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生还乡亲
作者:贵辉   末代道门守望者最新章节     
    原先全然不曾料到,这一切背后竟隐藏着如此离奇之事。乍一听虽感觉难以置信,但以恩师性情,确乎会在获知此事后毫不犹豫地飞奔现场。
    师父为人正直果断,面对此类危难,断不会有一丝拖延,毕竟这类事件一旦爆发,阴阳两界必将陷入空前混乱。
    幸亏占卜仙师如实相告,才让我心头稍安。
    曾几何时,我多次疑虑恩师是否已经厌倦于我,是否会因我不够聪颖,认为我是累赘徒弟。
    如今得知的消息,无疑是迄今为止最为动人的慰藉。
    占卜仙师神色平淡地看着我,嘴角微挑,“你这少年资质非凡,当珍惜天赐之缘。自你降生之日起,便注定了不凡的命运,自然无法过上常人的平淡生活。你的命运轨迹也将与众人大相径庭。持有罡魂珠碎片,能够助你力量倍增,然而在这世间,又有谁能不对王方平遗留之力虎视眈眈呢?”
    “你这孩子,心底善良,倘若能寻回那些失落之物,不仅可以继承王方平生前的力量,更能维系这世间的安宁。”
    占卜仙师的目光深深注视着我,仿佛对我寄予了极高的期望。
    这一瞬间,我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在这浩渺乾坤中,万物生息变换,奥秘无穷,唯有亲身领悟方可触及真理。片刻之后,沿着前方路径深入,即可离开此地。\" 道骨仙风的占星师语气平淡地道出,言毕,他身形一闪,便踏入了一处洞穴之中,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和杨朵不由得面面相觑,费尽周折寻到这位占星师,他却突然离去,留下我们还有一堆疑问未曾解答,其中包括关于隐世之地未名村的秘密。
    这位占星师甚至未将话说完,竟就这样离开了!
    杨朵满眼惊奇地看着我,“那占星师的意思莫非是要你去搜寻那些散落的罡灵珠碎片?”
    “或许他是担心这些宝物被邪佞之人所夺吧,就像我的恩师当年所忧虑的那样。”我有些无可奈何地说着。
    此刻,发生的种种让我思绪纷飞,尽管如此,我还是大致领会了占星师的意图,也明白了我那位远房亲戚的孩子身上所承载的重任——他既有守护苍穹之力,亦有摧毁天地之能。
    虽然占星师并未详加解释,但我已然明了他的暗示。
    环顾四周宏大的禁制阵势,内心深处涌起一丝不安。我疑惑地看向杨朵,“你觉得我们应该不会把这些禁制破除掉吧?我总觉得留下这个地方,终归是个隐患,万一被居心叵测之人利用了怎么办?”
    杨朵微微一愣,随后略显尴尬地看着我,“你对自己的实力似乎了解不足啊。”
    “什么意思?”我不解地看着杨朵。
    “这阵法四周皆有护阵和各种禁制加固,想要强行破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至少,凭我们目前的实力,那是做不到的。” 杨朵颇为无奈地撇了撇嘴。
    我瞪大眼睛看着她,“摧毁一个阵法有这么困难吗?”
    “不然为何水神会请你相助解开封印,而其他人则无法胜任?万事万物皆不易,眼前的这个阵法布局,绝非寻常人所能轻易撼动,除非你的师父亲临,或许才有可能做到。” 杨朵继续解释道。
    听闻此言,我深感自身的修为尚浅。于是,我便随同杨朵,遵照占星师的指引,向外界行去。
    视线渐渐变得清晰,我们竟然毫无察觉地回到了进入时的那个入口处。
    原来,占星师定是已帮我们解开了此处布设的迷障阵法,以便我们能够顺利脱身而出。
    崔判官怀中抱持着婴儿,见到我们的出现,一脸惊愕,仿佛被石化一般。
    “你们……,你们刚才去了何处?”
    崔判官欲言又止,似乎有许多疑虑想向我们询问。然而,他也明智地选择了留在原地等候,否则的话,我们恐怕很难如此迅速地找到彼此。
    “里面的事务已不再重要,我刚才与占星师有过一面之缘,大致了解到一些事情的原委了。”
    我的语气中蕴含着深重的修炼者的沉吟,心头萦绕着一道未解的谜团,不知何时才能寻得解答,使这无尽的修行之路画上终点。
    回想起刚刚那些危机四伏的时刻,屡次濒临生死边缘,我内心深处竟有一丝奇异的安定感油然而生。
    “占卜师?你竟然遇见了那位隐世高人?”崔判官瞪圆了眼睛,满脸震惊地看着我,他的情绪犹如翻江倒海一般激烈。此前,他曾不止一次提起过,无论是幽冥界的上层还是下层,都在苦苦搜寻这位盲眼占卜师的踪迹,然而皆无所获。
    而我,竟有幸邂逅了这位神秘的人物,对于崔判官他们而言,无疑是震动天宇的消息。
    “人呢?”崔判官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好奇,迫不及待地追问。
    据常理推断,那位占卜大师应是从这个通道走出,崔判官一直在此守候,并未离开半步,怎会未曾察觉其身影?
    这一反常现象让我心中不禁生出疑惑。
    然而,崔判官面露疑惑之色,瞪着我说道:“怎么可能?他出现了?我一直在此值守,除了你们,未曾见过任何人!”
    他眼中流露出的震撼之意,令我不禁猜测,或许正是由于那位占卜大师掌握了隐匿身形的神通秘法,才会使得众人遍寻不获。
    至于具体情况如何,我也无法确知。但从表面来看,那位占卜大师与我们同出一处洞口,却又仿佛朝着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行。
    “那么,占卜大师有何教诲?”崔判官再次追问。
    我思索片刻,将占卜大师与我交流的所有细节,毫无保留地转述给了崔判官。尽管我向来对他人心存戒备,但不知为何,此刻我认定崔判官值得信赖。
    听罢我所述,崔判官紧锁眉头,目光深邃地看着我,略作迟疑之后,才缓缓开口道:“如此看来,那位占卜大师对你寄予了极高的期待,他向来对世人冷淡疏离,鲜少有人能得到他的这般看重。倘若他真是姜子牙的后裔,那么这意味着,你体内蕴藏着改写天道运行之力,否则绝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那占卜大师非寻常人可求,更不会轻易显身世间。一旦他显现人间,必预示着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即将发生。当年兴周灭商之际,姜尚便是主动降临到姬昌面前,推动了那个时代的变革,助周王朝走向繁荣昌盛。在此之前,姜子牙也曾尝试接触商朝,但发现对方并非自己所寻之人,遂选择了辅佐姬昌。”
    在遥远的上古时期,姜尚创立了齐国,其身影烙印在每一段历史的转折之中。姜子牙,乃是一位集天地智慧与神通于一身的人物,其威严高耸如山,伟大广阔似海,超凡入圣,被誉为凌驾群神之上的天尊,既是战神又是智神,常被人虔诚颂扬:“太公在世,万事皆宜。”自古公亶父之时,周族期盼得一圣贤,一位能以武定国安邦、以文治国立业的奇才辅佐,以完成伐殷兴周的伟大使命,故此尊称姜子牙为“太公望”。至武王即位,更以“师尚父”敬之,恩宠无比,权柄重于泰山。周文王更是册封姜子牙为“太师”,位居西周三公之首,统帅军队,参与政务。世人常说:“天下三分,太公妙计居其二。”由此可见,姜子牙在周朝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他位列仙班之后,姜家后裔仍有一脉留于人间,等待着天定之人的降临,以实现祖先未竟之志。崔判官说到此处,不禁满含好奇地打量着我,叹道:“未曾想你这年轻人看似平凡,却怀揣这般惊天之力,姜家人的眼光果真从未出错过。”
    听闻此言,我不禁面颊微热,深知自己实非奇才异能,但如此盛誉之下,让我深感难堪。那些赞誉与期望,仿佛与我无关,更像是指向另一个存在。崔判官回忆过往,提及昔日王方平真人镇守阴阳两界,带来安宁,然其羽化登仙之后,阴阳动荡不安。如今若有命中注定之人再现世间,则有望拨乱反正。
    他沉思良久,目光转向那名婴孩,口中低声道:“此子来历非凡,听此卜算之人言语,似乎预示着他将遭逢坎坷。你当真决定继续携他同行吗?”我心头一紧,心中涌起一阵酸楚。毕竟他还只是个无辜的婴儿,不应因其宿命而剥夺其生存的权利。
    我坚定地回答:“我会坚持守护他,卜算先生也曾言明,善养此子,未来必有不同寻常之处。他是婶婶冒着生命危险诞下的孩子,如今家族中无人疼爱,若我再弃他而去,只能让他陷入孤立无助之地。他还那么幼小,急需有人照料。”
    尽管众人对此子多有避忌,我内心深知,决不能舍弃他。无论外界如何看待,我都誓要保护并关爱这个孩子,让他感受到人间温暖。
    崔判官的面色愈发地晦暗,沉默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命理大师选中你,也许确有其道,你确实与众不同,你令我想起了一位故人,你们之间有着奇异的相似之处。”
    感受到崔判官目光中的郑重与深远,我疑惑地回应:“我像谁呢?”
    崔判官淡然一笑,意味深长地道:“虽则形似,然而你绝非他之翻版。方才,我察觉到那些尸傀的步伐渐渐消逝,想来它们已然离去。若果真如你先前所言,那位命理大师借尸傀之力,将我们引至此处,既已见你,并对你有所交待,他的目的怕是已经达成。那些尸傀应该不会再在外头徘徊了。”
    听罢此言,我的心也稍稍安定下来。但愿能安然离开此地,便万事皆可解。
    我们三人谨慎地向洞口移动,轻手轻脚拨开堆积的石块,外面呈现出一片空旷,毫无动静。但从地面上残存的尸傀足印可以看出,它们确已远离。
    目睹那些足印的方向,我心头一宽,呼吸间似乎都带着久违的新鲜灵气。我们一路行至幽冥谷,此处静谧得令人胆寒。
    数个模糊的身影突然在我们眼前掠过。
    我们三人不约而同地交换了个惊讶的眼神:竟然还有生灵?
    这里竟然还有人居住在未名村?我还没来得及询问崔判官关于此事,但我们隐约可以推测,这一切恐怕都与东岳域的诡异之事有关联。
    几道黑影转瞬即逝,只见三位壮硕的村民颤抖着奔回屋内。
    看见我们的出现,他们纷纷愣住,口中不停念叨:“饶命啊!饶命啊!”
    这三个村民看似威猛强壮,此刻却害怕得全身颤抖。
    我好奇地问道:“诸位可是未名村的村民们?”
    原本我以为未名村已经人迹罕至,他们的出现实在出乎我的意料。
    听见我发声,三位村民这才松了一口气:“好险,还以为那些妖尸又回来了。”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来到此地?”三人警惕地看着我们。
    我赶忙解释:“只是途经此地,发现村庄里一个人也没有,觉得颇为古怪。”
    听完我的回答,三位村民脸色骤变,语气低沉地说:“你们最好尽快离开吧,那些妖尸说不定随时都会卷土重来。我们村里的人已经转移到其他村落,不过撤离时太过仓促,家中留下了不少珍贵之物,我们是受村民们所托,冒险回来取回这些东西的。”
    原来如此。村民们慌乱逃离,必然会有许多财物遗留。老弱妇孺自是无法冒此风险返回,唯有壮年男子方可担当此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