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联姻
作者:飞花逐叶   红楼襄王最新章节     
    两天之后,东宫。
    朱景源坐在主位上,在他眼前站着的是徐新安,只是他们两个脸色都不好看。
    对于朱景渊执掌市舶司,东宫一系原本非常担忧,得知林如海将出任监察御史,他们这些人都松了口气。
    林如海和贾家的关系,让他们笃定其可以被拉拢,帮助太子限制睿王的能力。
    于是在第二天,朱景源便授意老丈人贾政去林家拜访,然而林如海却抱病推脱不见。
    对此东宫并未怀疑,毕竟林如海身体本来就弱。
    所以昨天,朱景源派了东宫学士陪着贾政,带了名医良药前去探望林如海。
    然而这一次,林如海也只是让贾政几人进了府,只派了管家前来招呼并答谢。
    林如海的这般操作自然非常失礼,显得非常不给东宫面子,即使是朱景源也心生不满。
    但他终究是个厚道人,所以今日又派了徐新安前去拜访。
    徐新安为左春坊大学士,这等身份自是非常不一般,他去了林府倒是见了林如海,然而两人对话却是鸡同鸭讲。
    开始徐新安旁敲侧击,林如海却根本不接招,随后徐新安只能明示意图,逼迫林如海表明态度。
    然而林如海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净说些冠冕堂皇的话,这让徐新安是怒不可遏。
    他哪里会知道,在他之前白守中已去过,威逼利诱之下林如海已被降服。
    两日前白守中秘会林如海,最开始谁能要求他配合朱景渊,在林如海的坚持下才允许其中立。
    所以林如海对太子并无愧疚,毕竟他已经据理力争过,没有被白守中胁迫而倒向睿王。
    听徐新安讲完,朱景源脸色虽然难看,但还是说道:“先生,莫非是陛下有严旨,以致林御史不敢亲近于我?”
    徐新安摇头道:“殿下,我们请他监督市舶司,此事本就和陛下旨意相合,他又何必拒人以千里之外!”
    “那林御史究竟是何用意?”
    徐新安答道:“臣以为要细查,怕只怕睿王府那边,已先一步出手了!”
    这是他的推断,但也符合事情真相。
    最高层的斗争,利益关系非常简单,猜到这些本就不是难事。
    “殿下,臣会派人去查!”徐新安答道。
    “要抓紧……再过几日他们就要动身了,务必在此之前办妥此事!”
    “臣明白!”
    按照皇帝的谕旨,朱景渊是在月底要离京,而林如海则是在二月中旬动手,只因其要把当下的差事交割。
    眼下已是正月二十八,林如海最多半个月就要走,留给东宫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要查林如海为何态度暧昧,徐新安使的办法非常简单,他派人去找了林府一名管事,打听林如海近几日见了谁。
    这些天林如海闭门谢客,他见过的人不算多,所以白守中很容易被问出。
    当然,连同白守中一起被问出的还有七人,只是在查了所有人的底细后,这七个人很容易被排除。
    所以在第二天,徐新安向朱景源禀告了情况。
    还是那间书房,徐新安神色阴沉道:“殿下……果真是睿王府出手,或许林如海已被其收买!”
    这一结果让朱景源很难受,但他也不得不接受这一结论。
    “林如海当真不智,所谓疏不间亲,他帮老六……便是找死!”
    眼见朱景源情感迸发,徐新安及时提醒道:“殿下,眼下不是考虑这些的事,要么把他拉过来,要么换咱们的人去!”
    其实来见朱景源之前,徐新安已先跟学士们商议过,这是众人公议后得出的计策。
    至于如何操作,这些人已是老玩家了,能用的手段至少有三五种,只需需要太子首(担)肯(责)才好实施。
    “毕竟是姻亲,若真让老六得了实,林家只怕很难好过,我以为……还是可以拉拢他!”
    太子其实不蠢,他和老六一样知道,搞臭林如海太过低端,很容易引得皇帝不满。
    太子都明白的道理,徐新安当然也明白,所以他没有提出意见,而是立刻给出了建议。
    “据臣所知,林如海有一女儿,已近及笄之年,殿下何不为其寻一良配?”
    对黛玉这丫头朱景源有印象,毕竟此女是太子妃的表妹,此前也到东宫来过几次。
    “良配?何人可为良配?”朱景源问道。
    “林家与贾家本为通家之好,若是能亲上加亲就更好了!”
    听得这话,朱景源问道:“先生的意思是说……让林家与贾家结亲?以此来巩固关系?”
    “正是!”
    皱眉思索之后,朱景源说道:“贾家这边,似乎并无合适男丁!”
    其实在朱景源看来,贾宝玉倒是极合适的人选,只可惜这小子已不是贾家人。
    徐新安答道:“据臣所知,现宁国府当家人,二等男贾蓉还未婚配,年纪比林家姑娘大不了几岁,可为良配!”
    微微点头后,朱景源当即摇头:“不妥不妥……贾蓉是林家姑娘的侄子辈,岂能不顾伦常胡乱婚配!”
    徐新安非常淡定答道:“殿下明鉴,贾家自其先祖贾源贾演分家,到如今已历五世!”
    换句话说,贾蓉和黛玉这边已出了五服,不受礼法伦常的约束,可以正常婚配。
    被徐新安这么一提醒,朱景源也无话可说了,但此事他总觉得有些不妥。
    “这件事……”
    “若殿下还觉不妥,臣等还有一合适人选!”
    “谁?”
    徐新安答道:“工部员外郎贾政之子贾环!”
    贾环现在是贾政唯一“合法”的儿子,如今他在荣国府内地位陡升,只是其不得贾母喜爱。
    “我记得……那贾环比林家姑娘要小!”朱景源有些不确定,他也只是听元春无意中提过。
    “回禀殿下,贾环今年已满十三,比林家姑娘小了两岁!”
    介绍完后,徐新安话锋一转,答道:“然林家姑娘还要侍奉公主,待公主大婚之后方可出宫,那时贾环亦已成年!”
    “嗯!”
    得到朱景源的赞同,徐新安接着说道:“结亲之事可以搁置,贾林两家只要定下婚约即可!”
    定下婚约,就等于是结亲了,那么林家将被牢牢和东宫绑在一起。
    朱景源面带疑虑道:“此乃林家家事,我们如此安排,只怕人家未必愿意!”
    太子说的是实话,林如海若不同意婚事,东宫以势压人传出去也不好听。
    然而这些问题,徐新安等人都考虑到了,便听他答道:“那贾环乃是太子妃的兄弟,此等身份绝不算是折辱!”
    “可文武终究不同流,如此安排……”
    “殿下,若能请太子妃向皇后娘娘进言,恳请皇后娘娘给林家姑娘赐婚,朝野上下也就无话可说了!”
    如果皇后赐婚,那情况就不一样了,等于是对林家的恩典,他们不愿意也得愿意。
    至于皇后会不会赐婚,徐新安觉得问题不大,因为他明白皇后有多支持太子。
    其实徐新安本人,也很排斥这门婚事,觉得不合文武分流的规矩,可眼下哪还顾得了这些。
    睿王掌管市舶司替皇帝捞银子,肯定得拿不归顺自己江南士大夫开刀,而这些人是太子最重要的基本盘。
    如果护不住这些人,天下谁还会支持太子?徐新安等学士已别无选择。
    “嗯!”朱景源又应了一声。
    高书言在时他是如此,如今徐新安在他也是如此,他确实是“垂拱而治”的典范,又岂能不得到士大夫的普遍支持。
    徐新安接着说道:“只是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得先让贾家向林家求亲,殿下再顺水推舟替其求下恩典……”
    “届时睿王已经离京,此事便不会有太大风波!”
    “此言有理!”
    朱景源很庆幸,自己下面有这些睿智的学士,否则他都不知如何自处。
    但朱景源没料到三样事,一是贾环人品如何,二是林如海有多爱自己女儿,三是亲弟弟已将黛玉视为禁胬。
    “若殿下允准,臣下去就安排!”
    点了点头,朱景源嘱咐道:“此事得劳烦你了!”
    “为殿下分忧,臣义不容辞!”
    东宫这边议定策略,当天下午徐新安就找到了贾政,向其讲解了太子的意图。
    而在贾政回府之后,太子妃元春也送来了一封信,里面的意思和徐新安的话完全一致。
    烛光之下,贾政看完了信,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
    在他身侧,赵姨娘替他捏着肩,忍不住问道:“老爷,何事如此忧心?”
    放下信函,贾政目光看向了赵氏,凝视其几息后说道:“是好事,也是坏事!”
    揽住贾政脖颈,赵姨娘趴在其肩上,极为亲昵问道:“是何好事?也说给妾身听听,您可不能一人独享!”
    联姻这件事,乃是太子力推,为了大局贾政知道必须执行,而且必须要想办法做好,所以这件事没有隐瞒的必要。
    “太子妃说,如今环儿长大了,该给他说一门亲事!”
    想到太子妃竟关心起自己儿子,赵姨娘高兴得差点儿没跳起来,甚至于一激动把贾政都抓疼了。
    “老爷,太子妃娘娘……打算给环儿说哪家姑娘?”这是赵姨娘眼下最关心的问题。
    叹了口气,贾政答道:“就是黛玉那丫头!”
    此时贾政心里十分惋惜,他是在替贾宝玉感到可惜。
    若这小子不犯蠢,被用来联姻的人就是他,如此他也可得偿所愿了。
    没错,贾政知道宝玉的情意属谁,所以他才会感到可惜。
    相比于自己看重的宝玉,贾环确实不太成器,所以贾政不怎么喜欢他。
    “黛玉啊……这可真是……”
    想到那个如谪仙一般的姑娘,赵姨娘竟觉得不真实,难得让她觉得自己儿子不配。
    可不配又如何?如今太子妃既已发了话,即便是天上的仙女,也得给自己儿子生儿育女。
    边听赵姨娘由衷夸赞道:“太子妃圣明!”
    这话一出,又引得贾政长叹一声,然后他就没了多说的想法。
    “老爷,你刚才说还有坏事,却不知又是何事?”
    鲜花插牛粪上,可不就是坏事么……看着赵姨娘的笑脸,贾政如是想到。
    正当他准备敷衍两句,有婢女进屋禀告道:“老爷……太太请您去一趟,说是有要事相商!”
    贾政不用想也知道,定是王氏知道太子妃来信,想要亲自看一看信。
    “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王夫人毕竟是贾环嫡母,要完成联姻还需她的助力,所以贾政得过去跟她商量。
    若是以往,贾政要走赵姨娘肯定要留,今日她却没了这等心思,因为她已迫切想把这好消息带给儿子。
    待贾政离开后,赵姨娘来到了隔壁屋子,此时贾环正在跟丫头嬉戏。
    如今他地位上升,待遇方面自然跟着上涨,伺候他的丫头也有七八个,能留在他屋内的都是美人坯子。
    见是亲娘进来,贾环立马恢复了正经,并把丫头们赶出了房间去。
    他如今也十三了,个头儿已经长了起来,如今比赵姨娘还高半个头。
    “娘!”
    没错,贾环喊的是“娘”,而不是“姨娘”,这显然是赵姨娘教的。
    探春成日在王夫人跟前侍奉,在赵姨娘看来已失去了女儿,所以断然不愿再失去儿子。
    “环儿,你小子有福气……有天大的好事,就要落你头上了!”
    掏了掏鼻孔,贾环问道:“什么好事?”
    靠近贾环,赵姨娘拿着手帕,一边给儿子擦脸上沾染的脂粉,一边说道:“仙女要嫁给你,这算不算好事?”
    “仙女在天上,如何能嫁给我?娘你别说笑了!”
    “林家姑娘算不算仙女?”
    “哪个林家姑娘?”
    “你这小子,还能有哪个林家姑娘?”
    见自家儿子还不开窍,赵姨娘遂笑道:“就是宝玉心心念念的那位林姑娘!”
    “林姐姐?她要嫁给我?”贾环满是震惊。
    “正是!”
    甩了甩脑袋,贾环说道:“娘……你别说笑了,林姐姐岂会嫁给我!”
    “我骗伱作甚,这是太子妃娘娘……”
    赵姨娘讲明了缘由,这才让贾环真的相信,自己癞蛤蟆果真要吃天鹅肉。
    “这……这……”
    贾环震惊之际,另一头贾政居所内,王夫人已看完了信件。
    虽然这是太子妃的安排,但王夫人看了依旧很不满。
    虽然此前她看不上黛玉,但也承认这丫头钟灵毓秀,嫁给贾环简直是暴殄天物。
    “真要让环儿迎娶黛玉?”
    贾政答道:“这是太子和娘娘的意思,你我岂能不遵命而行!”
    在他与王夫人商议时,偏厅内正抄佛经的探春,此时心里则是五味杂陈。
    从个人利益出发,黛玉嫁给贾环对她来说是好事,但从情感上来说她不赞成这亲事。
    然而婚姻大事,皆由父母做主,探春自知没有插手的资格,所以也只能在心里叹气。
    可她转念一想,却发现自己也可以做一点点事,比如让贾环稍微变好一些。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