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第二次清缅战争又输,秦始皇直言大清已经烂掉了!
作者:张石坚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最新章节     
    李时升见朱仑的表情,不由皱眉:
    “怎么,你是有意见?”
    朱仑身体颤抖了一下,赶忙赔笑开口:
    “大人说笑了,小的怎么敢有意见?”
    “小的也不是担心京城,只是担心杨总督那边不好交代啊。”
    云南之地,是真正的天高皇帝远。
    皇帝的耳目,无须担心。
    但云贵总督杨应琚,可是两人的顶头上司。
    两人若是不能搞定杨应琚,是肯定不行的。
    李时升闻言,呵呵一笑。
    “你这人蠢是蠢了些,但终究还是有些脑子的。”
    “放心吧,杨总督才是最希望看到捷报的那个人,不然他怎么去和陛下交代?”
    朱仑恍然大悟,一拍大腿。
    “还是提督大人想的周到,小的这就马上去写奏章!”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也是受不了,疯狂开始了吐槽。
    【秦始皇嬴政:朕一般是不想骂人的,但是这李时升和朱仑确实是两个不折不扣的蠢材啊。】
    【汉高祖刘邦:谁说不是呢,朕若是有这样的臣子,那朕简直都要折寿好几天了。】
    【光武帝刘秀:这般欺上瞒下之徒,最为可恨!】
    一阵吐槽之后,诸多皇帝们很快又意识到了事情的本质。
    【魏武帝曹操:这件事情归根结底,还是乾隆那小子过于轻敌,又拼命地催促胜利,下面的将士们实在能力不足,除了造假也没什么出路。】
    【昭烈帝刘备:乾隆还是太不了解前线的情况了,哪怕派出一个使者去前线,不,去云南后方暗访一番,也应该能知道真正的情况是什么样子了吧?】
    【吴大帝孙权:孤是真没想到,咱们三个竟然还有意见相同的一天。试想,若是乾隆以进攻准噶尔的心态去应对缅甸的话,以华夏王朝的实力,怎么可能连一个缅甸都搞不定?】
    三人的话也是得到了历朝历代皇帝们的赞同。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看了一眼朱高炽,郑重开口:
    “高炽啊,你要明白,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道也。”
    “战端不可轻启,但只要决定开战了,那就一定要全力以赴。”
    朱高炽连连点头,表情同样也是十分的郑重:
    “还请皇爷爷放心,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的道理,孙臣是早就了然于心的。”
    大清世界之中,康熙皇帝的脸色也是非常的难看。
    “这个弘历,到底怎么搞的,都已经输了一次,竟然还是这么不放在心上!”
    顿了顿,康熙哼了一声,朝着身边的太监吩咐道:
    “晚点你去东宫给太子传旨,让太子把弘历送过来,朕要亲自抚养教导他!”
    在康熙看来,乾隆这小子之所以会这么狂,肯定是雍正教导无方。
    朕得好好敲打一下弘历这个小子,让他知道当皇帝可不能这么狂妄自大!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对于缅甸方面的求和,前线负责指挥兵马的云南提督李时升并没有拒绝,但要求缅甸必须上降表称臣,这样才能将李时升打了败仗的事情给掩盖下去。】
    【但对缅军主将莽聂渺遮而言,己方连战连捷,都已经攻入了大清领土,议和撤军已经是大清占了大便宜,又怎么可能上降表称臣?】
    【故而双方的议和很快就破裂了,战争再一次地持续了下去。】
    画面一转,一支缅军的先锋军正在丛林间的道路行军。
    金幕之中打出了这个地方的名字——陇川。
    树林之中,朱仑注视着外面的缅军,露出一丝冷笑。
    “这些该死的猴子,总算是让老子抓住他们一次了。”
    “进攻!”
    朱仑一声令下,大队清军立刻从树林之中涌了出来,对着缅军这支先锋军发动了突袭。
    缅军的先锋军被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有些混乱,下意识地就想要后撤。
    但朱仑也已经安排好了,一支清军部队从后方冲了出来,截断了缅军后撤的道路。
    清军四面包围,将缅军逼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就在朱仑以为此战必然稳操胜券的时候,变故发生了。
    缅军的先锋军突然聚集了起来,朝着包围圈右侧的一处山头同时发动了反冲锋。
    砰砰砰!
    嗖嗖嗖!
    子弹和毒镖在空气之中肆意飞舞着。
    许多缅军士兵进入树林之中后立刻犹如猿猴一般攀爬到了树上,在清军的视线中消失。
    很快地,从清军士兵们的脑袋上,各种石头、果实从天而降。
    东南亚这个地方,人种虽然颇为矮小,但树木由于高温、高阳光、高雨量三者叠加,却长得极其的高大茂盛。
    树上的果实,同样也是一个个都有人的脑袋大小。
    从几十米高的地方落下来,只要命中,那真是能砸死人的!
    清军完全没想到缅军竟然还会有这样的战术,在树林之中埋伏的这上千名清军,短短十几分钟就被缅军打得溃不成军,狼狈退出了树林。
    缅军先锋占据了这处树林之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便凭借着树林之中众多天然的掩体,开始死守。
    砰砰砰!
    嗖嗖嗖。
    子弹和毒镖不断地从树林之中射出来,将另外三路想要冲入树林之中的清军打得寸步难行。
    朱仑看到这一幕之后,气得脸都红了。
    “一群蠢材,都已经包围住这些猴子了,竟然连消灭他们都做不到?”
    “给我冲,死也要死在树林里面!”
    朱仑各种跳脚大骂,但他麾下的清军却明显丧失了士气。
    进攻缅军树林的行动开始变得迟缓,清军试探性地做出冲锋,一旦被树林之中的缅军反击,就立刻飞速撤退。
    朱仑气得拔出了腰间长剑,斩杀了好几名进攻不力的部下,但却依旧没有改变士气和整个战场态势。
    终于,朱仑无可奈何地开口:
    “咱们先别打了,把这些猴子们围起来,饿也活生生地饿死他们!”
    画面之中,太阳急速落下,月亮升起又落下,紧接着是太阳第二次从东方升起。
    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朱仑嘴里啃着大饼,对着面前的诸多部下们打气。
    “这一次只要消灭了这些猴子,咱们就能一路打到阿瓦城去。”
    “到时候,你们每个人想要睡什么样的女人,阿瓦城里应有尽有。”
    听着朱仑的打气,部下们的反应一点都不热烈,甚至可以说是冷淡。
    接连的失败,早就已经让这些清军的军官们不再相信自己能获胜,更遑论是打到缅甸都城去?
    就在此时,后方突然一阵骚乱。
    许多清军士兵乱哄哄地跑了过来,头也不回地朝着北边溃退。
    朱仑勃然大怒,一把抓住了一名路过的逃兵,怒吼道:
    “你们在搞些什么东西?”
    这名逃兵已经被吓得魂不附体,战战兢兢地开口道:
    “缅甸人的援兵来了!”
    “什么?”朱仑脸色大变。
    镜头一转,大批缅甸军队沿着道路直接冲了过来,他们甚至都不玩什么谋略,就这么硬生生地猛突清军的防线!
    在发现了主力到来之后,被包围在树林之中的那支缅军先锋立刻发起了冲锋。
    两支缅军里应外合之下,轻而易举地击破了清军的包围圈。
    刚刚还在豪情壮志的朱仑,第一个跳上了马匹,头也不回地逃之夭夭。
    在树林之外的道路上,清军丢弃的战马、武器、盔甲乃至火炮,比比皆是。
    这一幕也让缅军喜笑颜开,一个个围绕着堆积如山的战利品,跳起了怪模怪样的舞蹈。
    【陇川之战,清军以绝对优势包围了缅甸一千人的先锋军,却在围攻整整一天后被轻易地击溃,这也成为了第二次清缅战争的注解。】
    画面一转,云贵总督杨应琚脸色极其阴沉,盯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提督李时升和总兵朱仑。
    “尔等这两个蠢货,竟然连缅甸猴子这种简单的敌人都应对不了吗,啊?”
    听着杨应琚的厉声责问,李时升和朱仑都是瑟瑟发抖,不敢开口。
    作为封疆大吏,杨应琚是有理由当场斩杀这两人的!
    杨应琚破口大骂了一番之后,对着李时升和朱仑喝道:
    “尔等立刻再去调集兵马,一定要把莽聂渺遮的人头给本官提回来!”
    李时升和朱仑不敢怠慢,连滚带爬地来到军营之中,召集了营地中的数千绿营兵,开始训话。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这一次一定要让缅甸猴子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凡是取敌人首级的,军功双倍论处!”
    镜头缓缓移动,站在李时升和朱仑面前的数千绿营兵,脸上没有一点激动的表情,麻木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李时升和朱仑刚刚领兵离开军营,就有大量绿营兵带着武器,悄然进入山林之中。
    【清军甚至都还没有来得及和莽聂渺遮进行最后的决战,逃兵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一千。】
    镜头之中,一名乔装打扮,看起来像是军官的男子在几名随从的陪同下,安静地看着这些清军士兵的逃亡。
    【福灵安。】
    福灵安注视着这一幕,缓缓地摇了摇头。
    “这就是他们告诉陛下的捷报?呵……”
    【在逃兵大量出现之后,云贵总督杨应琚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率领麾下的绿营兵击败缅军,只能答应了缅军的和谈要求,并签订了和约。】
    【这份和约之中,缅甸人其实做出了让步,承诺将撤离大清国土,维持本次战争开战之前的两国疆界。】
    【签订了和约之后,缅甸军队很快就选择了撤军。】
    画面之中,杨应琚重重地哼了一声,对着朱仑训斥道:
    “尔还不赶紧派人去把缅甸猴子退出的那些关隘和城镇接手过来,本官听说陛下似乎已经对我们产生怀疑,要派人来云南调查实情了!”
    朱仑闻言,不由打了一个哆嗦。
    若是真被乾隆皇帝知道了这一次战争的实情,朱仑就算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朱仑很快回到了自己的大营之中,对着部下们同样也是一番训斥。
    “都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去把猴子们退出的城池拿回来!”
    由于已经签订了和约,故而清军也不担心战死,大量的清军立刻开出营地之中,准备去接管城池。
    【猛卯城。】
    缅军刚刚离开这座城池,正在城池之外的河流上用木筏渡江,便看到了大队清军急追而来。
    莽聂渺遮吃了一惊,随后勃然大怒。
    “这些清国人,我们明明都已经和他们签订了和约,他们竟然还要派兵马来追击我们?”
    “立刻摆好阵型,准备迎击!”
    在莽聂渺遮的命令之下,还没有渡江的缅军主力迅速摆出了战斗姿态。
    而另外一边,率兵赶到的清军总兵朱仑见状也是暗自吃惊。
    “这些缅甸猴子竟然不讲信用,还想要继续开战?”
    “快,让大家都做好迎敌的准备!”
    双方摆开阵势,剑拔弩张。
    朱仑看着缅军在河流渡口处的诸多筏子,突然醒悟过来。
    “这些缅甸猴子是真的要走,但是他们误会了我们是要追击?”
    “快,赶紧去个人和这些猴子们说清楚,我们只是来收回城池的。”
    然而,还没等朱仑的使者出发,另外一边的莽聂渺遮已经下定决心。
    “我们现在背对河流,完全没有纵深,若是再被清军突袭,我们就只能在河里淹死了。”
    “传令下去,全军立刻发动进攻,把猛卯城拿下来,作为据点!”
    莽聂渺遮一声令下,缅军主力立刻就发动了对清军的进攻。
    砰砰砰!
    轰轰轰!
    这一次,缅军将刚刚从清军手中缴获的十几门火炮也都用上了。
    大炮的轰鸣声和火枪的射击声中,清军顿时大乱。
    【清军本以为只是前来接手城池,即便处于对峙情况也压根没想过会真的开战,故而当缅军主力发动了反扑之后,清军立刻损失惨重,不得不狼狈后撤了二十里地。】
    【在猛卯城外的这一战中,朱仑的副将哈国兴被缅军大炮击中,险些身亡。】
    【朱仑麾下有超过十名高级军官被缅军杀死,而缅军的伤亡甚至都不到清军的一半!】
    画面一转,已经回到了紫禁城之中。
    御书房里,乾隆皇帝看着刚刚送来的八百里云南加急战报。
    “猛卯城外,朱仑率部杀伤四千缅军,已经将缅军逐出了大清国境……”
    乾隆若有所思,看着面前的大清地图,片刻之后突然开口道:
    “傅恒,你说杨应琚那家伙明明捷报连连,前前后后杀了缅军至少两万人,怎么战场却从缅甸境内推到了咱们大清境内呢?”
    “这个杨应琚,是真以为朕不懂地理不成?”
    傅恒表情也是有些古怪,思索片刻之后,从一堆奏折之中拿出了其中一本。
    “陛下,这是福灵安刚刚送来的密折,说不定里面有答案。”
    乾隆皇帝展开密折一读,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忍不住拍了桌子。
    “杨应琚、李时升、朱仑这三个混账东西!”
    “明明是损兵折将,竟然还口口声声不停地报什么大捷,大捷!”
    “奶奶的,若不是朕派福灵安去云南暗访,险些就被这些蠢货给蒙骗了!”
    【盛怒之下的乾隆皇帝下旨,先后将杨应琚、李时升、朱仑等人处死。】
    【此时,趁着缅军撤离再度进军木邦的清军又被莽聂渺遮派人断绝了粮道,不得不仓皇退回云南之中。】
    【紧接着,在另外一处战场上,暹罗国的国都也被缅甸的主力大军攻克,暹罗国正式灭亡,被缅甸贡榜王朝给吞并。】
    缅甸贡榜王朝灭亡暹罗之后巅峰疆域
    【在消灭暹罗之后,缅甸王孟驳下令莽聂渺遮领兵班师,不再继续和清军纠缠。】
    【清军也因为杨应琚、李时升和朱仑三名主将的死而不得不暂时停战整编,无力发动进攻。】
    【至此,第二次清缅战争落下帷幕。】
    【在这次战争中,云贵总督杨应琚先后调动了一万五千名绿营兵,面对莽聂渺遮的一万兵马,兵力上明显占优,但最后结果却是清军死伤超过三千,缅军的死伤不过八百余人,甚至都不到清军死伤的三分之一。】
    【不仅如此,战线从开战之处的缅甸国境,一路被推回大清的云南境内。】
    【若非缅甸真正的主力大军正在灭亡暹罗,缅军这一战甚至能直接打到云南首府昆明城下。】
    【第二次清缅战争的结果,以清军毫无争议的第二次失败而告终。】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极其的无语。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吐出一口气。
    “朕都看了这么多盘点视频了,本以为什么样的奇葩都见过了。”
    “但像杨应琚、李时升、朱仑这样的奇葩,朕还真是没见过!”
    扶苏也是疯狂吐槽。
    “这三个奇葩竟然能凑到一起,难道大清的国运当真如此不济?”
    秦始皇呵呵一笑,摇头道:
    “国运?扶苏啊,这你就是大错特错了。”
    “一个奇葩在场,可能是大清的运气不好没错。”
    “但这都已经是第二次清缅战争了,清军前线从总兵到提督乃至总督,竟然全部都是奇葩,这说明什么?”
    秦始皇冷笑一声,不容置疑地给出了结论。
    “这只能说明,大清内部已经烂了根了,全是杨应琚和李时升这种蠢材奸佞当道,就没有几个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