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新厂落定
作者:扯扯鸭   刚重生,差点又醉死最新章节     
    6月底,唐建军的新厂建好了,秦王梅三家的房子也已经装好了,一切都朝着希望的方向发展,真好。
    市里给唐建军厂里从小鬼子国引进了一套先进的生化污水处理器和罐装设备一起于3月初赠与了唐建军。
    还搞了个简单的捐赠仪式。
    市委书记赵乃荣亲自参加并发表讲话。
    对,市委书记,去年12月赤城正式撤县设市,不管是书记还是市长都打算好好作为一番,而除了那几个名声在外的国企。
    目前私企就唐建军的厂子看起大有作为,所以市里给的支持非常大。
    唐建军自己也从南边买了几套生产设备回来。
    整个厂房的规划是一个大圆圈,正北方是四层办公楼,墙体全部贴了深红色的石砖,房顶上应该竖着几个字,不过现在是用红布遮住的,不知道写的啥。
    整栋楼非常显目,像一个巨无霸盘桓在山腰,让人看了一眼就不会忘记。
    一楼是4米高的挑空大厅,一个硕大的前台横在正中间靠墙的位置。
    台子上印着个带着嫩绿色蒂的大红弯辣椒。
    台子正背后是12个红色狂草书写的大字:胜在赤城,胜在赤诚,胜在驰骋。
    充满霸气和不羁,
    大字左边那面墙上贴着一个斜着向上升的箭头,起点处写着“辉煌自此开始—1991”
    右边墙上做着一个个玻璃框,准备放荣誉的。
    大厅中间放着造型新颖的沙发茶几,边上还有几间接待室。
    大厅门左右两边的墙上做着联通了灯带的满墙玻璃柜,放产品。
    二楼是办公室。
    三楼是会议室,财务室和经理以上管理层的办公室。
    整个四楼是档案室。
    办公楼的左边还有一栋单独的建筑是研发部,分了炒制研发,科技研发,泡制研发等等多个区域。
    右边是住宿区,按两室一厅布局搞的楼房,拎包入住,主要是给高层和外地职工住的。
    还准备了一些套房招待客户。
    这一片地下是车库。
    西边是一片生产用房。
    东边是仓库,礼堂和食堂。
    南边是8米宽的大门,用大小不一的不规则丹霞石堆砌而成,安着电动折叠门。
    门楼左边立柱也捶着块红布,应该是印着公司名称。
    四个区域围成一个大广场,中间有一个圆形喷泉,广场四周画着很多车位。
    在靠近厂房那边还安着自行车棚子。
    整个厂区绿化做的很好,现在已是红花绿叶,一片生机盎然,看着就充满希望。
    唐妈妈和三婶就是在研发部里搞了十几款油辣椒出来,唐建军觉得可以定品,吃起来和后世那个经典的干妈出品没多大区别,唐妈妈还整了十几种泡菜,已经通过了质检,拿到了合格证书。
    除了建设平时维护的那些关系发挥了很大作用外,产品质量确实没得说,不然人家也不会拿饭碗开玩笑。
    毕竟这玩意是要进嘴巴的。
    唐妈妈和三婶妯娌俩刚研究的时候每天有很多试验品出来,都往竹制品食堂里送。
    刚开始的时候工人们还很高兴,每天都有不同的辣椒酱吃,拌饭下面都好香。
    一个个吃的嘴唇子红红的。
    但试验品始终是试验品,有辣有不辣,有咸有淡的。
    开始几天工人们还觉得新鲜,可是慢慢的每顿饭都看到泡菜和油辣椒,一个个嘴巴和菊花都觉得生疼。
    不吃吧又浪费,毕竟颗颗肉粒看得见,还是油炒出来的。
    所以一厂子人每顿都痛并快乐着。
    而食堂大厨也厉害,研究出了很多吃法。
    比如辣酱炒饭,拌米皮,拌凉菜,烧豆腐等。
    唐建军设计的包装更是简单明了。
    一个透明柱状玻璃瓶,黑色金属盖子,正中间印着logo。
    瓶子中间贴着红色商标纸。
    辣椒制品商标纸左右两边像贴对联一样竖着印着油制辣椒,佐餐伴侣几个字。中间是公司名称和logo。
    泡制品的话把油制辣椒几个字换成老坛泡制就行。
    另一面印着配料,生产日期,代码,公司电话等详细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四月间,唐建军去找玻璃厂生产这款瓶子的时候,人家经理嫌他量少,不愿意更改生产线,对接几次无果后。
    唐建军一咬牙一跺脚,跑去了黄理强家。
    对四姑姑和黄理强说道:“姑姑,姑爷,有个事跟你们商量下,姑姑在家做农活儿越来越没盼头,而且你们也准备搬城里去了,黄小枫老表也还有一年就要退伍,干脆让姑姑搞个玻璃厂,专门给我生产玻璃罐罐。”
    两口子对视了一眼。
    黄理强:“不是,老二,你厂都还没建好吧,就需要一个厂为你生产罐罐?你怕是胆子有点大哦,而且我俩哪有钱来建这个玻璃厂,你姑姑也没做过生意,这不是扯淡嘛。”
    唐建军:“姑爷,姑姑,你们信我,以后光我一家的罐罐就够你们生产的了,还别说其他的地方的订单,至于钱,我莉莉姐肯定有,她的歌都卖了上百万盘儿磁带了吧,万一不够,我这借一些给你们。”
    “小枫老表马上退伍了,不给他考找点事做?难道回来种田啊。”
    黄理强:“种田不行啊,不种田你吃屁呢,狗东西,才穿几天封裆裤,你就敢瞧不起农民?”
    四姑姑在黄理强胳膊上轻轻拍了下,瞪了他一眼。
    唐建军:“姑爷,我不是那个意思,怎么可能瞧不起农民嘛,我们一家子都是农民,我意思是小枫老表回来,才20来岁,大好的青春年华浪费在地里可惜了,一年到头除了有口米吃,还能剩下啥嘛,何不让他试着做点生意呢。”
    “何况还有我兜底嘛,我那上百万都投进去了,你还怕我卖不出去啊,姑爷,不信我们打个赌,不出三年,我的产品将卖向全国。”
    黄理强白了他一眼,点根烟沉思起来,这可不是买个洋芋那么简单。
    建厂哎,四姑姑又没这方面的经验,投进去说亏就亏了。
    四姑姑也是满脸紧张,不断摇头,说自己不行。
    唐建军:“来前我跟我姐夫打了个电话,坛厂那边刚好有家生产酒瓶子的国营厂倒了,但设备是大半新的,而且厂里有两个老师傅50来岁,是丙安人,上了点岁数后就想落叶归根回老家来,我想我们买了他厂里的设备,再请他来厂里干,他们肯定愿意,而我前期要的不多,他们来生产任务不重,刚好可以带点熟练工出来,如何?干不干。”
    黄理强:“这么大的事,你总得让我们考虑下吧,而且也要跟你莉莉姐和小枫商量下。”
    唐建军:“成,那我先把那套设备定了,你们尽快给我答复啊,如果不整,我大不了再开个厂。”
    说完急匆匆走了。
    他走后,黄理强给黄莉打了个电话把事情说了。
    黄莉都不带犹豫的就说:“爸爸咱们做,我明天就给你汇30万回来,不够再跟我说,要不是建军,哪有我现在的成就,你们都不知道我的磁带卖的多好,多少公司想和我签约,而且他刚给我那三首歌已经录制出来了,其中好日子很可能今年春晚要上,你们想想,就冲这个,我们是不是也要支持他一下,不是这些恩情我咋还得完?”
    “何况就他这两年的表现来看,也许是他支持咱们呢,你们想,自从他变好后,做啥事失败过嘛,都是越做越好,咱们家算是搭上他跟着赚钱呢,他这次肯定是遇到什么困难了,不然就他那脾气才不会这么急的跟你们开这个口。”
    黄理强一听,也是这个道理。
    挂断电话后和四姑姑商量了好一阵,最后决定干起来,用闺女这几十万陪唐建军疯一把。
    妈的,他上百万都投进去了,自己这点钱哪怕亏也只当闺女还人情了。
    就这样,姑父通过自己的关系,四姑姑没过多久就在双鱼码头那边申请到一块地皮,手续啥的几天就办了下来。
    按照唐建军的建议,给两个老师傅一人15%的股份,当副厂长,拿工资,老哥俩啥话没说,工地动工当天就背着铺盖卷儿住在临时窝棚里,从头开始指导厂房建设。
    加班加点的干,玻璃厂一个多月时间就建好了。
    唐建军设计的玻璃瓶也生产了一批,效果比想象中的好。
    而天化印刷厂二话没说的就接下了唐建军的商标贴纸印刷订单。
    就这样,厂子一切都准备妥当,就等到日子开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