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学生和领奖(求月票)
作者:海螺的曹阿蛮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最新章节     
    北大数学系办公室内,陈国华写最后一个字符,长舒了一口气,道:
    “可算是把你给解决了。”
    顿了顿,他这才抬起头来,准备跟埃尔德什说几句。
    结果,大家全都吃惊地看着他。
    至于埃尔德什,此时的他正盯着陈国华面前的稿纸怔怔出神。
    只是他的逻辑思维跟不上陈国华脑子转动的速度,所以现在还在想着后者写出来的证明过程。
    原因也很简单,陈国华写出来的证明,只是浓缩到了几张稿纸上面。
    如果展开来写的话,那么最少是两三百页纸才可以写出来。
    很多证明过程都简化掉了,没有写出来,只因为陈国华自己在大脑里已经运算过了。
    “你证明了黎曼假设?”
    段学复深吸一口气,惊讶而紧张地询问道。
    听到此话的姜伯驹、陈恕行等人,全都目瞪口呆了起来。
    好家伙,他们只是在隔壁解答五道题的功夫,也就是一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
    结果陈国华却直接对黎曼假设动手了,而且已经证明了?
    窝草,神啊!
    陈国华闻言,顿时知道他们误会了,便摇头说道:
    “哪有这个可能啊?”
    “这个就只是黎曼假设的一個小小的题目罢了,没什么难度。”
    “对了,段主任,他们做出来的答案呢?”
    众人闻言,不知道为什么,遗憾地泄气了一下,旋即又觉得很正常。
    如果黎曼假设真的有那么快被证明了,也不至于过了一百多年,都还挂着,没人能够证明得了。
    甚至,连阶段性的证明论文,都没有出来过。
    由此可见,黎曼假设这道顶级数学问题,到底有多么困难了。
    段学复把手里的答卷递给了陈国华,轻松地笑道:
    “我还以为你真的已经证明了呢,不过,就算只是阶段性的证明,那也十分厉害了”
    “我跟埃尔德什也讨论过这个问题,但他也没有什么办法,没想到你一来,就给解决了,真是厉害”
    后者一边笑着回应段学复,一边翻看起了答卷。
    姜伯驹他们五人顿时都紧张了起来。
    只因为他们当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解答完了所有题目,而是正确率也有待考究。
    翻看完答卷之后,陈国华笑了笑,就把答卷放一旁。
    对姜伯驹他们五人说道:
    “你们在数学上面都十分厉害,我看了你们的解题思路和验算过程,心里也知道你们的大概水平”
    “虽然你们都很优秀,但伱们也知道,我很忙,没时间带那么多学生,所以,我只能够留下两人”
    “所以陈恕行和白荣根留下,姜伯驹、厉建书和常金平,你们要不要考虑当他的学生?”
    陈国华直接宣布了结果,也提出了一个建议。
    讲真的,姜伯驹他们三人也不错,但陈国华真没那么多时间。
    不过呢,把他们介绍给埃尔德什,也是很不错的。
    后者的教学水平比他高多了,并且埃尔德什的时间也很多,还是一位工作狂。
    所以,如果姜伯驹他们愿意的话,当埃尔德什的学生,还是非常好的。
    他宣布结果之后,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对于白荣根和陈恕行两人来说,这差不多就是一步登天了。
    目前内地数学界的第一人,应该是非陈国华莫属。
    即便是华罗庚也差了很多。
    能够成为陈国华的学生,最起码在数学界来说,前途一片光明。
    姜伯驹、厉建书和常金平他们三人,此时的脸色有些沮丧。
    但看到陈国华的推荐,也不由眼前一亮。
    有陈国华推荐的话,那么埃尔德什说不定还真的会收他们当学生。
    便是在这个时候,埃尔德什突然激动地跳了起来。
    “陈,你太厉害了,上帝啊,简直不敢想象,你居然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会儿的埃尔德什,面色潮红了起来。
    很明显,他现在才反应过来,而他之前可是推导了这个题目一两个月了。
    并且刚才也一直看着陈国华在推导证明过程,结果却是思维也跟不上。
    办公室内的众人,一阵错愕,旋即都惊呼了起来。
    特别是瓦尼奥可,直接趁着这个机会,一把抱住了陈国华。
    “陈,你真不愧是本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你太厉害了”
    陈国华尴尬不已,赶紧松开了对方的拥抱。
    但瓦尼奥可的力气还不小,十分用力,导致陈国华花了好一会儿的时间才挣脱开来。
    后者必须得承认,就算是冬季衣服穿得多,但瓦尼奥可的身材确实很赞。
    可是陈国华已经结婚了,可没有其他想法。
    段学复、徐献瑜、卡拉比等人一脸姨母笑地看着陈国华和面色通红的瓦尼奥可两人。
    还好,大家并没有打趣他们两人。
    众人惊讶于陈国华的脑子,埃尔德什却当场拉着陈国华,就要把更详细的论文给写出来。
    不过陈国华阻止了对方,给对方介绍了姜伯驹他们三人,希望埃尔德什能够收下他们三人当学生。
    “陈,你为什么不要?”
    “喏,我已经选了他们两人。”陈国华指了指白荣根和陈恕行两人,接着说道:
    “如果不是我没有足够多的时间,那么他们三人我是不会让给你的.”
    埃尔德什可是不傻,立马就猜到了什么。
    不过他并没有拒绝,事实上他也十分看好姜伯驹他们三人,毕竟包括陈恕行和白荣根在内的五人,他非常清楚他们五人的数学能力。
    至少比陈国华还要清楚。
    于是,埃尔德什收了姜伯驹他们三人作为自己的硕士研究生。
    对姜伯驹他们三人来说,也算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定下学生这事儿之后,埃尔德什便拉着陈国华,先把论文给写出来了。
    后者则表示,他回去之后会整理一下的,现在的话,还是算了。
    言下之意,他不想用手写,只能用打字机。
    尽管现在已经研发出来了集成式计算机,但由于还没有开始研发打印机、复印机这些办公用品,所以陈国华也只能继续使用打字机了。
    他今天来北大就只是想看看姜伯驹他们五个学生,至于跟埃尔德什的交流,真的就只是顺便的。
    中午饭是在北大食堂这边吃的,陈国华没来得及走,就被段学复他们拉着去庆祝了。
    “老师,我们接下来是怎么安排呀?”
    饭都快吃完了,结果陈国华愣是什么都没说,陈恕行鼓起勇气问道。
    “你们就待在北大做数学研究,有什么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自己解决,解决不了,再来找我。”
    顿了顿,陈国华继续说道:
    “过几天,我会让人给你们送来军装,到时候你们换上军装,跟着章济川、薛晋权他们一起过来就对了”
    多余的话,陈国华就没有说了。
    现在是在食堂,人多嘴杂,不方便说。
    “好的,老师,我们知道了。”
    白荣根和陈恕行两人顿时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对于这样的安排,他们也很满意,只要陈国华还要他们,那就没问题。
    饭后,陈国华回到了振华研究所,刚进门就被马明伟告知,领导过来找他了。
    办公室里面,邱宗岳见他进来了,当即便欣喜地站起来说道:
    “国华,你回来了,太好了,你知道现在外面是什么情况吗?”
    笑呵呵地坐下来的陈国华,看着激动不已的领导,淡淡地说道:
    “领导,我知道您可能很激动,但我觉得您没有必要那么激动.”
    “现在外面不是冬日暖阳吗?能有什么情况?”
    邱宗岳直接愣住了,“你还真是坐得住啊,难道你不想知道我来找你是因为什么事儿吗?”
    “那么领导您说吧,我洗耳恭听。”
    说是洗耳恭听,可实际上,陈国华的表情跟刚才并没有什么两样。
    见他还是这副样子,邱宗岳也没有继续卖关子,直接把好消息给说了出来。
    从华润公司公布降价消息开始,到收入两亿美刀,前后也就是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短时间之内,收入如此之高,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过的。
    毕竟陈国华之前提供建议的时候,包括伍领导和邱宗岳两人在内,所有人都不觉得这个降价策略能有什么收获。
    因为大家都十分清楚,外国那些资本家们都不是傻子,相反,他们很聪明狡猾。
    按照陈国华提出来的降价策略,不管是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还是仙童半导体,他们这些企业都应该联合起来,直接拿下一个五十万枚起售、一枚一百元美金的这个大订单。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ibm公司会第一个派人拿下了这个超级大订单。
    作为单笔五千万美刀的交易,ibm公司这一次可谓是大出血。
    很多军火交易,估计都没有这一单的利润来得高昂。
    可随后没多久,ibm公司就公开了泛美航空公司的大订单,大家这才知道,最后是谁买了单。
    只能说,泛美航空公司可能没亏钱,但赚没赚钱,现在还不知道。
    ibm公司应该是赚了不少,毕竟他们公司的计算机技术,还是很强大的。
    作为半导体产业链的上游企业,华润公司这边肯定是血赚啊。
    五十万枚晶体管,看似很多,可实际上,这可是五十微米晶体管啊,它能有多大?
    但,由于大家都不知道生产成本,所以并不知道华润公司的具体利润为多少。
    外界能够确定一点,那就是华润公司肯定不会做亏本买卖就是了。
    “真的卖掉了两亿美金?”
    陈国华听完之后,顿时吃惊不已。
    邱宗岳却是得意地挑眉,“我还以为你不会惊讶呢,哈哈,没想到你也会坐不住”
    笑了一会儿,邱宗岳当即便把资料给到陈国华。
    “领导让我来问问你,看看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是继续降价还是静观其变?”
    后者拿着资料扫了一遍,沉吟半晌,道:
    “从采购订单来看,这一次的买家多了几家陌生企业,比如这个克雷公司,应该是刚成立没多久的吧?”
    “这说明我之前的推测是正确的,计算机行业十分暴利,所以ibm公司也挡不住这些饿狼加入进来抢食”
    “尽管计算机是高新科技,技术门槛很高,但对于北美那个地方来说,只要有钱,就可以挥动挖人的大锄头”
    “眼下我们已经大赚了一笔资金,降价与否,对整体局势不会有多大的改变.”
    “何况,现在降价,无异于得罪ibm他们这些公司,没哪个必要,还是静观其变吧”
    听到他的话,邱宗岳忍不住咋舌。
    跟陈国华共事也快一年时间了,越是接触,邱宗岳便越是震惊于前者的大脑。
    对人心的把控,已经到了一个极为恐怖的境地。
    一个小小的五十微米晶体管产品,却先后两次把ibm公司等企业玩弄于股掌之间。
    细思极恐!
    还好,陈国华不是敌人,而是自己人。
    以前,陈国华就说过,所有的产品都可以成为武器,这一点并非没有可能啊。
    假设现在北美那边想要搞事儿,陈国华直接建议取消对北美那边的晶体管供应,那么整个北美计算机产业链,绝对会哀嚎一片。
    未来,如果出口到北美的高精尖产品越多,在这个时候,突然来这么一招,想想还是挺刺激的,也很十分解气。
    如果陈国华知道邱宗岳此时的想法,肯定会嗤之以鼻。
    真把人家北美那么当成傻子,只怕自己先被愚弄了。
    以前伟人就说过一句话,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可以有自信,但不能够盲目自信。
    目前的晶体管能够在西方那边畅销,只不过是打了一个时间差罢了。
    陈国华很确定,六零年过去之后,北美那边肯定能够拿出来五十微米晶体管了。
    只不过,他们能否量产,还是一个大问题。
    因为他们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华润公司肯定会降价。
    不需要降价多少,一枚五十美金,就足够让北美半导体产业哀嚎了。
    只因为成本问题!
    刚从实验室拿出来的产品,想要跟华润公司的同级别产品竞争,无疑是以卵击石。
    最为重要的是,华润公司很有可能已经研发出来了尺寸更小的晶体管。
    要知道,今年二月份之后,华润公司便突然毫无征兆地给一百微米晶体管降价了。
    换句话说,华润公司应该是在二月份左右,就已经研发出来了五十微米晶体管。
    从二月份,甚至更早的时间,便已经达到了五十微米这个级别,那么现在是十二月,到了明年的时间点,都已经超过一年了。
    意味着华润公司是有非常大的可能,拿出来了更小尺寸的产品。
    只是他们还没有放出来罢了。
    如果不是很难从内地获取情报资料,只怕ibm公司他们都不想研发晶体管了。
    在京城,不管是集成式计算机还是五微米晶体管,人民报等官媒,全都没有宣传。
    不仅没有宣传,就连振华研究所和107工厂等兄弟单位,全都下了次一等级别的保密要求。
    这可是除了最高保密要求之外的保密条例,作为军工企业,他们本身也是军人,当然十分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所以这些消息全都被封锁了,外界根本很难知道这件事。
    否则的话,之前赫鲁在看到华润公司降价之后,就不会那么幸灾乐祸了。
    “领导,所以我现在还需要写什么材料吗?”
    陈国华笑呵呵地看着邱宗岳,后者噎了一下,然后没好气地瞪了一眼:
    “你这个臭小子,就不知道让着我吗?我年龄都这么大了,尊老爱幼你懂不懂?”
    前者眨眨眼,笑眯眯地说道:
    “对对对,领导您说的没错,我也没有不尊重您啊,但您好像漏了后面这个‘爱幼’啊,我今年也才十九岁,也才刚成年.”
    一句话,顿时让邱宗岳没话说了。
    他发现,陈国华的脸皮是真的厚啊!
    关于材料这件事,就这么揭了过去。
    转过天,戴希璋再次来访,刚见面,他就朝陈国华恭喜了几句。
    戴希璋是从姜博康那边得知的消息,华润公司那边已经赚回来了两亿美金的外汇。
    卖的产品,赫然是振华研究所研制的五十微米晶体管。
    高科技产品的恐怖附加值,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内地的飞机,也能够出口到国外,那该有多好?
    “陈主任,人呢,我给您送过来了,要不您抽空瞧上几眼?”
    看着戴希璋略带恭敬的态度,陈国华微微愣神了片刻,然后才笑道:
    “戴教授,您这也太客气了,而且我好像还没答应您要成立航空发动机实验室吧?”
    对方也不尴尬,马上赔笑说道:
    “陈主任,现在谁不知道您是这个啊?”
    戴希璋竖起大拇指,接着说道:
    “我们九所的研究员,都对您崇拜得不行,您看看您,不仅在数学领域闻名全世界,可谓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陈国华闻言,赶紧拱手讨饶道:
    “可以了,可以了,戴教授,我去看,还不行吗?”
    对方是真的很能吹啊。
    既然人家都做到这样的份上了,他要是再推辞,那就是矫情了。
    航空发动机实验室肯定是要成立的,但具体如何操作,还是要等一等。
    戴希璋带过来了八位大学生,听介绍是今年七月份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
    换句话说,他们也仅仅只是在九所待了半年左右的时间。
    “我知道陈主任您很会教学生,振华研究所的很多研究员,都是您指导培训出来的,还有清北的那些学生.”
    “所以,他们这些人就交给陈主任您了.”
    听着旁边戴希璋的介绍,陈国华不时地点点头。
    但对于对方的吹捧,他还是苦笑连连地谦虚着。
    就搞不懂,对方不至于吧?
    大概是因为戴希璋真的很想发展内地航空工业吧,所以才会如此。
    也有可能是对陈国华充满了信心,毕竟陈国华在应用科研这条路上,是走得越来越远了。
    总共八位大学生,陈国华全都留了下来,但有个提前,参加考试。
    石佳怡、范志伦、沈智扬、邵福奇他们八人一听,顿时有些不乐意了。
    可旁边站着的戴希璋,却是笑呵呵地答应了下来。
    “陈主任,您尽管出题,他们的专业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
    陈国华点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考试就是考试,规矩就是规矩。
    如果不遵守规矩的话,那么他宁愿不要。
    戴希璋离开了,石佳怡他们八人留了下来。
    “老葛,你安排他们考试,主要抓一抓思想品德这方面的分数”
    吩咐葛守志这位后勤主管之后,陈国华就忙自己的事儿去了。
    最近振华研究所的事儿不多,实验室还在忙碌研究的更是不多。
    毕竟大家都在忙着给兄弟单位搞培训呢。
    比如之前的光刻机、离子注入设备等,还有最近刚出来没多久的五微米晶体管。
    对于五微米晶体管这个产品,对于现在的振华研究所,属实是鸡肋一样的存在。
    不过,对于误导西方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这东西绝对是最好的东西了。
    如果不是一微米晶体管技术实在是太难了,陈国华都想着继续造出来呢。
    “算了,到时候不卖产品,直接卖技术,想必北美那些富豪们,肯定很乐意花高价来买吧?”
    想了想,陈国华很快就有了决定。
    这件事很快就被他抛到脑后去了。
    坑杀北美半导体产业这件事,他责无旁贷。
    以前他们造过的孽,现在也该还回来了!
    八九年前的半岛战争,呵呵,必须血债血偿啊!
    时间又过去了两天,香饵胡同,振华研究所分部,数学建模培训班,正式成立。
    跟着一起过来参加培训的人员,不仅仅有郭永怀、于敏、秦元勋等蘑菇蛋项目的数学研究员,还有姚诗琼、顾小凤、陆子敬、赵菊生他们这些北大学生。
    更有陈恕行、白荣根、姜伯驹他们五人。
    是的,埃尔德什也把他那三个学生给派了过来,美其名曰,不能够落后太多。
    埃尔德什并不知道姜伯驹他们要学习什么,只知道是跟数学有关罢了。
    他对计算机并不感兴趣,正好,省得陈国华他们透露集成式计算机的消息了。
    “上课之前,我给大家定一条规矩,那就是关于我们这门课程的内容,仅限于这个教室,出去之后,谁都不能够说。”
    讲台上,陈国华面容严肃地说道:
    “这是目前最高级别的保密资料,你们能够被选过来,说明你们都是久经考验的战士.”
    “好了,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此次培训,陈国华是主讲培训师。
    尽管计算机还没制造出来,但没关系,先学习理论知识,那也是一样的。
    在香饵胡同这边上课,陈国华都有一种,回到了北大教室的感觉。
    眼前这一批人,都是数学领域或者计算机领域里的顶尖人才。
    由他们掌握更多的编程知识,只需要计算机到位,那么他们很快就可以学会如何进行数学建模了。
    只因为这些知识对于他们来说,相对简单。
    所以,对于上课的陈国华来说,也轻松不少。
    计算机是没有的,不过,键盘却是没有问题。
    先让他们熟悉一下键盘,问题不大。
    程序语言的框架、设计等等,他们都需要去了解。
    时间一天天过去,这一天,陈国华换了一套崭新的军装,还戴着帽子,准备前往大会堂那边。
    “国华哥,加油,把大奖带回来。”
    临出门前,于沫离还给他打气说道。
    昨天晚上,陈国华就简单说了一下,今天要去大会堂那边领奖。
    他证明庞加莱猜想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毕竟当初人民报、青年报等报纸可是报道过的。
    “嗯,放心吧。”
    陈国华温柔一笑,“今天周末,你们好好待家里,外面冷得很。”
    “好,那你快去快回。”
    坐上汽车,陈国华冲于沫离挥挥手,汽车很快就离开了。
    大会堂这个地方,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陈国华都是第一次来。
    去年就已经建成交付使用的大会堂,今年过来,陈国华一看,还是那么的新。
    邱宗岳已经在等着了,见到他过来,顿时笑道:
    “不错,今天很精神嘛,这才帅气嘛,走走走,先进去”
    “领导,今天要来很多人吗?我刚才还看到了段主任他们.”
    不等邱宗岳回答,华罗庚、吴文俊、陈景润他们这些数学研究所的人也已经出现在陈国华的视线里。
    这一次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肯定是非同一般。
    可以说是内地数学界的第一大奖,是最高荣誉,华罗庚他们当然会来出席。
    跟华罗庚他们简单客套几句,陈国华就走了进去。
    在里面,他还看到了中大的郑曾同、夏敬农他们这些数学教授,还有复旦、金大等学校的数学教授。
    他们都在恭维陈国华,笑容里充满了真挚和感慨。
    现在的内地并没有出现过很厉害的数学家,类似陈省身这样的人,原本应该是为祖国增光添彩,贡献自己的力量才对。
    只可惜,人家跑去北美那边教书育人去了。
    自己培养出来的好闺女,结果跟人跑了,唉!!!
    还有周炜良这人也是,并不在内地,而是在北美。
    所以说,内地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并不缺乏人才,但这些顶尖人才全都跑了。
    现如今好不容易出来了一个陈国华,那必须得好好庆贺一番啊。
    陈国华谦虚地笑着,为了拿奖,他就知道今天少不了有这样的场面。
    还好,郭永怀他们没来,要不然,陈国华都要叹气了。
    只是,当陈国华看到埃尔德什、尤金尼奥卡拉比、瓦尼奥可等人的时候,还是大吃一惊。
    没想到他们这些外籍数学家都来了,好家伙,这是要干嘛?
    难道真的要一直留在内地了么?
    算了,不管这些了。
    “陈,恭喜恭喜你。”
    埃尔德什笑得特别开心,只不过,他的恭喜就只是两句话,下一秒就转入到了新的数学问题上面了
    之前,陈国华在北大那边,证明了黎曼假设的第一个小问题,也就是no0.3474n。
    证明之后,陈国华也很快拿出来了论文,直接就在数学期刊国际版和中文版都发表了出来。
    对于埃尔德什来说,既然迈出去了第一步,那么后面的第二步、第三步,比如不会很远了。
    所以,只要有机会见着陈国华,他就少不了要讨论几句。
    听着对方的话,陈国华有些头疼。
    他今天只是来领奖的,不是来跟人讨论数学问题的啊。
    再说了,现场还是来了不少人,都想跟他聊几句呢。
    所以,埃尔德什只能幽怨地看着陈国华被人拉走了。
    伴随着人越来越多,整个大会堂这边,也来了大几百号人。
    尽管不是很多人,但也足够多了。
    要知道,来观礼的人,都是数学界的教授、博士这一群人。
    其他人来了也没用,他们并不太懂庞加莱猜想到底是怎样的一道题目,在数学界又是怎样的地位。
    所以,来的是数学界的人,才是最合适的。
    其实今天除了领奖之外,陈国华还需要作报告。
    对于作报告这件事,他也是轻车熟路了,毕竟之前可是在中大那边连着作了好几天的报告呢。
    很快,庄严肃穆的时刻来了。
    在领导发表了讲话之后,便到了领奖的时刻。
    能够站上这个领奖台,就已经是非常牛逼了。
    陈国华是第四位站上这个领奖台的人,并且今天就只有他一人领奖。
    逼格,直接拉满了。
    领奖之后,陈国华就开始作报告了。
    台下的邱宗岳,听得昏昏欲睡。
    尽管他之前就在中大的大礼堂,听过陈国华说的这些知识了。
    然而,现在再听一遍,他还是听不懂。
    特别是陈国华在黑板上面的板书,他根本听不明白。
    一个上午的时间,陈国华都是在作报告,说的他口干舌燥。
    能够听得懂的人,确实是不多。
    但对于段学复、徐献瑜等人来说,却是听懂了大半。
    特别是段学复,他前后已经研究了许久,尽管由于他上了年纪,加上去年夏天也才做过手术,可并不影响他的大脑。
    所以他第二次听的时候,就了解得更加深刻了。
    讲台下的姜伯驹、陈恕行、白荣根他们五人,也都听懂了一小半。
    只因为他们也仔细研读过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论文。
    事前做过功课,现在再来听讲的话,就会好很多。
    但他们还是只能够听懂一小半,很多地方还是不懂。
    至于说完全吃透,了解陈国华论文里面的那些数学工具,肯定还需要很多时间的。
    “这个陈教授,越来越厉害了.”
    台下,吴文俊感慨地说道。
    旁边的华罗庚点点头,道:
    “没错,如果不是为了照顾其他人,只怕我都追不上他的思维,听说前段时间他在推导黎曼假设的第一个小问题时,连埃尔德什都要过了十多分钟才反应过来.”
    大家都是顶级数学家,按理说,即便是有差距,但也不应该差距这么大才对。
    要知道,埃尔德什的年纪是大了很多,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直线下降。
    并且,埃尔德什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是八九个小时以上的。
    这样的一位工作狂,居然还跟不上陈国华的思维。
    可想而知,陈国华到底有多么恐怖了。
    在他们感慨万千的时候,讲台上的陈国华也终于讲完了。
    尽管不是很累,但一直讲课,嘴巴很干的。
    最重要的是,这儿是京城,而不是白云城,加上又是十二月,这个季节,气候有多么干燥,可想而知了。
    离开大会堂之后,埃尔德什便追了上来,拉着陈国华就要回北大。
    还好,这个时候邱宗岳过来给他解围了。
    “赵忠尧教授来找你了,他有点技术问题想要咨询你。”
    听到领导的话,陈国华有点惊讶。
    “不过,领导,今天可是我休息日啊,能不能等到明天再说啊?”
    “我明天给你放假行不行?”
    邱宗岳瞪眼,旋即放缓语气道:
    “听赵教授的语气,还蛮急的,国华你也知道,我们的蘑菇蛋项目,好不容易看到了曙光,你可不要在这个时候给掐灭掉了”
    陈国华很想翻白眼。
    既然这样,那就不要怪他明天休假了。
    答应下来之后,陈国华便直奔原子所二部,找到了赵忠尧教授。
    后者此时还围着一台半成品设备转悠,陈国华凑近前一看,这不是之前从莫斯科那边采购回来的回旋加速器吗?
    回旋加速器这玩意儿,就是人家外国的落后产品。
    “赵教授,不是说不研究回旋加速器了么?怎么还看得这么出神呢?”
    学着赵忠尧的动作,陈国华也蹲了下来,笑呵呵地说道。
    前者吓了一跳,看到是陈国华之后,当即也顾不上那么多,直接询问道:
    “陈主任你来了正好,来来来,你说,如果我们能够克服高频技术的限制,是不是就可以造出来一台可以加速离子达到任意高的能量?”
    “不是,赵教授,高频技术的限制,您又不是不知道,怎么可能突破得了?”
    对于赵忠尧的想法,陈国华直接吓了一跳,连忙说道:
    “这就是一条绝路,反正不是我们能够参与的.”
    “我们也不要说高频技术了,就是说这样的装置,您看看,那么大,而且也非常昂贵,我们现在拿到这个二手的玩意儿”
    “再说了,赵教授您可能还不知道吧,回旋加速器其实并不适用于加速轻离子如质子、氘核等进行蘑菇蛋的研究”
    回旋加速器是三十年代出来的产物,到现在也才三十年左右。
    但人家外国都已经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电子直线加速器上面了,谁还会研究回旋加速器啊?
    诸多原因的限制,让很多人都宁愿选择电子直线加速器,而不是回旋加速器。
    更何况,之前赵忠尧也来振华研究所协助研究过离子加速器,不可能不知道这两种装置的优缺点才对。
    真不知道对方为什么会再次选择研究回旋加速器呢?
    只见赵忠尧苦笑一声,道:
    “我也知道啊,可是电子直线加速器,更加困难.”
    陈国华默然,道:
    “赵教授,走吧,带我去看看你们这段时间的研究。”
    搞科研,果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都说要敬畏数学,敬畏科学,便是这个道理。
    很多时候,人在遇到绝境的时候,即便很不想放弃,但面前的困难,却是让人不得不选择退缩。
    赵忠尧之所以宁愿选择回旋加速器,肯定是因为他更加熟悉回旋加速器啊。
    毕竟从五十年代中期,莫斯科把这两台加速器出售之后,赵忠尧他就带队开始研究了。
    研究了四五年,肯定比他才研究几个月的离子加速器更加熟悉了。
    很快,陈国华就跟着赵忠尧来到了实验室里面。
    里面有不少研究员,看到他的到来,全都眼睛雪亮,跟大号电灯泡一样。
    很明显陈国华的到来,让他们的自信也强大了不少。
    在振华研究所待的那段时间,是他们这些研究员最开心的一段时间。
    因为陈国华就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人。
    从七月份,离子加速器的研制工作结束之后,他们就回到了原子所二部。
    结果,现在都十二月份了,却是没有把电子直线加速器给研制出来。
    明明他们在振华研究所的时候,事事顺心如意。
    回来原子所二部之后,却又回到了之前的那种老状态。
    “陈主任,您看,我们现在就是研究到了这里目前我们设计出来的电子直线加速器是五十厘米,枪电压为50kv”
    听着赵忠尧的介绍,陈国华点点头。
    这个设计图纸,里面的很多技术都有离子加速器的影子,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参照离子加速器的设计方案。
    然而,离子加速器跟电子直线加速器,终究是两种不同装置。
    前者是用于芯片制造,后者却是用于加速氘核、质子等蘑菇蛋研究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