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来路不明的银券
作者:小面包   穿越替嫁流放县,种田发家我最横最新章节     
    (从314章的中间开始都是新剧情,月底在补更,不好意思哈。)
    听到‘消费券’这三个字,几人瞬间就明了,且对此深信不疑了。
    “消费券我们当然知道了!”
    几人默默挺起腰板,一脸骄傲自豪的模样。
    “那可是我们丰耕县衙给我们大伙儿发的能抵现银的东西,上个月我还抽了个一百文的劵呢!”
    那胖男子静静地看着几人,眼里闪过一抹贪婪的精光。
    他知道,这几人他是拿下了!
    “小哥,那你的运气是真不错。”胖男子对着那个抽中大额消费券的人说,“趁着有这么好的手气,再来几张银券?”
    丰耕县的几人有些得意忘形,刚才的怯意和敬意已然不复存在。
    他们拿起桌上的银券,虽然他们不识字,但这银券长得跟银票差不多,也就没有怀疑。
    “那我们秋收后,粮食收成不到千斤,去哪个钱庄能领银子?”
    买普通粮种回去种,产量能有五六百斤已经是顶天了。
    所以花三钱银子,挣一半的差价,这比买卖他们还算得清。
    胖男子见机会成熟,就领着几人到前边的一个铺子去。
    那铺子门前,围了许多和他们几人一样的庄稼户,他们在争先恐后购买银券。
    “瞧见了吧,我们的银券是好东西,百姓们都抢着买呢。”
    胖男子领着几人穿过人群,往铺子里走去,让他们先交银子。
    “这个银券你们可得收好,秋收之后就得凭这个东西换银子,到时你们带银券来,我就帮你们进京要银子去。”
    看到门外那么多人买银券,几人生怕买不着一般,立刻掏钱。
    只是,他们带的银子不多,本想着就买十几斤粮种而已。
    所以身上连三钱银子都拿不出来。
    胖男子见状,忍不住腹诽:一群穷酸要饭的!
    “无妨,你们想要多少张银券,同我说一声就成,我给你们留着,你们回去拿银子。”
    “不过可千万别回去太久啊,超过三日,我手里的银券可要给别人了。”
    池州府到丰耕县,走路来回三日,足够了。
    不逼他们一把,等他们回过神来,银券就卖不出去了。
    “大哥,你是好人啊!”
    那几人一阵感动,还拉踩。
    “比我们县衙都好,我们县衙那群伪君子就知道挣我们的银子,让他们帮忙卖粮食还要收过秤钱,真是黑心!”
    丰耕县衙之前确实有帮百姓们卖粮食,而他们口中的过秤钱,是林宝初象征性的收一些运输费罢了。
    百姓们没有车,想卖粮食最多能到城里卖。
    而丰耕县的粮食市场早已饱和,根本卖不出去,也卖不出价。
    林宝初集中收粮,利用自己的运输团队和渠道,帮大伙儿把粮食卖出去。
    反而还成了黑心的恶人了!
    躺在医馆里的林宝初要是知道丰耕县的百姓在外面是这么宣传她的,她估计得气死。
    -
    池州府发售银券的事儿,经过出去买粮种的百姓们这么一宣传,立刻就引起了全县百姓的追捧。
    特别是那些乡下的庄稼户,保证亩产千斤对他们来说,就是保证下半年的着落。
    所以,他们呼朋唤友、成群结队,一起去池州府买银券去了。
    不止是丰耕县,同样遭受天灾的另外两县百姓,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他们掏光家底也要去买那银券,就为了在秋后换得一笔银子。
    林宝初脸上的伤好得差不多了,只是胳膊还吊着,且得养一阵。
    她腿没事儿,能走动。
    所以脸上的伤好了之后,她就回地里去了。
    文晋给她招来的那些工人已经把地全都翻耕好,玉米和向日葵也都收回来了。
    林宝初出院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把备用的种子拿出来,让工人们种下。
    田间其他百姓也在下种。
    不过他们下种的方式不再像之前她教的那样,先泡种、育秧,秧苗长成再插秧。
    而是回归到盛朝原始的种地方式:抓一把种子,均匀撒在田里。
    林宝初感到十分疑惑,她随便抓了个路过的百姓,问:“婶子,他们怎么这么种地啊?”
    那婶子认得林宝初,回答她时,还夹枪带棒的。
    “这么种地咋了?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种地的,其他那些个不正经的法子,不学也罢。”
    那婶子说完,就迈开步子离开。
    只是没走几步,她又停了下来,对林宝初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
    “反正我们有人保着,咋种都成!”
    有人保着?
    谁保他们?怎么保?
    林宝初才在医馆待了三四天时间,怎么一出来,百姓们说的话她就听不懂了呢?
    最近流行这么说话吗?
    “小夫人,你看这样起垄成不?”
    池州城来的工人不会育秧,林宝初得站在田埂上指挥。
    “垄上不要有积水,用竹竿子把泥抹平些。”
    “得嘞!”
    工人按照林宝初所说的,继续埋头苦干。
    林宝初还是觉得奇怪,就问干活的工人:“大哥,你们知道我们县最近发生啥事儿了吗?怎么大伙看起来都不好好种地了。”
    田里的几人直起腰来,看了眼周围播撒种子的人,摇了摇头。
    “不知道。”
    “不过这两天你们县的百姓挺奇怪的,好多人出去,也不知道去哪儿。”
    “这样啊……”
    林宝初见问不出什么,也就没有再继续。
    直到日落西山。
    她对田里的工人道:“下完这垄大家就收工吧,我回去让伙房给大家加菜。”
    这群工人不过三四十人,林宝初全都把他们安排在了县衙。
    吃在伙房,住也在伙房,打地铺。
    夏天热,很多人甚至都不愿意住在屋子里,直接找个屋檐下就睡了。
    回到县衙,林宝初看到被毁坏的葡萄园,又是一阵难过。
    天灾、人祸,今年全让她赶上了。
    这难道就是从商三年定律吗?
    从商三年定律,生意要么黄了,要么起飞。
    也不知道她算哪种。
    林宝初摇头自嘲,这一关,过得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