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收购罐头厂
作者:兆每   重生:我的投机岁月最新章节     
    听到“当局者迷”这个词,王厂长更加好奇了:
    “那李总快说说,我现在急需您的指点!”
    李青本就是来谈生意的,便没有推脱,慢慢说道:
    “其实你有没有考虑过核心问题,为什么罐头厂不赚钱?
    是因为罐头不好吃?是因为产量不足还是过剩?是因为罐头质量不佳?”
    李青列举了好几个例子,王厂长一一摇头表示否定。
    王厂长困惑地说:
    “似乎...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
    李青重重地点点头:
    “没错!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
    真正的原因在于,国营罐头厂的管理体制僵化,生产和销售的响应速度太慢,已经跟不上时代和市场的变化了!”
    听到这里,王厂长豁然开朗:
    “对!李总您真是点醒了我!就是这个道理!”
    说着,王厂长像诉苦一般,向李青述说:
    “现在我们厂不赚钱,并不是因为没人吃罐头,而是我们的罐头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啊!
    比如,我预测今年夏天会比较热,所以想在春季多收购些黄桃,制成黄桃罐头,夏天肯定能卖得很好。
    但是,罐头厂每年各月的生产量早就定好了,我根本无法调整。
    要调整就得向上级打报告。
    可等报告批准下来,别说是否同意,黄桃早就卖完了!”
    一提起这些,王厂长满腹无奈。
    他继续说:
    “再比如,最近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时令水果,生命周期很短,卖不了几天就下市了。
    这时候如果大量收购制作成罐头,肯定不愁销路。
    但我还是做不了主,必须上报。
    等回复下来,水果早就下市了!
    这样的事情,多得数不胜数……”
    李青静静听完王厂长的抱怨,没有立即发表意见,而是反问:
    “在这种情况下,王厂长您能做出改变吗?”
    听到这里,王厂长立刻变得像霜打的茄子,无奈地低下头:“做不到。”
    这正是国营企业的困境:明知道问题所在,却无从解决。
    乐观的人或许能随遇而安,但像王厂长这样有雄心壮志的,只能干着急。
    于是,李青平静地说:“我倒有个方法,或许能解决你的困扰。”
    王厂长闻言,不自觉地急切追问:“什么方法?”
    李青缓缓开口:“把工厂卖掉。”
    王厂长一听,大吃一惊:“什么?卖掉!这绝对不行!这是国有资产,卖掉是违法的!”
    看到王厂长激动的反应,李青苦笑,明白他误解了自己,便苦笑着说:“我说的卖掉,并不是让你卷款逃跑!你在想什么呢?”
    王厂长的脸色缓和了些:“那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青解释道:“我是说,我可以买下罐头厂一半的股权,然后自主经营,不受任何限制。所有决策都将由我自己做主。”
    听到只是参股,王厂长的神情更加镇定。然而,李青接下来的话让他兴奋起来:“另外,参股后,我可以和厂里商量设定一个最低分红额度。比如,虽然现在罐头厂不盈利,只能勉强保本,但我参股后,能保证每年至少赚三十万。如果达不到三十万,我也会按三十万的标准,给厂里一半,即十五万分红。如果赚得超过三十万,比如四十万,我会给厂里二十万分红……”
    王厂长听懂了李青的意图,犹豫片刻,还是问了出来:“李总,你是钱多得没处花吗?”
    李青对此并不介意,他知道王厂长对这种经营模式难以理解。毕竟,一个早已不赚钱的工厂,只需卖出一半股权就能获得大笔资金,还能年年有高额分红,这听起来确实匪夷所思。于是,李青淡然回应:“我确实有些钱,但不会乱花。我敢提出这种方式,是因为我有信心靠这个罐头厂真正赚到钱!”
    这话让王厂长也为李青的豪情所震撼。接着,李青看向王厂长:“对了,如果参股成功,罐头厂厂长的位置还是由你来担任,薪水翻倍!而且,如果你以后有任何新的经营理念,只要合理,我都会全力支持。总之,你会有机会实现你的抱负!”
    王厂长一听,立刻兴致勃勃起来。
    他小心翼翼地问:
    “嘿,薪水多少其实无所谓,只要不断发就行。
    但你说的自主经营权,真的能给我吗?”
    李青坚定地点头: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得到了保证,王厂长也兴奋起来,略带迟疑地说:
    “那我先向上级请示,看看能不能照这样操作。”
    李青点点头:
    “行,我等你的消息。”
    说罢,李青和王倩便坐下,各自品茗。
    王厂长则面色复杂地拨通了电话。
    经过一番交谈,王厂长挂断电话,长长舒了口气,然后惊喜地对李青说:
    “李总,成了!目前已有几家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开始出售股权和经营权,所以我们这事也算有先例可循,操作起来并不困难。”
    李青听了,微微点头,他正是预料到此刻已有类似的案例,才提出这个建议。
    毕竟,若提得太早,可能会被误解为企图侵吞国有资产。
    而如果太晚,又会错失大量利润。
    总之,时机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