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分红
作者:浩尼   权谋大明,阉党崛起最新章节     
    周德福此言一出,李培恩和鲍舒不禁相视一笑。
    周德福说得对,他们如今已是一个因利益紧密相连的整体。
    既然对方有意加入,李培恩二人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钱庄事务,周德福的章瑞确难助力,但他们二人在闽地经营多年,与众多海商交好。
    这对航运司的拓展,以及钱庄未来可能涉足的保险业务,都是极大的支持。
    于是,在周德福和章瑞热切的目光中,李培恩缓缓点头应允。
    接着,众人讨论了出资比例。
    最终达成一个相对满意的分配方案。
    钱庄股权,李培恩占据大部分,出资二十五万五千两,持股百分之五十一。
    鲍舒出资十四万五千两,持股百分之三十。
    周德福和章瑞各出资五万两,持股百分之十。
    至于保险公司,由于初期投入难以预估,具体出资额暂未确定。
    但大家同意在保险业务中持有相等的股权。
    同时,为了确保保险公司不脱离李培恩的控制,三人愿各让出百分之一的股份给他。
    如此,李培恩的任何决策,只要有其他三人中的一人同意,即可执行。
    若三人中有反对意见,必须全体一致,决议才可生效。
    这样的股权布局,各方皆较为满意。
    相较于保险公司,李培恩更看重由钱庄改革而来的银行。
    因此,他必须独占一半以上的钱庄股份。
    周德福等人想参与,只能从鲍舒手中分取股份。
    虽然保险公司看似稳赚不赔,但对李培恩而言并非不可或缺。
    所以他可以少持有部分股份,关键是要确保决策权。
    当然,以目前三人对李培恩的信任程度,他想完全放手是不可能的。
    用周德福的话说,这些创新只有李培恩能想出来。
    故无论怎样,必须由他提出方案,其他人方能安心。
    一切商定后,李培恩在府邸设宴款待三人。
    方广近几日已连续发来多封信。
    随着营地难民日益增多,方广一人已力有未逮。
    所以,李培恩在与三人用餐时,回松江的船只已准备妥当。
    等到饭毕,他便着手将仓库里的金银搬运上船,准备启程回松江县。饭桌上,三人举杯向lipei恩敬酒,祝愿他一路平安。用过餐,他亲自送三人离开府邸。lipei恩一边安排手下装箱银两运往城外的港口,一边安慰秋月和其他两位女子。营地目前条件艰苦,几位女子过去连个栖身之处都难寻。因此,他期望她们能在应天府多停留几日,待崇州岛上的设施完备后再去照料他的生活。
    直至黄昏,最后一箱银两被lipei恩的随行士兵搬上船。他不愿再拖延,一声令下,船帆徐徐升起,迎着绚丽的晚霞,离开了应天府的码头。
    次日清晨,方广检查完营地新到难民的安置状况,无可奈何地转向一直跟随的酱菜商人说:“我不是早就告诉你了,继续供货,到时我会结账。”
    “你看我这里有这么多人,难道我还可能逃跑吗?”
    这位酱菜商人是方广设立营地后找来的供应商之一。因盐仍是管制商品,大规模购买只能通过官方渠道,所以他主要负责提供一些酱料和腌菜。毕竟,尽管营地的难民主食尚且充足,但配菜却日益紧缺。方广迫于无奈才找人采购。
    然而,跟在他身后的酱菜商人虽然满脸笑容,显然对方广的官员身份有所畏惧,但显然已决定今天必须从方广这里拿到钱,于是笑着回答:“方大人,您这话怎么说呢,不是小人不愿意继续送货。”
    “只是小生意本来就难做。”
    “现在营地每天所需的酱菜那么多,如果还按月结账,小人实在周转不开了。”
    方广有些头疼地说:“当初你答应一个月结一次账,现在刚过了半个多月,就想改规则,这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酱菜商人无奈地回应:“可半个月前,您这边的日消耗量没这么大啊。”
    “现在我的货物都送到营地了,确实没钱再进货了。”
    “如果方大人今天不能帮小人结算一些银两,我家都要揭不开锅了。”
    “方大人,您看在这些天小人尽心尽力的份上,可怜可怜小人一家老小吧。”
    方广无法判断商人的言语真假。
    若非囊中羞涩,此刻他必会慷慨解囊。
    只是如今营地难民如织,每日仅维持饮食的开支,已让他眉头紧锁。
    当初李佩恩留给他的银两,如今犹如沙漏中的砂,转瞬即将耗尽。
    虽说营地账目尚有余额,但这每一分钱都有其固定的用途。
    比如不可或缺的食盐,或是救命的草药,都在等待方广调配购买。
    因此,权衡再三,方广只能摇头拒绝商人的请求。
    见方广坚决,商人面露苦笑:“方大人若今日无法相助,往后送去的调料、腌菜,恐怕只得减量了。”
    此言让方广颇感困扰,营地食物本就匮乏,若再缺乏调料,恐怕会引起民怨。
    无奈之下,方广叹了口气,对商人说:
    “你先确保供应充足。
    银钱的事我会设法解决,三日内给你答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