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春草与文人》
作者:青睿汤汤   岁月沉淀的七彩花最新章节     
    看了《春草》后,我觉得很不错。由于平时太忙,也顾不上多看一集,但我却很喜欢它。这部电视剧的编剧的笔法很细腻,很善于用细腻的笔法描写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也许这种笔法太少了,所以显得可贵。
    春草是一位命运铸造的坚强女性,这就注定了她性格中的韧性。因为她的韧性,让她既伟大又不幸。她的不幸太多了,因为世俗的偏见,她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最终她虽以死相抗有了上学的机会,可是也没有摆脱文盲的命运。因为她没文化,而却有颗高远的心,让她走向了另一个不幸。
    本来大明是一位不错的小伙儿,心地朴实而头脑灵活,家庭也很富有。如果春草嫁给他,或许会安安稳稳地幸福走过一生。可大明却没有文化,与她心中的白马王子相差太远。所以她与这门亲事擦肩而过。因为退亲,她又被传为石女,让她承受着无以言表的痛苦。她只能每天压抑着自己,在内心中苦苦地挣扎着。
    而这种痛苦又给她带来了更大的不幸。她爱上了何水远。俗语说“男错选错行,女怕嫁错郎”。这个落魄的小知识分子从没给她带来什么幸福,而是接踵不迭的不幸。经过几次大起大落,却从来没让春草灰心、失落。永保持着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人活着就是为了过好日子呗”多么质朴的话语!而且她爱得那么执着,那么率直。
    在平凡中孕育了她的伟大。她凭着自己的坚韧、执着,在逆境中不断地创造奇迹。她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获得了别人和社会的认可。最终有一个好的结局。只是剧情有些太夸张,让人感觉到很不真实。而演员演年轻的春草感觉特别扭,她眼角那深深的皱纹让人看着很不舒服。
    看了春草后,我想起了一种人。这种人也是命运铸造的。他们总是在夹缝中生存,也总想探出头来透透气,可是总被毫不留情地打回去。也许长期的夹挤太强劲了,使他们一部分人已面目全非了。趋炎附势,尽情地搬弄是非,还昧着良心说话。而这些换回的是丰厚的利润,他们可以过着奢华的日子,戴着高高的帽子。还要大言不惭地说我是一个响当当地“文人”。唉,对了,我说的这种人说是“文人”。
    “文人”有着太多的不幸。“文人”,顾名思义就是研习文化的人。既然是研习文化的,那就老老实实地写篇文章,念首词,抒发抒发情感也就罢了,可是不幸地是他们非要与政治沾边。让他们的不幸命运转变成了悲剧,难道不是吗?屈原不忍目睹自己的祖国沦亡而投江了,秦国的儒生们被秦始皇给坑了,司马迁被汉武帝宫了,而江南众多学子因为文字狱而惨遭非命……
    既然文人与政治挂钩是不幸的,又何必飞蛾扑火呢?因为真正的文人的心里存着一种情结,那是一份与祖国命运休戚与共的责任,和他心目中的正义,不会趋炎于某一势力。宋代文豪苏东坡,在北宋有名的王安石变法中,因为他极力反对变法而到新党势力的排挤。而当变法失败后,他看到变法有些显着的成效,又极力维护变法的政策。又到旧党势力的压制。在新旧两党的夹挤中,他几次被贬入狱,并险些遭受了非命。但苏轼并没改变自己的立场,虽然他在政治上屡遭迫害,但豁达、有原则的他还是在文化取得不斐成就,后人也很公正地给了他一个“唐宋八大家”的称号。
    文人是不幸的,但他们却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他们会时时刻刻地给统治者敲响警钟。而并非所有的权力统治者都会听得进逆耳忠言,所以文人会受到想方设法的打击。渐渐地文人就被打怕了,成了附炎趋势,只会高帽子的好好先生。那是文学的悲哀、社会的悲哀。
    我还想说说某事件。对于某人,我并不是想对其进行人身攻击,我只是想问问某些人,倒底是民众难为他了还是他愚弄民众了?难道民众是那么好愚弄地吗?他做了些什么?能在一幅百名名人油画中,与毛泽东、孙中山、蒋介石等历史伟人一并入画,这难道没有讽刺意味吗?他是金子吗?可我却觉得他是万众中的一粒小沙子,何必非要把沙子美化成金呢?你们的良知哪去了?文人们醒醒吧,别丢了文人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