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热烈欢迎
作者:好大一只乌   碰瓷在大汉帝国最新章节     
    虽然遇到了个意料之外的“深山狗大户”,可在千山的行商,也不过清空了残燕世家十几辆运货马车而已,毕竟千山中的生胡还留存于原始氏族社会,还分割成一个个小聚落,生产力实在是落后,人口也不多,能拿出交换的财帛货物实在少得可怜,更多的看到外人就直接想要动手抢掠,交流都做不到,更不要说经商了。
    这趟最大的目标客户,还是以后世农安伊春附近为核心国都,已经进步到奴隶农耕社会的扶余国。
    这样一个有着几十万人口,占据后世小半个吉林以及一部分黑龙江的大国,才有足够的财力吃下来自云中的“高科技”产品。
    尤其是占据松嫩平原,扶余国农耕发达,尤其是这儿居然还是种水稻的,盛产大米小米等谷物,这个时代的物流,要是从云中运粮,差不多三斤麦子运到能剩下一斤都算是运气好的,所以通过和扶余国商贸,换取稻米,养活残燕的华夏后裔,也是刘闲辽远计划的重中之重。
    也是因为有了这个盼头,残燕四族才能强忍着不安,整个夏天都放弃了农耕,专注于将柳城打造成个商贸中转的堡垒来。
    这次势头也不错,出发之前,按照之前刘闲与扶余国去年的商贸约定,尉远提前就派出了使者,使者也带回来了扶余国对贸易热切的反应,所以尽管天气愈发的寒冷,可是想着这次行商成功之后,氏族上层许诺的薪水,上千的残燕氏族,伙计,心头还是火热的。
    这种心气儿中,队伍拉着商车度过了松花江,又一次进入了扶余国的地盘。
    二百多辆一边凸起的偏厢货车两辆一排,在匈奴货马的牵扯下,沿着河边犹如巨型蜈蚣那样向北进发着。
    “头儿,这次卖了东西,过冬的粮食应该够了吧!”
    这一单金沙生意给别尔科带来了财运,剧齿秦亮两个,也算是和别尔科混熟了,顶着沉甸甸的卷帘盔被冻得脸通红,跟着起马督促商队的别尔科身旁,一边跟着帮忙推着沉重的偏厢货车,剧齿这小子一边还亢奋的问道。
    弱则困,被鲜卑乌桓和匈奴人两面刮地皮,就算守着肥沃的辽河平原,燕国残部们吃不饱饭也是家常便饭,想着这趟通过贸易获得充足的粮食,就算剧齿这粗汉子,脸上都禁不住浮现出一股子期待的神情来。
    “发了粮食,这次回去俺就一定要把荷姬讨回来当老婆,刘公还教俺们砌了火炕,暖暖和和过一冬,再生一窝小的,这日子,太舒坦了啊!”
    “那些我都不想,最想的是赶紧回家,把这一身铁家伙脱了,嚯,之前挺盼着有一身甲的,可真穿上了,才知道这么难受!”
    也是跟着推着马车,大冷的天儿累得鼻尖冒汗,秦亮则是晃悠着哗啦作响的云中制条板甲,难受得荒得碎碎念着。
    这东西不保暖不说,成天穿着还又沉又累,早让秦亮嫌弃的五体投地了。
    听着俩家伙在那儿嘟囔,谈着生活中的盼头和琐事,破天荒的,死板着一张脸的别尔科,嘴角也忍不住微微勾着笑容,小胡子都跟着一颤一颤的。
    人生的造化还真是奇特,就在两年多前,他也才刚刚跟山中狗大户似的,撵野猪,捡蘑菇,冬天在地窨子里冻得哆哆嗦嗦,只要不饿死就觉得幸福。
    被乌桓人从山中捕获为奴,接着又跟着乌桓主人战败于匈奴,被贩卖到了云中当挖煤苦力,这又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被挑选成内应,收编进陆博社接受规划教育,他一个山胡居然也成了堂堂大汉军官。
    现在又被派回到了远东,他别尔科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只不过他现在也有和刘闲那个时代喝过几天洋墨水回来,就看不起同胞的黄皮白芯一样,再看同样山里讨生活的山胡,怎么看怎么都有种野猴子感。
    刘闲交给他们这一百来号军事顾问团的任务,就是经营好残燕,给他刘河套搭好这个桥头堡,相比之前莽莽懵懵的蹲穷山沟,现在的日子,他才感觉真正像个人一样在活着那样,所以看着看着剧齿他们觉得有盼头,别尔科心头也格外有成就感。
    但才轻松片刻,他这个挹娄猎人的本能就让他猛地一战栗,眼看着前方一二里,忽然间大片芦苇荡水鸟惊叫着盘旋而起,后背上寒毛竟然都下意识立了起来,他是猛地一举巴掌。
    “停止前进!”
    “怎么了?”
    车队中间,正一边随着牛皮车轮晃悠而晃悠,一边写着纪录的尉远立马合上本子急促的跳下来,飞奔出圈,愕然的问着,虽然他是刘闲认命的最高指挥官,可是步入辽远,他还是得依靠别尔科,完颜曲律这样的辽东土着的,毕竟没有人比他们更熟悉辽远的人文地理。
    没有回答他,浓密而带着辽东异域特色的眉头拧得格外紧,下意识手搭在眼前了望着,张望两眼才想起刘闲千里镜,又是赶忙把挂在胸口水晶双筒镜抬起,向前面茂密的芦苇荡张望去,忽然间,一点寒芒闪烁到了他眼帘,再不迟疑,别尔科扯着嗓子就大叫了起来。
    “防御!”
    这一嗓子,整个商队顿时好像马蜂蛰了屁股那样,乱成了一团,边上的剧齿秦亮也顾不得嘟囔了,按照夏天时候演练的阵法,拽着身边货马转了个圈儿,嚷嚷声音里,两匹拉车的驮马脑袋朝里屁股朝外,一辆辆左侧或者右侧有着半人高箱板的货车朝外,三五分钟时间,一个鹅蛋形的圆阵像模像样摆在了末貉水边。
    眼看着呐喊着的残燕商队,知道暴露了身形,埋伏者也不装了,寒风中干枯的芦苇剧烈晃动中,鼻子格外大,头发被剃短之后梳理一根粗辫于脑中向后,穿着麻布衣的扶余人就好像林子里的麻雀那样,从河滩蜂拥着冲了出来,更远处,急促的号角声中,更多的扶余部队也是飞快的奔跑着,冻得梆硬的土地都被他们践踏得灰尘满天。
    这个时代金属稀缺,就算是这个时代远东数一数二的大国,扶余部队大部分也只分得一块小臂大小的青铜刃,有的手持着斧头那样短戈,左手端着块皮盾,有的端着三米左右的长戈,拎着青铜剑以及少部分黝黑色铁剑,肚皮上有这块硬皮护甲,戴着个皮头盔的已经算是贵族了。
    说来也很讥讽,整个扶余人大军中,也就只有三四把打磨如镜面,异常光滑钢铁环首刀,这些是去年为了和扶余人做生意,刘闲当成见面礼送给扶余的,偏偏就这聊聊几把钢制武器其中之一的寒光彻底暴露了埋伏。
    这扶余国的欢迎仪式还真热烈!这头残燕子弟们用锤子钉好牲口桩子,那头冲得快的扶余人已经逼近二三十米跟前了,站在两米多的车厢板后面看着蜂拥而至的人头,尉远忍不住重重松了口气。
    但扯着嗓子,尉远刚想要按照中原礼节,交战前盘盘道,噼里啪啦一阵箭雨就射了过来,对方显然是不想和他先礼后兵。
    文明上受到了北逃的箕子商部以及残燕的影响,扶余人武器明显比千山里的山胡挹娄等高一个档次,射出来的大部分是青铜箭头,少部分甚至还是铸铁箭,真好像冰雹那样扎在了货车立起来的车板子上,尤其是尉远蹲下来时候,嗖一箭还正好扎在了他束发的爵冠上。
    脑袋上沉甸甸的,他这个赵国后裔的九原子弟也火了,背靠着厚重的车厢板,尉远也是龇牙咧嘴咆哮着。
    “给我射!”
    迎着乱糟糟的箭雨,三十多只满是黑毛的粗手伸出车厢板,连看都不看就扣动弩机,嗡的弓弦声中,二十几号正“热情”拎着短戈斧前来“迎接”的扶余战士就跟被巨人在胸口轮了一棒子那样,惨叫着重重倒飞了出去。
    有个端着皮盾的扶余战士眼疾手快挡住了胸口,结果也是嗷一嗓子跪了下来,只有三寸长的弩箭三棱箭头轻而易举射穿了野猪皮撑开的盾,还射穿了他的胳膊。
    不过这也阻挡不了前来倾巢而出欢迎的扶余人“热情”,嗷嗷叫着狂奔着狂奔到了货车下,扶余军就好像后世黄牛抢爱疯那样,亢奋的扒着木板向上爬着,而这么热情的粉丝,残燕的家族子弟自然不能辜负。
    在云中陆博社派来的队正怒吼中,对着猴子一样不断从货厢板子一样爬的扶余士兵脑袋,站在车厢上的商队护卫也是怒吼着狠狠将还环首刀砍下去,咔嚓的脆响里,喜庆的红色顿时也在货厢边绽放了出来。
    头顶冒着“喜气儿”的扶余士兵就好像抢到心爱色号爱疯那样,“幸福眩晕”着倒在了车下面。红色更是刺激了这些扶余兵抢爱疯的狂热,乒乒乓乓脆响里,更多人簇拥在了车厢边,短戈斧头那样疯狂的砍在硬木车厢上。
    从半空向下眺望,十几分钟时间,残燕的商队鹅蛋壳外,蒙了厚厚一层土黄色的扶余军,不断扒着车厢板向上爬,人头耸动的模样就好像煮沸了的开水那样,更是还有机灵的扶余兵居然直接扑街在地,从车底下的空隙爬了进去。
    双手持着环首刀,秦亮正满头热汗,全神贯注向外警惕着时候,忽然背后咣的传来一下重的,砍得他都忍不住向前一踉跄,扑腾一下撞在了沉重的货车上。
    恐惧的回过头,却见从小撒尿和泥玩的死党剧齿疯了那样猛冲出来,没等那个砍倒他的扶余人狞笑完全绽放,噗呲的闷响,锋利的钢刀已经从他胸口冒了出来。
    可是没等剧齿关切的叫问他是否无恙,身边,忽然又是个梳着大辫子的脑袋冒出来,吓得一个激灵,顾不得思考与恐惧了,反持环首刀,秦亮也好像野兽那样,满脸狰狞狠狠扎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