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乾宁四年的秋,塞北未必飞雪,但关中的华州一定是寒冰刺骨。年初,韩建哄得天子落脚华州,然后就遣散了天子亲军,又将领兵诸王囚禁,等了数月,以谋反罪将诸王十一人斩杀。李唐宗室稍有点血性的男儿,就此一空。天子的心情,可想而知得有多温暖。
张忠在山北逗留半月,赶在天气转凉前结束了营州之行,南归晋阳。临行,李安抚赠了许多礼物,从牛羊马匹,到鱼盐茶酒,皮货山货样样不缺,有些给晋王,有些给张监军,也有不少答谢传旨的中使与张忠一路辛苦。为了安全,还派军送到云中,张忠都有点受宠若惊。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天子受苦,在晋阳监军的张承业自然是寝食难安,拖着疲惫的身体听了儿子张忠的禀报,老宦官倒是有点耳目一新的感觉。印象中该是一个破破烂烂的营州,从儿子口里,居然是一片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乐土?老宦官的脑海里浮现出田连阡陌,牛羊如云的画面。据说今年官府能收粮二三十万石,数千带甲之士,将山北胡儿整治得服服帖帖。
对于此次出使,张监军根本未抱任何希望,河北那帮杀才都是什么选手?从大唐开国,就跟朝廷对抗了两百多年,几乎腰斩大唐的,也是这帮混蛋。怎么着,张忠去一趟,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他完全是为了安抚晋王,有时候,这上位者是要哄的。结果张忠的见闻多少让张承业有些意外,哦,还有那个接敕书要下跪的李老三,都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
张承业听罢,既觉无趣又有羡慕。无趣是因为这该是生活的本来面貌,民人耕作,商人交易,文臣治政,武将戎边。羡慕则是因如今天下大乱,普天之下像点样子的有几个?从前稍能入眼的只有宣武、平卢,可惜朱全忠是巢贼余孽,王师范心无大志,如今倒似乎又多了个偏僻的营州。
是太偏了点。
这李正德又是怎样个人呢?
从前没关注过。太远,张承业听都没听过,还是到河东才有这么只言片语,以后不妨多看看。至于说靠他营州兴复大唐嘛,呵呵,老宦官也有点压不住想笑。看看风尘仆仆的干儿子,张承业心头一动,道:“忠儿,若为父让你再去营州,你可愿意。”
张忠唬得一个哆嗦,道:“大人是说……
小中官真希望自己是幻听,心曰,爹呀,那鬼地方,这才几月晚上就要穿皮衣,冬天不得冻死儿子呀。
老中官却自顾自道:“浪子回头么?好啊,那咱便看看他如何个回头法。”
……
幽州。
幽州卢龙节度府的头头脑脑汇聚一堂,节度使刘仁恭端坐主位,各大军头、心腹齐集左右。显然对今天的议题都有所准备,忽而踌躇满志,忽而凝眉沉思。刘大帅手里晃着一封书,沉声道:“诸公,有一事不能再拖了,只好邀诸位来议一议。”众人立刻收了内心表演,各把双眼望着老刘,等着带头大哥发言。
看众人目光殷切,刘仁恭继续说道:“李匡筹胡闹,镇中乌烟瘴气。蒙诸公抬爱,捧了刘某拨乱反正。这数年来,刘某多方周旋,总算给镇里攒下了一点家底,恢复了一点元气。
当然,晋王之助亦不可或缺,此我所以府库财帛筹之。奈何河东困窘,几番催逼钱粮、兵马,不胜其扰啊。卢龙不是魏博,不是成德,户口不丰,还要承担塞防重任,钱粮实在不甚宽裕。晋王虽与我刘家有恩,但我毕竟是卢龙节度使,当为镇中谋福利,不敢损公济私,更不敢苛剥百姓……
赵珽不失时机地出声道:“刘公治镇以来,忧劳政务,夙兴夜寐。今,镇中民生安泰,府库充盈,兵甲齐备,皆赖明公之力。且受我等一拜。”说着带头就向刘仁恭行礼。
众武将文官皆心曰,就你这老狗会拍捧,一个个也跟着拜了。
“且住且住。”刘仁恭面露羞涩,道,“我才疏薄德,何敢言功啊,只是我等燕人不能坐视家乡遭难而无动于衷。说正事。韩建犯上,晋王又欲起兵勤王,邀我出兵,亦催钱粮若干。这河东要粮是一事,又事涉天子是一事,某不敢擅专,欲与诸公商议,该如何应对。”将手中书信让侍者交给赵珽,“此乃晋王来书,诸公看看,畅所欲言吧。”
这书赵珽早就看过,草草过一眼,随手丢给身边那将,正是单无敌。单哥儿看都不看,将书往堂间一扔,任那黄绢“哗啦啦”掉在地上,怒道:“欺人太甚!”
有人将那书捡起阅览,不待他看上两行,便又一将叫道:“出个鸟兵。每岁贡献朝廷未曾短少,天子亦无敕旨来,师出无名啊。独眼龙愿去他自去,关我何事。他是河东节度使,凭个甚要咱卢龙出兵出粮?王法何在?”也没人注意这厮的胡说八道,又一将道:“我军中尚需马骡三千,兵甲亦不足,哪有钱粮给河东。”
众将纷纷鼓噪,但是态度都很坚决,要钱没有,要兵也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