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拯救仙草绛珠257
作者:不会飞咩   综影之我的角色我做主最新章节     
    薛姨妈苦劝,薛蟠苦求,薛宝钗苦笑。
    她求稳,妈求势,最终都抵不过哥求情。
    不过也好,薛家和夏家到底是有老亲这一层关系在,而且凭夏家对薛蟠的态度,似乎并未受京城的消息影响。
    可能是消息没传过去?
    薛宝钗不清楚,但夏家却是清楚。
    事关国朝新晋辽国公,长安城即便遥远,百姓们或许不关注,可夏家作为皇商怎么可能接收不到?
    说白了还是看好贤贵妃。
    京城与长安城,东西两边,消息自然滞后,而且传来传去也面目不全,偶有遗漏或疏忽也是寻常。
    比如贾瑚和荣国府这些年的纠葛,京城百姓们近水楼台先得月,吃的是新鲜的热乎瓜,相对来说及时准确。
    但夏家远隔千里,若是皇命倒还罢了,可八卦这玩意就很不好评说。
    对于一件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你一嘴我一嘴,谁能保证说的时候不添加主观意向呢?
    人有劣根性,越是恶意向的流言蜚语,就会越往恶意的方向揣测,且发展。
    京城百姓嘴上戏言辽国公喜欢年龄大的,可他们心里清楚辽国公其实是个不好的。
    但长安城不知道呀!
    一个“善解人衣”,一个“喜爱年上”,再加上不尊亲长不敬宗祖,传着传着,贾瑚就成了一个不仁不义不孝连门口过路老奶奶都不放过的好色之徒!
    这就是野史的诞生,根本没地方说理去。
    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贾瑚又不能专门派一队人敲锣打鼓的赶到长安城澄清,只能说一句“清者自清,自有后人分说”,然后就交给人民和时间。
    而这,也恰恰是夏家错判的原因!
    作为“本地人”,倡导的就是忠孝礼义,因此天然就对贾瑚这种跟家族反目的人不喜。
    不孝不仁不义有点能力但更靠谄媚的辽国公vs底蕴深厚屹立百年的荣国公府+后宫高级职称获得者贤贵妃+有旧交情的老亲薛家。
    该选谁,一目了然!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越是懂事越吃亏,这两项,完美印证在了薛蟠和薛宝钗的身上。
    薛宝钗为了薛家,思虑这个,顾及那个,最终没有讨的什么好。
    而薛蟠只是动了动小甜嘴,薛姨妈便什么侯伯权势都不顾,答应了去跟夏家求亲。
    薛宝钗有苦但不怨。
    薛姨妈重视薛蟠理所应当,因为这是普遍现象,薛蟠才是为薛家顶门立户的,薛宝钗最后是别人家的,所以能有个人让薛蟠收心,薛宝钗觉得也不错。
    薛姨妈也这样认为。
    但她比薛宝钗想的还多了一样,那就是夏家无男。
    只有一个姑娘,还倍儿有钱,最后都是薛蟠的,这也不比什么侯什么伯差。
    有薛宝钗的婚事在后面催着,薛姨妈也不敢耽搁薛蟠的婚事,当即就找王夫人和王熙凤商议了一番。
    前有太上皇殡天,省亲别院停工。
    后有贾瑚弹劾,荣国府忙于应付,薛家也受牵连,省亲别院又停工。
    拖拖拉拉修了近两年,现在还没修缮完毕。
    贤贵妃牺牲自己让贾瑚高抬贵手,荣国府也算是脱离了险境,为了证明元春不是非得有贾瑚支持不可,荣国府也是开足马力要在省亲别院上为元春争一份光。
    但干工程,人材机一动,那银子就是哗哗的流。
    更别说这块大肥肉,人人都想沾点油,那银子更是不经用。
    荣国府正为此发愁呢,王夫人甚至已经在考虑怎么通过嫁妆把私房银子合理的拿出来,毕竟那是她亲闺女,想方设法也要撑住咯。
    不成想,哎,薛家又送上门来了!
    你说这不巧了吗这不!
    诨号“桂花夏家”,一听就有钱,这门亲事好啊!
    结,必须结,还要快点结!
    能花别人的银子,干嘛要花自己的呢?
    反正都是一家人,她的私房钱早晚是宝玉的,宝钗是元春的弟媳,以后贵妃娘娘还能亏了薛蟠不成?
    到时给他谋个官身前程,那不比不当吃不当喝的银子强?
    所以王夫人非常赞同,还催着薛姨妈快点定下。
    好姑娘抢手,晚了就没有了,夜长梦多,抓点紧啊妹妹!
    王熙凤更是自无不可。
    自从跟贾琏闹了一回,俩人一直是貌合神离,贾琏甚至开始总不回来,回来了也没什么好气,说王熙凤辛苦劳累全是为他人作嫁衣。
    王熙凤有心和睦,但她不仅要操持府里的日常,还要操心省亲别院的事,整日忙得不可开交,天天跟着发愁银子。
    她不觉得自己是爱权,只觉得自己为这个家操碎了心,听见贾琏这么说,还能有什么好气?
    本身就不是软软和和的脾气,当然不惯着贾琏!
    你说我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我说你庸碌无能志高才疏,两口子见面就没有不脸红脖子粗的时候。
    到底是嘴胜一筹,贾琏后来不说了,因为他干脆不回家了。
    王熙凤的自尊也不允许她低头,就这么僵着,满心扑在了事业上。
    原先还能通过左右诉讼、操控官司、帮人平事等途径捞点外快,可被贾瑚一闹腾,有的被抓了,有的风声太紧不敢做了,经历来源于是断了一大块。
    没办法,只能再加大放贷的力度。
    如今一听薛姨妈讲夏家多么多么有钱,王熙凤哪里还能不同意?
    她也指望着能有生力军加入队伍,给贵妃娘娘增加一个强力的经济支援,娘娘稳了,才能沾到光,这样才好狠狠打大伯哥的脸!
    没错,王熙凤现在快恨死贾瑚了!
    人嘛,有时候就是这样,犯了不可弥补的过错,下意识就会选择避重就轻,想办法为自己开脱,实在洗不脱,就会气急败坏的倒打一耙。
    荣国府和薛家为什么不怨宝玉?
    因为她们和宝玉都是过错者,怨宝玉就等于怨自己。
    所以怨宝玉,不如怨贾瑚。
    你对妹妹那么好,就不能对弟弟好一些?
    没了薛宝钗,你失去的只是颜面和尊严,你弟弟失去的可是爱情啊!
    哦对,还有另外一个弟弟,他失去的可是前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