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5 机会
作者:飞翔的羊   大明新福王最新章节     
    知道丰臣秀吉已经派出江户的水军过来,计算日子应该到了他们自己之前的活动区域,施悌有些觉得错失了。

    可之前在海上飘荡也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情报不必后悔,这时第一个要做的乃是如何补救。为此又召集了军官会议,听了这个消息有人认为这可能也没什么关系。

    为什么如此说因为他们过来时担心过早惊动这里,出那区域时对这里如蟹钳地形东边的港口并未扫荡。可进入海湾左右两岸都是扫荡过来的,如此右边的人可能会驾船去对岸求助也不一定。

    而且东边的扫荡还未完成,只要将一些人逼迫到需要驾船逃走,他们在这里的消息肯定会传到对方那里的,问题就是一方面继续东边扫荡并将一些人逼逃,另外就是要留多几天才好。

    这个判断获得了大家认可,接下来就是怎么迎战的问题。对此众人也各出主意,对此分成几种意见,有觉得不妨边休息边等就是,也有人认为不妨去海湾口找一个隐蔽处再如此做。

    上述建议的理由乃是在这里等日军只怕苗头不对会逃,而逃出湾口就不大好追了。这个意见让众人都觉得考虑更周全,于是决定明水军与陆战队继续执行此时正在干的任务,甚至是不妨地皮刮彻底一些。

    不过有一些改变就是原来准备明天打包就走,所以对一定会出现的日军援兵并不曾多作安排。此时不可能再如此了,所以陆战队会在出现日军援兵方向设立几个阻击阵地。如此才能安心搬东西,不然嬴了水战难道再费力去赶走日军搬运那些粮草之类。

    如此安排大家没什么意见,而且几个阻击阵地大可以让那些俘虏去干。反正这时还在上午,预计最早的援兵也会在傍晚出现外也不可能单独敢进攻的。

    这样的判断很简单,距离这里最近的地方最多凑出三千人马,一个三千人守的城市都攻下来了这三千人怎敢独自上前,那成了送人头。

    因为守城三千人怎么菜也可以抵五六千兵,人家可以如此短时间吃掉说明并非恶仗。还有城都陷落早救一日有什么意思,肯定会与其他援兵到了一起行动。

    最可能会与水战同时进行,到那时虽说可以退上船不理陆地上的日军。可是常洵对日军也是有所区别的,如九州有的军队就不妨乘机削弱一些才好在今后干事。

    这方面常洵给施悌等几个主要将领透风过的,当然拉拢对象也要他们自己愿意才行。而要他们自己愿意只有常洵的亲王名头肯定不够,所以他吩咐他们关键不在于他的名单而是显示出实力。

    所以到那时不在名单上的人闹腾正好杀鸡吓猴,如在名单上的人不识相也会教他怎样做人。如果有人主动示好不在名单也可以考虑,因为下一步计划会在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族造反时才展开。

    因此陆战队下午就开始修建防御工事了,但准备堵门的四条护卫舰加四条桨帆船傍晚才离开。之所以此时离开乃是那些贵重物资一部分要装上护卫舰,还有这时离开才好可以乘夜色躲在湾口某个港口。

    这时那些港口实际上已经没什么人了,但是白天过去不可保证没什么人见到。毕竟帆船帆船那帆才是最明显又大又高的目标,而岸上的的人太小,二者之间只有人在远处见到船而不是反之。

    就这样第三天夜晚只剩下明水军、一条三体船、数十条缴获的二十吨以上的船只。第四天陆战队防御工事前面出现了第一支日军,当然说他们此时到的也不尽然,这三千人果然昨天傍晚前到的。

    不过先到的探马只是露个头,望见城已经失守退回后对方果然在三里之外安营扎寨,对正在构筑的工事连试探进攻也不曾。

    事实上第四天他们离开营寨来到还在构筑的工事前仍然未发动攻击,为什么的原因还是忌惮可以轻易打败三千士兵守卫城市的明军。

    他们的头肯定知道日军侵朝已经陷于绝境,虽未与明军发生多少血战日军处于下风肯定不用说。此时此地也一样,目前看来明军大部分在忙碌向船上搬东西,在他们面前只有一百多士兵,构筑工事主要是本地人。

    可这样也证明对方有恃无恐啊!他们可不愿意贸然进攻,此时陈阵于此乃是一探虚实,还有如果其他援兵过来了一起进攻肯定也会参与。

    因此第四天二支军队对峙了大半天最后未放一枪就结束了,可说是对峙也不大准确,因为日军方面列阵站了大半天,布置在此的一百多陆战队士兵大部分各忙各的,轮流休息、吃饭,并没有将眼前三千多人放心上。

    这让日军头领十分生气,有一些武士还跳脚哇哇乱叫。可这样的架势太诡谲让日军头领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还是忍气吞声不敢贸然行动。

    第五天依然如此,为什么如此乃是从小仓赶来的毛利家族仍然不肯马上进攻,虽说这时加第四天赶到的一千多人,日军已经超过了七千人他们还是不大愿意攻击。

    这个原因在于对方迟早会走的,如果正在攻城还好协同作战,此时进攻对方顶不住大不了上船走了而已,确实是此时进攻既不急也没什么好处,对方已经将要搬的差不多搬空了,还不如对付猛兽一样让之吃饱了走吧!

    还有陆战队摆下的阵营也让他们看不来,因为陆战队的防御工事为双层错差一尺土墙,加阵前五十米都是斜向前方的成排木刺。

    那乃是拒马却矮一些密一些而已只能阻碍步兵进攻速度而已不算什么,可是这与士兵躲土墙后放火铳还可以理解的,为什么又在二百米处挖了深沟还插了木刺如敞开的陷阱?

    这样布置在六七十米处不用说肯定有好处,放二百米处干什么?这距离也就是填平时费一点工夫而已。更关键在于也不必他们自己填,因为中间还留下一条三四人并行的小路。

    有这样的小路日军大可以过去,当然冲过去的士兵多一些要逃回来有些麻烦,可能有些士兵会挤下沟的。可是对方只有不足二百人防守,他们自己每一处都有一千以上人,怎可能被对方杀到抢着逃跑二百米还收不住脚?

    这样诡谲的布置让他们也多少忌惮三分,当然主要是进攻的好处不大也不愿去试这布置是否故弄玄虚了。可第六天等了几天的日军如吃了兴奋剂,为什么很简单又有一支日军快到了外,他们发现自己的水军也出现了。

    这一点比较好辨认,因为帆高大又各有特色不大可能认错。到这时三支日军相约共同进攻了,因为在这里一望可知日军水军占优势,如此一来本来对方步兵劣势不可能有水军来补,也无法乘逃船走了。

    落井下石是成语,墙倒众人推是俗语,还有一句江南老古话叫踏沉船头。反正这三语都道明了三支日军此时心态。

    因为此前攻击可能得不偿失也没什么必要,另一方面这里打虎不成还不好说会不会引对方去攻打自己,毕竟人家上船走了他们怎么办?只能赶快回家去守吧。

    打虎不死会遗祸无穷的,那也是他们见到岛津家族已经完蛋不愿再攻击的原因之一。可那个顾虑现在肯定不存在了,水面上肯定自己人占优势,陆地上他们此时只见到二千多一点明军。这局面即便是陆战一时无法攻下镇守府那城墙,对方无援兵粮食还都搬船上去了能守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