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一下吧
作者:起飞的东君   覆秦最新章节     
    就在这里集中回应下,后续章节里不再安插解释了。
    最近关于“陈胜王”剧情很多人不满,认为一番筹谋反而不带头,失去首义名声问题。
    实际上历史已经证明,吴广没有带头,他同样有着首义的名声,否则你们这些两千年后的人怎么知道他参加了首义?
    现在的人尚且知道,当时的人难道没听过?
    怎么可能说不当头就没有名声的话。原本的历史上吴广为张楚假王,监诸将攻秦,在当时的六国故地名声仅次于陈胜,绝对比同时期的刘、项,甚至是楚汉那些诸侯王大得多,这一点不容否定吧。
    明明假王的名声比同时期的刘邦、项羽大得多,还要说你不当头谁认得你。那刘邦、英布等人在这点上岂不是更没优势?
    至于有人要说刘、项有乡党有宗族有外戚之类,主角是个三无,难道主角不会去争取吗?在名声比他们大,有地位有兵力的情况下,还没有招人才的手段,只能说想象力和行动力太匮乏了。
    而在前面章节中,吴广为什么扶陈胜上去,原因从小到大有很多
    1.首先陈胜少有大志,不管是从历史记载还是本书描写,都能看出他不是甘居人下的人。他和主角相识不过一月,感情能有多深呢?在他知道“失期法皆斩”是假的情况下,凭什么要甘心为你吴广卖命,去做事败就灭族的事情?
    这一点在43章中有写,陈胜谋划后感觉很犹豫,想要进行占卜,就表明了他当时的心态。
    你不拿利益出来,人家凭什么帮你?到了最后还不是利益交换。
    而没有陈胜倾心帮忙,吴广实际能控制的就只有手下的阳夏士卒,阳城那边四百多人跟你一点都不熟,甚至不是同乡,凭什么卖命跟你一个外乡人造反?
    主角怎么控制阳城戍卒?想说服陈胜,你总得拿东西吧。
    有人说抛开陈胜单干,可你总得拿出一个控制阳城戍卒的办法吧?
    2.书中有徐庄这个仇人,一直监视着吴广。你写陈胜王,他可能起疑心,但如果你写吴广王,徐庄这个仇人兼顶头上司会坐视不理吗?当场事败也有可能。
    这一点就没人考虑到吗?
    没有陈胜倾心帮忙,还有被徐庄发现的危险,真要为了这個名声来搞么。
    3.就算主角真的称王,但历史已经证明,这时候来投效的大都是二五仔,而且这些人还有名气有能力,伱不用他们,在当时情况下还会被传“不用贤能”的恶名。
    这些人如葛婴立襄强,陈、张立武臣、周巿立魏咎……就连声名最盛的周章都不可能成为亲信,他们投靠各有目的。
    就算主角称王后专门避开这些人,那你能保证用的其他人也不会自立或立他人吗?这问题根本避免不了。
    解决不了手下自立这个问题,那哪来的地盘,兵力?
    你好不容易拉出来的兵力,打下的地盘,转眼就可能被将领改换门庭,最后沦为他人的果实。
    而且这些人之所以投靠你,都是为了伐秦复国,想要维持声名,你必须攻秦,连种田的可能都没有。
    4.不会真以为首义王的号召力有多强吧,首先五国故民就不会对你有多大感觉,他们只会更信重原本的故国王族、贵族,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至于楚地,项氏、屈、景、昭这些大族哪一个会和你同心,哪一个看得上你个泥腿子,不背后捅你就不错了。更别说帮你对付秦军。
    5.首义称王必定是秦廷打击的第一目标,这个没问题吧?
    以半个楚国,如何对抗秦廷主力,如何对付章邯、王离等将领?
    许多人看着首义王的名头眼馋,但怎么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呢,而不是成为死的最快的那只出头鸟。
    问题总要解决的吧。
    说勇气,说志气,结果拿不出方案解决问题,靠着一腔热血上,只会转眼就被砍了脑袋。
    6.也有人说两人都可以不称王,去扶立楚贵族为王。
    前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后脚扶立贵族为王,比让陈胜称王还要讽刺吧,感觉骂的人会更多。
    而且陈胜称王,主角能得到大量名声,甚至能掌握军队
    两人都不称王,反而扶立贵族为王,不仅行动被贵族们掌控,而且名声难道比张楚假王大吗?那样做才是没人认你的吧。
    7.至于有人说主角怕被打击,做了二把手,秦廷难道就会放过你吗?还不是要打。
    这一点放心,后续剧情可以极度合理的解决,只是不好剧透罢了。
    这两天的许多反对评论看下来,只能说大部分都是虚空打靶,因为后续的实际剧情与他们想象的并不一样,不说天差地别,那也是南辕北辙。
    他们想出来的问题,在后续剧情里完全不是问题。
    主角都会远比他们想的用更符合逻辑更合理的方法去解决。
    他们想要主角当首义王,但找不出解决手下分裂自立,解决对付第一波秦军主力的方法,最后反而承担了最大的危险。
    如果主角选择这样做,岂不是选了上中下三策中的最下策?
    明明有更好更优的选择。
    就像一些人说得,秦末是以快打快,统一时间太短,节奏太快。
    他们选择做首义王其实是最危险,损耗最大,成长很慢的一条。
    后续剧情里,主角做出的选择,更加符合逻辑符合常理也更安全,成长发育的也要更快,势力膨胀的更快。
    秦末要抢地盘,要抢人才,只有这些才是第一位。
    去争虚名反而落了下乘。
    只是大多数反对者思维太局限了,想不到更加广阔的破局思路。
    大多数评论,其实都是自己画出来的靶子,自己在抨击。
    后续剧情完全和他们想的不一样。
    他们说的那些问题,在后续剧情里就不是问题。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觉得不爽,纯粹是想要主角当第一,觉得要装逼要舒服,感觉暂居人下就受不了,哪怕是因此获得巨大利益也不行。
    这个就没办法了,毕竟每个人想法不一样,这本书也必须要更注重逻辑。
    就主角的人设来看,他也必须要选择最安全,成长最快的道路。
    相关情况大概就是这样吧,只可惜不能剧透,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