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组建消防司
作者:小面包   穿越替嫁流放县,种田发家我最横最新章节     
    许良弼过来了,也提取了席予安所说的关于针眼位置渗出的血迹。
    结果并无毒物。
    而且席予安所说的‘针眼’也不是针眼,只是一根吃过的烤肉竹签。
    结合种种,此事很难找到凶手,怕是要不了了之了。
    林宝初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此事跟任枫有关,县衙没有理由再把人扣下。
    他们跟任枫道歉,免了他三天的房费,又给他免单三顿饭,获得任枫的理解后才从客栈离开。
    回县衙后。
    林宝初直接倒在床上,补觉。
    或者说是摆烂。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儿,把大家伙儿折腾得够呛,结果什么也没找到。
    这种感觉真的很差!
    沈戟后脚进门,看到她自己在跟自己生闷气,他不禁笑出来。
    “原来也有我家阿宝力所不及的事情啊,真难得。”
    林宝初没理会他。
    沈戟走到床边,在她额头上落下一吻,安慰她:“放心吧,此事交给我,我有办法。”
    对于害人或被害这种事情,他们出身皇室的人天生就敏感,说天赋异禀也不为过。
    今日的结果虽看似无可奈何,但天地间每一件发生过的事情,都有迹可循。
    他已经想好要从哪里入手了。
    林宝初闻言,鲤鱼打挺一样就坐起来,“你有什么办法?”
    沈戟伸手替她将额前的碎发拨弄整齐,“这场火的原因既然是马匹踢翻油锅造成的,我们从马匹上找不到线索,那就从油锅上找。”
    他微笑着,“它们不是缺一不可的吗?”
    油锅和马匹,缺一不可。
    “你的意思是,从胡有福下手!”
    “阿宝果然聪明,一点就通。”沈戟叹息,“不过此事阿宝就莫要插手了,阿宝还是开开心心的种地吧。”
    起火一事不是意外,那其中的肮脏事定不少。
    他不想林宝初陷入这种不好的事情里。
    林宝初凝望沈戟,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只叹了一句:“也不知道那个人针对的是谁,如果是针对我,我真希望他能直接冲我来。”
    其实她隐隐感觉得到,这件事情跟她有点关系。
    至于有多少关系,她说不出来。
    沈戟也感觉到了,他抱住林宝初,“别想了,有我呢。”
    -
    “林姑娘,听说你们今日要开关于起火案的会,我能不能旁听啊?”
    池朔不知从哪儿听来的消息,一大早就跑来县衙。
    林宝初还在吃早饭,看到他,她忍不住吐槽:“池公子,你这几日把我们丰耕县跑了个遍,你不累吗?”
    据扶贫小队跟她反应的情况,起火那天之后,池朔就像换了个人一样。
    谦虚非常、勤奋非常!
    不是到扶贫大厅来观察他们是如何帮百姓们办事儿的,就是直接跟他们一起入户。
    他们去报销诊疗费,带搬迁户去挑田地,去解决邻里纠纷,甚至是去村里,池朔碰见了,都要跟着去一趟。
    也不怕山高路远、路途不变。
    大热的天儿,真是难为他这么有毅力。
    不过有一说一,池朔在扶贫小队里口碑相当不错。
    他们都说,要是盛京某些人也能这般谦虚好学就好了。
    池朔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我还行,不累。”
    他只是不想再做“草包”了。
    自他继位以来,朝中那些大臣们就从来不将他放在眼里。
    虽然他们明面上事事都要请示他,跟他装模作样的每日上朝禀奏,但实际上就是走个过场。
    他在那些大臣眼里,就是个摆设。
    要不是有他皇祖母坐镇,肃朝早就翻天了。
    所以,只要是能让他学到如何治国、治民,对他日后回朝有帮助的事情,他都愿意去做。
    哪怕这里是盛朝。
    “你先过去吧,我马上到。”林宝初说不佩服他是假的。
    一国之尊,能放下身份跟他们打成一片已经很不可思议了,更别说还谦虚向他们学习。
    “好。”
    获得准许,池朔高兴得走路都像是在跳。
    县衙今日的会议主题是之前林宝初提到过的,完善消防和设立取水点两个任务。
    “这次十七号摊位起火对咱们来说,是一个教训。”
    林宝初诚恳真切,“既然是教训,那就得吃,吃了教训才能成长。”
    “是啊,教训啊!”
    朱金华叹声附和,看了林宝初身旁的空位问,“爷呢?爷今儿怎么没来?”
    县衙开大会,沈戟向来很少缺席的。
    众人也很好奇。
    林宝初解释:“相公说有纵火案的消息,昨晚就出去了。”
    昨晚吃过晚饭,有人来找沈戟出去,说是调查有线索了,到现在都没回来。
    “有消息了!”
    “那真是太好了,有消息比啥都强,不能放过那个下黑手的人。”
    “对!不管是谁,咱们都一定让他付出代价!”
    扶贫小队心中都憋着一口气呢。
    凭什么纵火的人可以逍遥法外,他们却要累死累活的替他善后。
    等抓到了那个纵火的人,他们定将那人捆起来,好好打一顿!
    大伙儿在这儿义愤填膺时,殊不知,危险已经在慢慢靠近。
    林宝初将众人的思绪拉回正题,“咱们回归今日的主题,对于组织消防司一事,大家有何意见?”
    开会前,林宝初已经把她建立消防队和取水点的相关建议形成文书,发给大家了。
    池朔本来是站在门口旁听的,一听到此话,他悄悄往前一步。
    凑到李余身旁,同李余挤一张椅子,看同一份文书。
    李余受宠若惊,赶忙将手里的文书递给池朔,还做了个请的手势,让他先看。
    开玩笑!
    这位可是肃朝小皇帝啊。
    “多谢。”池朔不客气,咧着个大白牙就接了过去。
    他细细品读林宝初发给大家的这张纸。
    上面是简单的两个要点:建立消防司、规设取水点。
    关于建立消防司,林宝初从招人到工作内容,都写得相当清晰明了。
    在她的要求中,消防司人选极为严格,不仅要年轻力壮,还要身世清白、有牺牲精神。
    消防司的日常里,还规定要每日参练。
    参练项目包括但不限于长跑、攀登、举重、翻墙、揭瓦等。
    除此之外,甚至还要求学会溜门撬锁!
    池朔惊呆。
    这是正经衙差还是专业盗贼啊。
    从消防司的工作内容上,看着又正经极了。
    “消防司,其主要责任,防火、灭火、救援,为百姓排忧解难……”池朔低声读出来,“原来是专门负责应付火灾的啊。”
    这样的工作细分,责任到位、工作到位、人员专业。
    似乎还不错,有可鉴之处。
    池朔拿起李余桌上的纸笔,当场给自己抄录一份。
    “林姑娘,这溜门撬锁不太合适吧?”
    果然,扶贫小队也对这一点感到疑惑。
    他们是县衙,学溜门撬锁,要是让百姓们知道,还不得闹翻天?
    林宝初不以为然,“咱们这儿的溜门撬锁可不是干坏事儿,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
    “举个例子,如果哪天,有户人家家中着火了,但他家里没人,门也锁着,而恰好这家的门非常结实,顶不开怎么办?”
    “咱们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火把这户人家烧得精光吧?”
    扶贫小队思量着林宝初的话,她说的也不无道理。
    “那这个取水点,百姓们肯把自家的水井奉献出来给咱们用嘛?”
    在林宝初规划的取水点中,包括征用百姓家中的水井。
    这恐怕得做一做工作了。
    林宝初也拿不准,但还是要试试,能用最好。
    “消防取水点是必须要完成的工作,城里、村里,都要设立取水点。”
    “村子小,各村的负责人下乡的时候根据村子大小,自行规划一至两个取水点即可。”
    林宝初说:“可以是绕村的小溪,也可以是乡亲们家中的水井。”
    村子开阔,且被农田围绕,取水很容易。
    城里就比较难了。
    林宝初用小木棍指向墙上扶贫小队自制的丰耕县城地图。
    “城里大大小小的巷子纵横交错,宅院众多,咱们就用网格化来决定取水点。”
    “嫂嫂,网格化是什么?”沈筝问。
    网格化,这个乡村振兴最常提及的名词,林宝初还是在古代用上了。
    “简单来说,就是把这个地图切成一格一格的,每个格子里,都要保证有一个取水点,作为消防备用水。”
    林宝初很耐心,她知道消防工作的重要性。
    “在这个格子里,如果百姓家中有井,我们就借,平时不打扰,只有在附近出现火情的时候,我们才用。”
    “要是这个格子里没有合适方便的水井,咱们就自己挖一个井。”
    “除了水井之外,还要挖几个沙坑备用,像油锅起火,不能用水的时候就用沙子灭火。”
    林宝初考虑得很全面,大伙儿她说了之后,才知道原来防火、灭火还有这么多讲究。
    “这又是一个大活儿啊。”朱金华感慨。
    原以为扶贫到现在,终于轻松了。
    谁知道县衙的工作还有许多许多,根本就忙不完。
    林宝初也没办法啊,谁让丰耕县是个三不管的流放县呢。
    什么都没有,什么都得自己自救。
    组建消防司、规设取水点还只是开胃前菜,等到入户宣传防火知识的时候,才是最折磨人的。
    林宝初没把这话跟扶贫小队说,还是先不要给他们太大压力了。
    -
    消防工作迅速开展。
    扶贫小队已经陆续下乡,去各自负责的村子里,跟村长商量设立取水点的事儿。
    商卓负责的小沟村,暂由周舵接管。
    周舵最近没有什么基建的任务,他可以接替商卓去小沟村。
    就是这一趟下乡,让他出了意外。
    各村为取水点的事情,下乡已有三日。
    这三日,就是跟村民们先挖出一个水井来,时间都绰绰有余。
    其他村子的扶贫人都已经回来,正要跟赵佳儿和周益一块儿,把城里网格化,准备在城里的取水点规设工作。
    只有周舵,迟迟未归。
    周家娘子在第三天傍晚,县衙要散工时分,哭哭啼啼地跑来。
    “相公、相公……”
    办事大厅扶贫小队正要陆续散去回家,看到衙门口挺着肚子的周家娘子跑进来,众人纷纷停下脚步。
    “周家娘子,你怎么来了?”
    周舵带他娘子来过县衙几次,大伙儿都认得。
    周家娘子已身怀六甲,赵佳儿和福珠见她跑得这般猛,吓得心都要跳出来了。
    赶忙上前将她扶住,“周家嫂嫂,出什么事儿了,你怎么哭了?”
    周家娘子脸色白到发青,一双眼睛却哭得又红又肿,模样瞧着吓人极了。
    “福姑娘,可见我家相公?我家相公不见了,他不见了……”
    “周舵?”
    福珠回头,看向其他人,疑惑开口:“周舵不是下乡去小沟村了吗?”
    “对啊,是去小沟村了。”李余点头。
    “可都三天了,周舵还没回来?”朱金华觉得合理的同时,又觉得不太对劲儿。
    周家娘子疯狂摇头,眼泪吧嗒吧嗒地掉。
    “不对,我这心里头总是不安,相公一定是出事了,他一定是出事了……”
    从昨晚开始,她就感觉胸闷难受,心头阵阵刺痛,总感觉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一样。
    早上起来,肚子里向来乖巧的孩子突然猛地踹了她一脚,顶得她呕吐不止。
    一整天下来,她都等在自家门口,什么也吃不下。
    公公婆婆都要担心死了。
    可一直等到傍晚,都未见周舵回家,她这才跑来县衙找人。
    周家娘子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呼吸困难,眼看着就要晕倒,众人立刻紧张起来。
    “快、快扶周家娘子进屋坐下歇歇!”朱金华急声喊,“我去给周家娘子倒杯热茶!”
    扶贫小队慌慌张张、呼呼啦啦把人扶进办事大厅,又是倒水又是扇风的。
    安抚了好一阵儿,周家娘子才慢慢清醒过来。
    醒过来后,周家娘子还是哭,嘴里嚷嚷着要找周舵。
    林宝初饭做到一半,听说前院的事儿,放下锅铲就过来了。
    跟她一起过来的,还有今天才回来的沈戟。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赵佳儿跑去叫她时,只说周家娘子晕倒了,别的都来不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