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多次擅自决断,那是专权
作者:战诸侯   嘎嘎乱世,娇娇小姐的杀伐果决最新章节     
    郑博望率军回朝后,进封枢密使,并得到了玉武帝的赏赐:白银一万两。
    因为担心江岸会遭氐人偷袭,他带着驻扎在城外的大军,匆匆去了北边的江岸。
    而余太尉很嫉妒郑博望的军功。
    其实,还在北方的时候,两人同朝为官,郑博望就比余太尉强、
    如今,他的职位、功劳,均在余太尉之上。
    余太尉当然不满了。
    一日早朝散后,余太尉留下了。
    等文武百官走完后,余太尉神神秘秘地说:“老臣怀疑郑博望将军心怀不轨。”
    “什么?瞎说。”
    “郑博望在军中,多次擅自决断,那是专权。将领的权力大了,皇上您的威望就被削弱了。不可不防啊。”余太尉瞪着眼说。
    玉武帝深情凝肃,“郑将军,和我认识很久了,来南都之前,和朕一路逃难。他是何种人,朕不比你清楚么?你干好你的事,别满嘴胡言,小心革了你的太尉!”
    余太尉的额头冒了冷汗。
    他哪里知道玉武帝和郑博望,还有那么深厚的关系呢?
    他匆匆退下。
    玉武帝派太监叫来了两个黑衣人。
    “你们暗中去调查,看看余太尉有没有在背地里,干些坏事。”
    “是!”两个黑衣人领命走了。
    玉武帝这才放下心来。
    他也没想到,这个余敬之当了太尉,也变得这般促狭了,不思为国尽忠,却想着倾轧同僚,真是不可思议!
    两日后,两个黑衣人回到宫里,跟玉武帝汇报情况,并拿出了十几信件。
    “这是我们在余太尉家里搜到的信,皇上您看看。”
    玉武帝大致看了看,发现这是余太尉与扶桑国贼寇来往的书信。
    扶桑国的文字奇古,笔画很简单,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玉武帝派人喊了了翰林院的几个学士,把信件递给他们看,说:“有认识扶桑国文字的,翻译一下。”
    有个学士恰好有个亲戚曾去过扶桑国经商,回来后,把扶桑国的语言教给了他。
    他恰好认识,就把几封用扶桑国文字写的书信,口译了出来,大意是说余太尉与扶桑国贼寇暗中进行海上贸易的事情。
    也就是余太尉把陆地上的香料、粮食、铁器等,转卖给扶桑国贼寇。
    而扶桑国贼寇则把银子拿来购买等事宜。
    玉武帝叫几个学士退下了。
    他大怒,对两个黑衣人说:“余太尉好大的胆子,竟敢撇下市舶司,暗中与扶桑国贼寇交易!?他一个太尉,每月的俸禄三千两白银,还不够么?”
    “你们两个下去,有事再找你们。”
    两个黑衣人退下了。
    玉武帝侧身,对身后的公公说:“你去余太尉的家里,叫他来当面跟我说清此事!”
    “是!”
    公公出了大殿,赶往宫外的余府……
    他到了余府,把事情全部说了。
    余太尉大惊,僵在原地,眼睛死死盯着公公。
    “余太尉,跟咱家走一趟吧。”
    余太尉转身去柜子里翻出了鹤顶红粉末,吃入了口中。
    不到三分钟,他倒地而死,七窍流血……
    余府里的男女老少得知后,嚎啕起来。
    公公见了此情此景,也只能速速离去。
    返回宫里,公公讲了余太尉服毒自杀的事。
    “他既然寻死了,肯定实有其事。死了也好,像这样的蛀虫,迟早要把国家拖垮。”
    玉武帝还是愤愤不平。
    当日下午,玉武帝派人喊来了郑闺美。
    “宫里有五个才人,先前是余太尉派人送进宫来的。现在余太尉勾结扶桑国贼人,东窗事发,服毒而死了。那五个才人我看也不宜留在宫里了。”
    郑闺美目光一凛,“皇上的意思是?”
    “朕想赐死她们。”
    郑闺美倒觉得她们很可怜,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便竭力为她们求情,“臣妾觉得她们跟余太尉之间,几乎没有联系。何况现在余太尉死了,她们也将会日益孤立。臣妾以为,不如送入宫外的尼姑庵,让青灯古佛,伴她们度过余生。”
    玉武帝凝眉思索,“你说得也是,何必跟五个小女子为难呢?她们有什么罪过?好,朕就依你,放她们到尼姑庵去。”
    郑闺美正要离开,玉武帝又叫住她,“你找一个嬷嬷,给五个才人检查一下,看有没有怀孕的;如发现有怀孕的,一旦打掉,懂么?”
    “是。”郑闺美点头而去。
    她回到后殿,找了一个可靠本分的焦嬷嬷,给五个才人检查身体。
    检查完后,竟没有一个有怀孕迹象的。
    既然没有人怀孕,那就直接打发到宫外的尼姑庵里去……
    三日后,玉武帝派公公前往江岸,劝说郑博望回朝廷,还可以奉他为太傅。
    郑博望却不愿意到朝廷里去。
    因为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太多了,时常处于紧张状态,过得也不开心。
    公公还说了余太尉服毒自杀的事情等等。
    郑博望冷冷地说:“吃里扒外的人,结局只能是死。”
    他也知道公公是玉武帝身边的人,不可得罪,便拿出了一千两银子贿赂公公。
    公公得了银子,自然是眉开眼笑。
    回去之后,自然会说郑博望的好话了。
    玉武帝得知他不愿回朝当太傅,只能选了一个殿前都指挥使岳从谦,令其代理太尉一职。
    但到了次日,传来海警。
    南都距离东海岸的直线距离,只有150里。
    几百个扶桑国贼人竟然上了岸,还攻下了一个滨海县城!
    玉武帝听闻后,非常震怒,当即罢免了东海知府宁胜荆。
    他下令附近州县组织乡兵,赶走扶桑国贼人。
    但是扶桑国贼人很勇,如入无人之境,一路沿着江岸前行,来到了距离南都五十里的地方。
    玉武帝知道后,急忙派出快马,召集郑博望进京勤王。
    郑博望得知消息后,没有进京,而是派出了一支三千人的奇兵,趁着黑夜,突袭了扶桑国贼人的营地,几乎把他们杀光了,只留下了一个活口。
    这个贼人自称叫做车雄正其道,是扶桑国的浮浪子弟,靠着海上贸易生活。
    这次,余太尉服毒自杀,他们的海上贸易也做不成了,为了报复,只能铤而走险,来到岸上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