话传说、脍炙人口的戏曲剧本,所以雕刻的题材大都是从这些文学作品中提炼出的人物。
    黄杨木世间万物,皆为人设。古代文人雅士常以草木之性情喻人之品格,以草木之荣枯喻人之成败。
    如周敦颐称“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为“花中君子”;李渔则称守困厄而无怨的黄杨木为“木中君子”。黄杨木,其生长习性和木材特性都被古人披了一件神秘的外衣。古代有两个富有神秘色彩的说法:一是“黄杨无火”;二是“黄杨厄闰”。
    有人说黄杨木不怕火烧,有人说黄杨木遇闰年不生长甚至缩短。因此世人皆重黄杨木:艺术家视黄杨木为雕刻良材;老百姓则视黄杨木制品为百毒不侵、镇恶辟邪的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