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不行!这是叔叔给我的!
作者:两仪殿   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最新章节     
    “真的假的?这个老头子不是在吹牛吧?”
    “你疯了,敢说刘司业是老头子,小心等会儿国子监的学子把你打死。”
    “额...刘司业?你说他就是国子监的那位棋圣大儒?”
    “除了他还能是谁,如果这会儿是别人说这种话,肯定早就被骂死了,但现在你看又有几个人有意见呢?”
    “如果真有震古烁今的佳作,那么取消排名也就取消了,可问题是那种级别的作品,怎么可能会在今日出现呢?我们这里...等下,难道是叶天?”
    “有人看到叶天么?他怎么人不见了?”
    “不会是他写的诗词不好,怕丢人所以提前走了吧?”
    “我刚才看到叶天了,他一早就带着苏月离开了,可能他的诗词真的不怎么样。”
    “听刘司业的话,今日除了他现在吹捧的‘第一’之外,还有别的传世之作,可能就是叶天的诗词吧。”
    “说实话,我现在有些好奇了,就算刘司业吹捧的这首词名不副实,但能被他和另外两位先生如此吹捧,想必就算不如去年叶天的诗词,也不会差太多。”
    “哎,真是太可惜了,我本来还以为叶天必能拿第一呢,结果...哎。”
    “不可惜,不可惜,如果今日真能看到千古第一中秋词,未来可是能吹一辈子的!”
    “还请司业大人公布那首词的内容,也好让我们服气!”
    “没错,请司业大人公布!如果它真的那么好,取消排名我等也认了。”
    “……”
    看着下面议论纷纷的人群。
    刘世相轻轻抬了抬手,示意大家先安静。
    然后道:“大家不要着急,我现在就给你们诵读一下这首千古第一中秋词!
    首先它的词牌名是《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仅仅只是听到上阙内容。
    整个红袖坊内已经安静的只有刘司业一个人的声音。
    毕竟今日可是中秋诗会。
    不像以往的小诗会谁都能进来。
    今日能来的人。
    就算在京城没有什么名气。
    但在各自的家乡,起码也是远近闻名的大才子。
    或许他们无法写出水调歌头,但鉴赏能力绝对不差。
    所以现在他们许多人都认为。
    只是凭借上阙。
    《水调歌头》就足以称得上是古往今来第一中秋词。
    不过在这个想法出现的时候。
    刘世相也没有停顿。
    继续诵读着后面的内容。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随着最后一句从刘世相口中读出来。
    整个红袖坊顿时被无数惊叹和赞美声覆盖。
    “本来还以为司业大人今日夸大其词,没想到却是我等见识太少,这首词当真是古今第一!”
    “没错,就算叶天去年写的那两首诗词已经堪称完美,但想要称为第一中秋诗词还是差了许多,可今日,我觉得水调歌头完全可以这样说!”
    “你们说这首水调歌头会不会也是叶天所作,毕竟我们这里除了他之外,其他人我实在想不到谁能写出此等佳作。”
    “如果叶天刚才没逃出去那或许是他,但现在绝对不可能!”
    “为什么现在不可能?”
    “你傻呀,如果你能写出水调歌头,你会不留在这里享受大家的称赞?”
    “怎么可能,我要是能写出水调歌头,恨不得未来天天留在红袖坊等人来夸我!”
    “可惜现在只能科举入仕,否则仅凭这首水调歌头,我就觉得此人能位列朝堂。”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你们有没有想过,正因为现在只能通过科举入仕,所以我们未来可能看到这位大才子和叶天一起参加科举,到时候看他们两人争夺状元,岂不是一大幸事!”
    “这倒也是,不过我现在更想知道是哪位大才子写了水调歌头!王才子还是钱举人?又或者是冯公子?”
    “……”
    看到下面众人脸上震撼和不可思议的表情。
    刘世相也露出满意的笑容。
    先不说别的。
    日后别人提起水调歌头的来历和趣闻。
    自己力排众议取消排名这件事。
    一定也会被后人铭记。
    不对。
    不需要等后人。
    他今晚回去就吩咐几个学生记录一下。
    从现在开始。
    这个故事就可以被大家传唱了!
    “怎么样,这首词的原稿拿来没有,是哪位后生小辈所写?”刘世相转身问道。
    “已经让丫环去取了,应该马...她来了。”孙静姝指着不远处说道。
    话音刚落。
    丫环已经一路小跑过来。
    手中拿着的正是《水调歌头》的原稿。
    而在原稿右下角。
    则有一张白纸覆盖。
    只有揭开之后。
    才能看到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今日诗会是红袖坊举办,就由孙姑娘来为大家揭晓作者是谁吧。”刘世相笑着说道。
    孙静姝闻言也不推脱,直接把那张白纸撕下。
    紧接着。
    一个熟悉的名字出现在她眼前。
    叶天!
    真的是他!
    真的是自己的叔叔!
    他真的写出了传世诗词...
    不对。
    不止是传世诗词。
    还是古往今来第一中秋词!
    甚至在她和大家的共同认知里。
    《水调歌头》问世。
    此后中秋诗会将会成为所有诗会中最无聊的一个。
    原因也很简单。
    那就是后人不论写的诗词再怎么好。
    也根本无法与《水调歌头》相提并论。
    “果然是他,水调歌头一出,未来的中秋诗会怕是要冷清许多了。”
    “岂止是冷清,反正我已经决定了,从今年开始,再也不参加中秋诗会。”
    两个博士先后开口。
    表达了自己心中的看法。
    唯独刘世相这时小声问道:“孙姑娘,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这幅水调歌头的原稿,你是否能...”
    “不行,这是我叔叔给我的,你们谁都不许抢!”孙静姝直接拒绝。
    甚至还把她和叶天的关系给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