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大明康熙年制
作者:一行白鹭飞上天   头号鉴宝师,老板娘绝色倾城最新章节     
    跳蚤市场内的东西,确实不少,五花八门的,让人眼花缭乱,好多还是沈世杰都没见过的。
    “这瓶子看着不错……”沈世杰还没说完,当看到瓶底的款识后,又默默放了回去,说不下去了。
    “不错?那干嘛这表情?”
    李斐有点看不懂,他也拿起来。
    “你看底部的款识就知道了。”沈世杰跟他说道。
    李斐闻言,将瓶底转过来一看“大明康熙年制”六个字。
    呃!
    他立即明白沈世杰为什么忽然没有下文了。别说专业人士,哪怕是他这种菜鸟,也知道这不是真货。
    太假啦!
    康熙是清代的皇帝。
    这大明康熙年制,简直就是乱来,造假都不专业一点。
    “不要吗?那我入手啦!”楚健则说道。
    嗯?沈世杰和李斐差点以为自己听错。
    “大明康熙年制,你确定还要?”李斐提醒道。
    按理说,以楚健的实力,不至于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吧?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是假的。
    楚健见他们不为所动,就先跟摊主聊起价钱来。
    摊主是一位白人大妈,开口要一千美元。估计是听出楚健他们说中文,中国人人傻钱多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就不客气了。
    本来,这种东西,她只想卖两百美元左右的。
    楚健跟她来了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最后用450美元拿下。
    沈世杰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而李斐则是一脸懵逼,已经提醒了楚健,但楚健还是将瓶子买下来。他不相信,楚健那么专业的鉴宝人士,能干出这种事来。
    总不能是为了脸面,故意当没看见那么低级的破绽吧?
    “怎么回事?我有点搞不明白呀!”李斐问沈世杰。
    沈世杰皱眉:“我也不是很清楚。”
    以他对楚健的了解,没道理明知道是赝品,还坚持买下来的。能让他看上的东西,基本上也不会是普通的物件。
    “我只能告诉你,这是一件五彩凤尾瓶。”沈世杰补充道。
    凤尾瓶是瓶的一种式样,清代康熙创制的。喇叭状口,长颈,鼓腹,下敛,至底又广,形状似凤尾,故名。
    因此,它绝无可能是大明的产品。
    五彩瓷的话,大明倒是已经发明出来。
    到了康熙年间,五彩的发展有了重大突破,发明了釉上蓝彩以取代明代所用的釉下青花,并将黑彩也用在釉上装饰,成为一种纯粹用釉上彩料绘制的彩瓷。
    从某种意义上说,清康熙时的五彩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彩瓷。
    因为明代五彩,如不使用釉下青花,实际上就是釉上红彩、绿彩、黄彩等;而康熙五彩的最大特点是运用了釉上蓝彩和黑彩,形成了红、绿、黄、黑、赭、蓝等多种颜色的搭配和运用。
    康熙时无论官窑还是民窑,瓷器造型都很规矩严谨、古朴端庄,这和原料制备、制坯成型等工艺技巧的纯熟密不可分。
    得到这么一件宝贝,也相当于开门红了,楚健的心情不错。
    他见沈世杰他们疑惑不解,笑问道:“你们觉得这是赝品?”
    “难道不是吗?”
    楚健微微摇头:“当然不是,这属于康熙正宗的官窑瓷器。”
    “但大明……”
    还没等李斐说完,楚健接着说道:“我知道你们要说什么。
    大明康熙年制这个款,历史上是有的。国内有三几家博物馆,都收藏过这种款识的瓷器。一开始,很多人也以为是假的,但经过严谨的鉴定,发现器物不假,是康熙年的官窑作品。”
    据楚健所知,像金陵博物馆,以及重庆博物馆,都有这种大明康熙年制的瓷器。
    李斐和沈世杰目瞪口呆。
    “还有这样的事?”
    “这种情况,确实很少见。有人提出了三种猜测,第一,说康熙皇帝8岁就登基,下了这么个命令不让瓷器上写年款,应该是忌讳瓷器易碎,寓意不吉利。后期可以用年款了,但可能会用词义转嫁,把大清写成大明,这样的话就是‘大明碎了’。”
    等江枫的话音一落,沈世杰先提出质疑:“不对吧?要这么说的话,应该有很多传世品才对,但我以前真没看到过。”
    “所以说,这种猜测的漏洞很大,认同的人并不多。”楚健点头。
    他说出第二种猜测,众所周知,在清代民间成立了一个很响亮的组织,那便是以反清复明,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等作为口号的“天地会”。
    “大明康熙年制”可能就是“天地会”的人弄到官窑,故意改款来嘲讽清廷的。
    “这还挺有可能的。”李斐想了想,认同道。
    楚健却接着说道:“也有漏洞呀!你们都清楚,‘天地会’这个组织,一直到清末都还存在。
    既然有大明康熙年制,那为什么没有大明乾隆年制,大明道光年制等等,就只有大明康熙年制?”
    李斐和沈世杰脑子都快不够用了。
    是呀?
    那说明,这种猜测也不靠谱。
    “最后一种猜测呢?”沈世杰问道。
    “在清代中晚期,皇宫管理日渐松懈,就发生了很多太监盗宝拿出去卖的事情,你们听说过吧?”
    沈世杰点头:“知道,这不是什么秘密。”
    事实上,不少皇宫之物流入民间,很大一部分都是经过太监之手流出去的。
    楚健接着说:“东西盗走了,得掩人耳目,于是太监便偷偷叫工匠造一些赝品摆在真品原来的位置上。”
    “那也不对呀!如果搞掉包的事,不可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吧?这是要砍头的。”李斐感觉这种猜测更加不靠谱。
    楚健解释,“大明康熙年制”可能就是造假工匠一时疏忽,或者干脆是不满清朝,故意写出来的,反正大多数太监也不识字,就这样一件违背常理的瓷器在混乱中保留至今。
    “所以,这种款识的瓷器,存世量极少。物以稀为贵,这种款识的瓷器,价值甚至比正常款识的康熙瓷器还要值钱。
    比如这尊五彩凤尾瓶,放到拍卖会拍卖,八百万以上,问题不大。”
    得!无论是李斐,还是沈世杰,都感觉长见识了。
    沈世杰心里还有点滴血,要知道,这件瓷器还是他先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