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换个人和我谈吧
作者:泡沫里的咸鱼   回档之1995最新章节     
    商都市中心区,成江路29号的博艺出版社总部。

    眼看谭丰振又一次走出自己的办公室,来到门口查看走廊动静,即使大家也都在期待着某人到来,美编赵月潇还是忍不住调侃道:“老谭,又不是娶新媳妇进门,你不用这么眼巴巴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吧?”

    谭丰振见大家都笑着看过来,抻了抻今天刚换上的新衬衫下摆,也带着笑:“小赵,你都说他能成为咱们《青旭》的‘金庸’了,关系到大家饭碗,今天这事,可比那娶新媳妇还重要。”

    主编这么说,众人虽然都笑着,却也没有反驳。

    纷纷想到最近。

    月初时杂志印刷量被强行砍到5000本,大家都以为要完蛋了,谁曾想,只是一篇大受欢迎的小说,就给杂志带来了两次加印。

    没错,两次。

    第一次加印3000本之后,随着各地不断有经销商继续下单,上周五,《青旭》又向印刷厂追加了2000本订单,重新将杂志的月销量推到了1万本级别。

    虽说月初的杂志热销期已经过去,后续再次追加的可能性不大,但销量重回1万,相当的一个安全线,大家因此都不用再担心失业的问题。

    更何况,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按照方薇从河元回来后的转述,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了某个‘青春文学’计划,也都感觉很有前景。

    若是今天的事情能成,或许很快,《青旭》也能挪一挪办公室,不用再被撂在大楼北边的这片阴暗角落里。

    这一切的关键,就是‘参商’。

    某个真名叫苏杭的16岁少年。

    大家正说笑着,走廊有人声传来,还站在门口的谭丰振听出是方薇的声音,立刻朝众人打了个手势。

    还有些踟蹰。

    自己是该回办公室呢,还是就等在这里?

    不等谭丰振做出选择,三个人已经来到编辑部门口。

    “到了,这里就是我们的办公室,”方薇朝一旁的父子二人介绍一句,转头才发现自家主编站在门口,短暂诧异,便笑着让向一旁:“苏叔叔,还有苏杭,这是我们主编,就不用我再介绍了。”

    没能退回,谭丰振也不再纠结,把父子二人迎进门,先与苏全民握手:“老苏,麻烦你了,还要带着孩子跑一趟。”

    苏全民伸出双手与谭丰振握了下:“应该的,不麻烦。”

    寒暄几句,谭丰振又转向苏杭,本打算抬手拍一拍少年肩膀以示亲近,见对方很自然地伸手过来,便也握住:“苏杭啊,最近大家看了你的其他文章,都盼着你呢。”

    苏杭扫了眼办公室诸人,微笑道:“谭老师,这可不敢当。”

    “呵,来,我先给你介绍一下。”谭丰振也不急着谈事情,先转向门口一桌:“这是李同,别看年轻,老资格编辑了,在我们《青旭》已经工作九年。”

    “李老师,你好。”

    “你好,”李同与少年握了下,又道:“别喊老师,喊李哥就行。”

    “好啊,李哥。”

    谭丰振指向下一个:“这是张琳,负责我们的‘诗情园圃’栏目。”

    “你好,张姐。”

    张琳与少年握了下,一边打量,一边笑道:“你好,参商,我很喜欢你那篇《梦里的麦田》,非常诗意,以后如果写诗的话,可以直接给我。”

    苏杭点头:“好啊。”

    显然挺文青的张琳没有放过他的意思,又问道:“我一直好奇呢,你的笔名,参商,是什么意思?”

    这问题出口,大家都多了几分注意。

    苏杭道:“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听着挺伤感的,“张琳稍稍品味,追问:“可为什么是这句呢?”

    “秘密。”

    张琳怔了下,没有失望,反而更多几分兴致,笑着道:“好啊,那我就不问了。”

    转眼介绍一圈。

    来到美编赵月潇的位置,谭丰振介绍过,两人握手招呼。

    “你好,赵姐。”

    “呵,要叫姨了呢,不过,姐姐也行。”

    说着话,一边相互打量。

    苏杭是一种浅浅的男人对女人的打量。

    因为这位三十多岁肌肤很白的女子很漂亮,很风韵,衣品也明显比周围其他人要好,身上还有好闻的香味传来。

    赵月潇却是探究。

    刚刚进门,赵月潇就注意到了谭丰振想要拍肩却迎来少年主动握手的小细节。

    明显的对比:

    谭丰振想要表现出一种长辈式的亲近。

    少年的应对,却是追求一个平等姿态。

    再到随后这一圈的游刃有余,赵月潇就觉得吧,今天要谈的事情,只怕,老谭这种多少还有些书生气的人,掌控不了。

    不过,这也不是自己该操心的。

    不在其位。

    这么聊了几句,赵月潇看着自家主编引着父子俩走向里间办公室,等方薇送了茶水进去,又关上了门。

    实在好奇,见大家都伸着脑袋,赵月潇可不想那样,干脆起身,来到了自家主编门口,抱着肩膀,光明正大地偷听。

    见赵姐如此,年轻些的秦四围、张琳和方薇几个也一起凑了过来。

    谭丰振的办公室内。

    三人落座,再次看了眼对面的少年,谭丰振才想起之前与社长商议过的一些事情。

    要压着少年签下长约。

    至少合作五年。

    要把版税压得低低的。

    第一本书最好买断,价格不要超过3万。

    要保证独家。

    今后,可不能再让他乱投稿子。

    要保证产量。

    接下来,每年少说也要写出20万字。

    对了。

    既然想当‘青春文学’第一人,还要无条件配合博艺后续的各种宣传计划,随叫随到。

    最后,所有这些,都要明确立下字据。

    不能反悔!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