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震惊二凤一百年
作者:嘟嘟嘟233   承明之治最新章节     
    李承乾这时候回长安,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李渊历史上就是贞观九年六月二十五日与世长辞的,李承乾虽然也注意到了李渊的改变,身体也好了许多,但李承乾不敢赌。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贞观九年的党项羌族之战。
    按理说,吐谷浑是在贞观九年,击败党项羌族来犯后,才发兵消灭的。由于李承乾的缘故,李靖直接顺手给丫的一拳打废了。而他安排的吐谷浑的线人,也早就传回来了消息,的确发现吐谷浑境内羌族有些不安分了。
    李承乾把苍海亦与司擎洋留了下来,因为之前他们俩主要就是辅佐薛仁贵的,如今他要把薛仁贵一起带走,防患未然。一旦开战,李承乾顺手抢来出征的资格,再带着薛仁贵去刷刷战绩和军功,这样一来未来会方便许多,给以后铺路。
    咸阳到长安也就一日不到的路程,抵达长安后,李渊也索性直接待在东宫,李承乾带着李恪去府库里挑了一些礼物,打算先去看望李恪的母妃,杨妃。没错,是时候见一见这位前朝旗帜的后宫杨妃了。
    李承乾令人取了百两银子给薛仁贵:“仁贵,这段时间你也劳苦功高,咸阳县的府兵纪律和风气大有改善,孤甚是欣慰。这笔钱,你拿去迁家到咸阳县,方便日后孤和你之间来往。”
    薛仁贵跪地感激道:“多谢殿下大恩!属下唯有穷尽一生,回报殿下知遇之恩!”
    李承乾笑着摆手:“无妨。孤能看到你的能力,也能看到你的品性,因此孤待你必不吝啬、刻薄、猜忌。这段时间你好生安排料理家务,一旦有消息,孤会立刻派人告知你的。”
    “是!微臣谨遵殿下之令!”
    随后,李承乾带着李恪去了甘露殿,没错。后宫不是谁都可以进去的,除却皇帝和皇后外,其余人想要进入后宫,必须通禀二凤,二凤不在就问长孙。私入后宫,那可是妥妥的死罪!
    李承乾朝着一众宦官摆手:“行了行了,孤来看望自己老子,用不着你们通禀。”
    来到甘露殿,李承乾带着李恪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连给殿外宦官通禀的机会都不给。一众宦官唯有苦笑不已,没法子...皇帝与太子关系太好了,这俩父子...就很离谱!
    黄安也是无奈点头:“殿下,有段时间没见您了。您越发精神挺拔了,颇具圣人当年风范呐!”
    李承乾笑着回了一礼:“黄公公,咱俩也算是熟人了,孤说过,您伺候父皇一辈子,在孤眼里您也是一位资历丰富的前辈。因此,往后见孤,无需多礼了。”
    黄安顿时由衷一笑,想起了当初李承乾对他的礼待,唯有含笑点头:“多谢殿下恩惠!老奴,定当谨记。”
    李承乾带着李恪步入殿内,就撞见了正在那里坐着看书,乃至看的津津有味的二凤陛下。李承乾带着李恪走了过去,兴许是二凤太专注的原因,没注意到来人。
    李承乾瞄了一眼二凤手中的书籍,顿时止住脚步,一把拦住了李恪。
    “咳咳...儿臣,拜见父皇。”
    李恪虽然傻眼,但也跟着行礼。二凤一愣,随即看向来人,下一刻慌不迭地的将手中黄色小书册收入怀中。
    “咳咳...来人呐,为何太子来了都不通报一二?”
    李承乾摆了摆手:“儿臣二人对父皇思念颇深,因此有些失礼,黄公公他们也来不及通禀,还请父皇恕罪才是。”
    二凤朝着外面刚要进来的黄安等人,摆了摆手:“算了算了。来人,为太子与汉王赐座。”
    李承乾胳膊肘碰了碰李恪,李恪回神,连忙把怀里的酒坛抱着上前:“父皇,大兄与儿臣此次因对父皇思念深切,没准备什么礼物,此酒乃是咸阳县特产的烈酒佳酿,父皇可平日小饮,活血化瘀,延年益寿,对身体大有好处。”
    二凤一脸纳闷:“烈酒佳酿?”
    李恪连连点头:“回禀父皇,千真万确!此酒甚烈,与以往宫中佳酿相比,也是辣烈无比!儿臣当初浅尝了一小口,醉意飞速上头!”
    二凤一脸纳闷,令人拿来酒樽,父子三人也顺势打算喝一杯。二凤轻嗅酒樽,随即一脸惊奇...
    “好浓的酒香!”
    李承乾适时提醒道:“父皇,切记小饮一口,试试力道。”
    二凤也有些相信了,浅饮一口,顿感辛辣充斥口腔:“呼——好酒啊!”
    李承乾随即询问道:“父皇,此酒较之宫中佳酿,如何?”
    “此酒更甚!”
    “若以此供应市面,价格几何合适?”
    二凤一脸wtf:“这好酒你拿去卖?!”
    李承乾:“酒再好也不过商品,物尽其用终为大善。今年国宴,劳烦父皇以此酒作为宴酒,酒水咸阳会负责,但不多。酿酒费粮,因此库存也不多,儿臣想借用国宴为此酒传播一二名声。”
    二凤双手握着酒樽,沉默不语。李恪有些担心的看向李承乾,谁知李承乾却不屑一笑。
    “宫中若要,可按成本价来,但不可外传。”
    二凤一脸不乐意:“你小子成人了就翅膀硬了?哦,你吃住不是皇宫给你的?自己有点事业了,就翻脸不认人了?”
    李承乾皱眉:“父皇,儿臣要成本价,是为酿酒厂的所有师傅、工人,拿取基本回报。换言之,府库、十三家商贾,在皇室这里,不赚分毫。”
    二凤一愣,随即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啊,那行吧。”
    二凤最大的优点就是心中有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话可不是二凤吹的!二凤为了百姓们,让出了太多的利益了,例如最出名的,家中独子不可与年迈父母分家,以尽孝顺赡养之道。要知道,古代户数越多,意味着能够征税的对象越多!二凤考虑到了民间百姓的基本需求和问题,认了这个糊涂账和哑巴亏!
    贞观以前,历朝历代为了税赋,都会强制要求百姓分家成户登记入册的。我说一句二凤是明君,不过分吧?你敢当着二凤的面,碰百姓们的底线,不用百姓们起义,二凤第一个一刀砍死你丫的!这都算你自己倒霉的!
    李承乾把酒樽直接递给二凤,表示自己不喝:“父皇,此次儿臣二人来此,也有其余事情,需要找父皇商议。”
    二凤放好酒樽,点了点头:“你说。”
    “一,儿臣当初在吐谷浑留下了一些线人,已经确定党项羌族有些不安分了,因此希望父皇早做防备。至于此次的应对,希望父皇交给儿臣来主持,儿臣需要带李恪和薛仁贵去拿点人头,方便以后的安排。二,儿臣在咸阳县设立了炼铁厂和铁匠铺,打算为十六卫换一换甲胄和冬装,事后安排一下,您们抽空看一看成品和质量,合适,那就换装,可以一批一批的逐步更换。三,李恪也许久未见其母妃了,儿臣想要父皇允许,我兄弟二人一同去看望杨妃娘娘一二。”
    二凤和李恪,此时此刻正在以一种很奇妙的眼神看着李承乾。那眼神,有些不解、震惊、错愕。这反倒让李承乾有些纳闷,你俩干啥呢?
    “父皇,李恪你们有何不解吗?”
    二凤摇了摇头:“没,别的都没啥...就是,拿点人头是什么意思?”
    轮到李承乾一脸wtf了:“这有何不解?人头就是军功和资历啊,羌族自己把脑袋送过来给咱砍,何乐而不为?”
    二凤摆了摆手:“不是这个...太子,你这...会不会显得过于嗜杀了?”
    李承乾一脸你怕是有病的神色:“嗜杀?羌族是咱的百姓吗?”
    “...这倒不是。”
    “那不就结了?儿臣拿外人的脑袋算自己人的军功,何错之有?”
    二凤和李恪都是你看我,我看你的...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认同。没毛病啊!损他人而利己,亘古以来的真理啊!
    二凤心细的询问道:“那你推测大概有多大的动静?”
    “不好说,但上万人肯定有的。若是把这些军功给李恪和薛仁贵分一下,东宫十率他们也有资格直接出任率将一职了。”
    二凤皱眉郑重道:“上万人的规模你小子这么淡定?!”
    李承乾一脸无语:“上万人嘛,也就一点军功,都料敌预先了,还有线人提供情报,收拾起来和瓮中捉鳖一个道理。”
    “...不是,太子。朕知道你出自李靖和秦琼门下,但你这未免过于轻敌了吧?”
    李承乾一脸不耐烦的嫌弃的神色:“父皇您好歹也是当年冲锋陷阵过的,这区区上万不成气候的羌族,收拾起来还不是顺水推沙、一气呵成、轻松拿捏、随意吊打?”
    二凤直接被李承乾这模样气得嘴皮子都不利索了,他感觉自己是不是真的老了?跟不上年轻人的思维了?这上万人啊!在古代能够拉出上万人规模的队伍,已经很不容易了好吧!怎么..怎么在李承乾眼里就是一帮乌合之众啊?这么不上心?!
    李承乾随即恍然大悟:“哦,对了。差点忘记了,儿臣还有一件事情,借着这次羌族反叛,儿臣打算顺手把吐谷浑那些老旧家族势力之类的一起给剿了,收刮点东西安抚一下吐谷浑的民心。”
    二凤这次直接憋不住了,那老脸抽的啊,那频率叫一个剧烈和离谱!人李承乾都把事后的打算给想到了,好多人都是走一步看一步,李承乾这是走一步看十步!
    二凤似笑非笑的看着李承乾:“你小子这手伸的够长的啊,主意都打到战争上了?”
    二凤不是傻子,李承乾这段时间在咸阳的作为他都知道,但他有些不理解,get到了三分但关键的七分还没理解。没错,李承乾的这一套经济建设方略,用古代的思维想要在没有提点的情况下理解,属实有些为难二凤了。
    李承乾也不尴尬,大大方方的承认了:“之前没有借口,现在有了,顺势而为,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