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各种麦
作者:暴躁肥宅   穿越荒年,我被全村带飞最新章节     
    吃完桑葚,还有杏子。
    不过,杏子不能多吃,吃几个解馋也就够了。
    儿媳还特意把他们全家吃完之后的杏核收集起来,砸开杏核就能得到里面的杏仁,杏仁放在灶台上烤干,就又是一道零食。
    烤干的杏仁长得跟巴旦木几乎一样,微微带着点苦,同样,不能多吃。
    这两天,除了有好吃的水果之外,儿媳还变着花的给家里人做饭,各种汤面、炒面、焖面、饼子,李少才从来都没有吃过这么多种类的面食!
    各种各样的面食,是真的好吃,儿媳的手艺,是真的非常不错。
    每天除了喂鸡、喂兔子、讲课,李少才就是等着吃饭,这样的日子,简直赛神仙。
    实在太美了!
    就在这几天村里人都不怎么忙碌的时候,大牛和二牛却是忙的脚不沾地。
    现在家家户户的小麦都磨成了面粉,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面需要储存,这就需要大量的缸来存储面粉。
    李少才对这些没有什么经验,还是两个儿子抬了一个又一个的大缸回来,李少才才发现,他们家的杂物间,现在几乎被缸占满了!
    有一些缸里已经存了面粉,有一些缸里还是空空荡荡的,正在等着更多的粮食入库。
    这哪是什么杂物间?
    这明明就是粮仓。
    就在李少才沉思,这么多口缸要什么时候才能填满的时候,又到了收荞麦的时候。
    收荞麦和小麦的过程都差不多,不过,荞麦的亩产似乎不如小麦,家家户户都种了,但种的不是特别多。
    村里再一次迎来了忙碌,但又不是特别忙碌。
    磨好的荞麦面是深棕色,看起来……
    就很不好吃的样子。
    儿子们背回来一筐又一筐磨好的荞麦面,倒进缸里存起来,儿媳们则背回来一筐又一筐的荞麦壳晾晒。
    看着晒了满院子的荞麦壳,李少才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过了几天,李少才才明白,儿媳们晒这些荞麦壳是用来做什么的。
    晒透了之后,用簸箕再颠几下,尽量把荞麦壳里的灰尘和土都扬出去,剩下的荞麦壳全都装进布袋里。
    两个儿媳分工合作,一个筛荞麦壳装袋,一个缝制起来。
    不只是自己家里,村里大多数人家都在这么做。
    荞麦壳枕头!
    原先,家里用的枕头是一小截木头,木枕。
    这个年代的人可能习惯了,但对于李少才来说,怎么枕都很不舒服,后来就换成了干草芯的枕头,也还能凑合。
    现在,他有了荞麦壳枕头!
    儿媳们缝制好,就先给李少才送来一个,李倩巧还专门跑了一趟柳老大家里,给柳老大和两个孩子也都送去了荞麦壳枕头。
    是真的舒服!
    睡觉的时候,还有一种淡淡的麦壳味,李少才觉得生活品质都提升了好大一截。
    李少才是真的喜欢这个荞麦壳枕头,但荞麦面就很一言难尽了,跟它的长相十分匹配。
    不好吃。
    最起码,李少才不喜欢。
    好在,儿媳做饭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白面掺荞麦面的两掺面,并不会做纯荞麦面的面食。
    李少才为新得的荞麦壳枕头而开心的时候,村里人再一次忙碌了起来。
    这一次收的,是莜麦。
    李少才也去帮忙了,但他就很难以理解,怎么会有这么多种麦?!
    干活的时候,李少才还忍不住在心里骂骂咧咧,这莜麦又是什么麦?
    最让李少才无法理解的是,这莜麦的产量比荞麦还低,怎么还有这么多人种?而且,看地里的情况,种的还不少。
    除了种的多之外,莜麦的处理简直复杂到令人发指。
    跟小麦不同,莜麦在磨面之前,居然还要先炒熟!
    莜麦成熟之后,村长早早就在村子里架上了村里唯一的那口大铁锅,李少才正奇怪村长怎么没有通知大家吃大锅饭的时候,有人背着莜麦去了。
    来人将脱壳的莜麦粒全都倒进铁锅里不停翻炒,有一种糖炒栗子的既视感。
    李少才凑过去看了看,一直炒到微微焦黄,有淡淡的香味飘出来,就算是炒好了。
    一个人炒完,马上就换下一个人过去,大家排着队炒莜麦。
    炒熟的莜麦再磨成面,背回家放着。
    当天,李少才家里就吃上了莜面,到了这时候,李少才总算有了熟悉的感觉。
    饭店里可以点到的土豆片栲栳栳,就是莜面做的!
    不过,饭店里点到的,大多都是炒菜。
    儿媳做的是同样卷成卷的莜面栲栳栳,但是是跟小笼包一样蒸出来的,每个人配上一碗蘸料,夹一筷子栲栳栳,再蘸一点蘸料,美滋滋!
    太好吃了!!!
    吃到嘴里的一瞬,李少才就明白了,为什么处理起来这么复杂的莜面,村里还有这么人种,是真的好吃。
    不只好吃,还十分抗饿。
    李少才是真的喜欢,吃完饭还忍不住问李倩巧,“这莜麦做起来麻烦吗?”
    “也还好,不是很麻烦。做莜面要三生三熟,去壳一生,炒麦一熟,磨面二生,滚水二熟,捏面三生,蒸面三熟,就成了。除了磨面之前要炒一遍,跟别的麦子也都差不多。”
    李少才听的目瞪口呆,这还不麻烦?
    “滚水是什么?”
    “就是开水和面,和好了捏出来一蒸就好了。”
    这么一说,好像确实是不太复杂?
    有了莜面的对比,就越发显得荞面不好吃了,“那咱们明年多种点莜面?”
    “嗯。”李倩巧肯定的点头,“今年咱们留的种子不够多,只能种这么多,明年就能多种点了。”
    不只是莜面,所有粮食都能多种点。
    但问题在于,地不够。
    李少才总算是明白村长为什么一直追着赶着二牛去开荒了,地是真的不够。
    现在刚刚丰收,看着杂物间里满满当当的面缸,确实充满了底气,但李少才也不是很确定这些粮食能不能吃到明年丰收的时候。
    更何况,村里人靠天吃饭,要是再来一场干旱,这点粮食根本不够看的。
    家里有粮,心里才能真的不慌。
    还是得攒粮食!
    还是得继续开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