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脉源
作者:明月共举杯   修仙从提取精粹开始最新章节     
    陆胜心头的困惑,是隐藏不住的。
    关于小月观的来历,原身也不清楚,甚至原身的师父,同样也不清楚。
    小月观内部,也没记载自家的来历。
    只记得师祖突然就来到了这梅康县的下竹村,然后在村后的半山腰修了间道观,便在这里落户了。
    至于师祖是从哪来的,他们这一脉又是传承的哪的道统,则半字未提。
    前身师父也问过师祖,但师祖对此却讳莫如深,只是训诫不要多管。
    这小月观一脉,就从自己而始,别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见此情况,前身师父也只以为自家是不是惹了什么大敌,所以自家师祖才隐姓埋名,躲在这个偏僻角落。
    前身师父怕招来麻烦,便也不敢多问了。
    小月观就这么糊里糊涂的传了下来,到了陆胜这第三代。
    但看着眼前情景,这事情似乎和他想的有点不一样,其中另有玄机。
    “道正,这……”
    陆胜看着林道正,脸上尽是为难不解:“我小月观传承简陋,记载有缺,实不知你我关系,不知可否解惑?”
    看他这模样,林道正哈哈一笑,随即脸上又露出黯然:“你不知道其中渊源,倒也正常,这确实是我那师叔的脾气。”
    对方叹了口气,又细细打量着陆胜,越看越是满意点头,开口给他解释着其中隐秘:“至诚宣玉典,忠正演金科,这是我悬苍山现在所用的字辈。
    我名林宣富,乃是悬苍山现今的三代弟子。
    宣字辈再往前,这还有至字辈、诚字辈两代师叔、师祖。
    而你小月观一脉的祖师,也就是你的师祖,便是我悬苍山诚字辈弟子,张诚明。
    按照辈分,我该叫他一声师叔……”
    随着林宣富的娓娓道来,陆胜终于弄清楚了小月观的来历,以及自己和悬苍山之间的渊源。
    原来小月观的开派祖师张诚明,在六十年前,便是悬苍山风头最盛的几位真传弟子之一。
    作为门派真传,张诚明少年就展露出了极高的武学天赋,十岁武道入门,修出内力。
    十三岁就步入三流,二十岁迈入二流,到了三十岁,便达到了江湖一流之境。
    如此修行天赋,真可称惊才绝艳。
    不仅武学天赋惊人,作为悬苍山紫阳道重点培养的传人,张诚明在道学天赋上,也是厉害非常。
    年纪轻轻就通读道典,能体会其中深意,门中那些七老八十的宿老,在与他辩经时都不是对手。
    如此的天骄人物,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绝对是下代掌教的唯一人选。
    可造化就是如此弄人。
    悬苍山出了一个张诚明,似乎都没有用尽气数,与他同时代的,还出了一个宋诚兴。
    这位宋诚兴同样也是悬苍山真传,并且天资禀赋,偏偏还处处压张诚明一线。
    张诚明三十岁一流,宋诚兴就二十九岁一流。
    张诚明熟读道经,宋诚兴却比他更进一步,熟读的同时,甚至已经开始尝试着写自己的道。
    其实这些也没什么。
    宋诚兴虽然厉害,但也没比张诚明厉害太多,可偏偏也正是因为这个没有厉害太多。
    面对超出自己太多的对手,因为差距太大,人不会嫉妒,只会仰望。
    可要是差的不多,甚至只差一线,面对自己次次不如人的情况,那就绝对会让一个人郁闷的吐血了。
    张诚明就是这样。
    在和宋诚兴比了几十年,一直被人压了一头,甚至在选掌教的最终决赛上,也输给了自己这個宿敌之后。
    郁闷到极点的张诚明终于绷不住了。
    输的一无所有的他,郁愤之下,只能选择出走山门,离开了这个伤心地。
    最终跑到了小月观这么个偏僻角落,在这里修了个道观,躲在深山中,了此残生。
    甚至因为太过不甘郁闷,当初已是一流高手,后面甚至极可能晋升了宗师的张诚明,更是英年早逝。
    在七十三岁的时候,也就是三十年前,就坐化于小月观,让人颇为惋惜。
    “当初张师叔离去的时候,曾发誓再不入悬苍山,也不和悬苍山有任何牵扯,自甘为弃徒。
    所以,师叔后面虽然收了弟子,也就是师侄的师父,却没和他说过任何悬苍山的事情,不肯说自己的来历。
    甚至连师叔的一身惊天武学,也没传下来。
    因为这都是我悬苍山紫阳道的绝学,非嫡系不能习,所以不能外传。
    故而师侄师父,我那师兄,终其一生,也未能武学入门。
    但虽然如此,张师叔到底留下了一条生路。
    陆师侄学的是烈阳功吧?”
    林宣富看着陆胜,突然发问。
    陆胜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林宣富道:“这就对了。烈阳功其实就是我紫阳道基础内功之一,并且还是对天资要求,最高的一门内功。
    非资质绝世者,不能入门。
    所以,此功也向来有天才功、真传功一说。
    因为非天才不能练,而能够入门,则必为门内真传。
    当初张师叔和我们现在的宋掌教,便是修此功入门的。这两位的天资禀赋,刚才说了这么多,想来师侄应该也有所了解了。”
    陆胜再点头:“灵心慧性,仙人之表。”
    那两位可是二三十岁就一流,后面基本就是宗师的人物。
    在整个大越境内,那也是最顶层的一批。
    此等人物,天赋才情,自不必说。
    林宣富面露惋惜,然后又看向陆胜,眼神又炙热起来:“张师叔留下这么一门天才功,显然也是给自己这一脉的弟子留了一条后路。若后辈之中,真有能修此功入门者,必为绝世之才。
    像这等人物,我悬苍山看到了,自然会前来接引,渡入门内,列为真传。
    我观陆师侄修为,显然已经武学入门,而内力气息,分明就是烈阳功无疑。
    师侄能以此功入门武学,必然是如张师叔一般的绝世之才。
    像师侄这等人物,岂可明珠蒙尘,流落于外。
    就是张师叔见到,也会不忍自己传人,困于山野之中。
    既然明了了你我渊源,现在我想引师侄回归山门,复入我紫阳道统,不知师侄可愿?”
    话到最后,林宣富说出了自己最大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