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姐夫姐夫
作者:不会飞咩   综影之我的角色我做主最新章节     
    无论什么年代,求学都是一件极辛苦的事。
    贵如齐国公府小公爷,为了实现科举梦,齐衡每日都要比盛家几个同窗更早起床,梳洗、用饭、赶路至书塾。
    春夏秋冬,雪雨风霜,四时皆不可误。
    其实他完全可以不受这个苦。
    齐国公就是再没实权,给儿子荫个官儿还是不成问题的。
    然而齐衡不愿。
    荫官好说不好听,向来为科举入仕瞧不起,明明白白的低人一等。
    平宁郡主是个要强的,齐衡又有这个志气,齐国公也愿意为了儿子向盛纮开这个口。
    大宋的文人是有一股子傲气的。
    傲气到“大唐不如大宋”这个观点都非常有市场,他们认为李氏大唐皇位交接无序、中央失权、藩镇割据,致使中原大地生灵涂炭。
    然而傲气终究改变不了现状。
    大宋自始至终都没能让异族可汗献舞,反而输了契丹输党项,输了女真输蒙古,最终改朝换代。
    文化的兴盛,又何尝不是对外屡败的无奈?
    古人云,仓廪足而知礼节。
    经济繁荣,则生六虱,既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心贞廉、仁义、非兵羞战。
    《商君书》有言,国富而不战,偷生于内,有六虱,必弱。
    什么意思呢?
    国家富足,却不对外扩张,百姓生活安逸了,就会追求诗书礼乐,就会讲究孝悌诚信,就会倡导仁义反对战争。
    大辽自认承继于唐,对汉文化颇为推崇,情况和大宋是一样的。
    澶渊之盟后大辽和大宋之间的和平,便是因此。
    但这种和平,注定是短暂的。
    在土地产出不足的年代,人口增长、土地兼并会严重挤压生存空间,导致矛盾激增。
    若是内部矛盾不向外转移,但凡有点火星,便会激发、扩大矛盾。
    要求道德没错,人类文明的延续需要道德的支撑,但前提是要先过好自己,还要提防别人把刀架在脖子上抢夺成果!
    以和平求和平,则和平亡。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
    仁义道德的前提,必须有强大且持续强大的国防力量来支撑,否则就是砧板上的肉,只能任人宰割。
    欲以德服人,先武德充沛。
    这便是邢泽致力于改变大宋重文疏武风气的原因,忠勇郡公立志做个以“德”服人的道德楷模。
    盛家书塾课程分上午下午,若是中午留在盛家歇息,以齐衡小公爷的身份,盛家肯定要盛情款待,还要准备房舍等一应用具供齐衡主仆歇息。
    着实有些麻烦。
    能来听庄学究授课已经是劳烦盛家了,再让人家折腾,谦谦君子齐衡更是过意不去,索性每日午时再往返便是。
    在没有被青涩懵懂的爱情蒙蔽心智之前,齐小公爷还是个彬彬有礼的懂事孩子。
    邢泽既来,长柏便也邀请齐衡一起留下用饭。
    在长柏看来,也许有人会拒绝他,但绝对没人会拒绝邢·收复燕云·忠勇郡公·大姐夫·泽。
    果然……
    柏兰是有些预见在身上的,齐衡闻言欣然应邀。
    下人回报大娘子和郡公娘子在寿安堂,邢泽等人说着话便往寿安堂去。
    一行人在盛宅十分嚣张,一会排成个“一”字,一会排成个“人”字。
    罪魁祸首便是如兰小可爱了。
    “姐夫姐夫!大姐姐怎么老是回来啊?”
    “姐夫姐夫!大姐姐说我像个小猪,你瞧瞧像不像?”
    “姐夫姐夫!父亲今日上朝去了,你怎么没去啊?”
    “姐夫姐夫!你是不是又给我带琉璃阁的好玩意了?”
    “姐夫姐夫……”
    墨兰不耐烦的撇撇嘴。
    故意炫耀什么,谁还不是郡公府的妻妹了,招摇过市,显着你了?
    小公爷还在呢,多失礼冒昧啊!
    仿佛听见了墨兰的心声一般,长柏瞅了一眼如兰,喧嚣立止,如兰老实多了。
    长柏对着齐衡歉意的颔首。
    邢泽不需要,他是自家人,而且长柏也早就见识到了这位大姐夫对他们五个小辈的“视若己出”。
    以至于每次华兰回来,长柏都要好几天不能说话。
    嗯……每日讲话份额有限,都被用来和华兰讲“惯子如杀子”的道理,以及表达对亲自教育外甥的强烈渴望。
    大姐夫实在宠溺,大姐姐甘之若饴,只有长柏,唯恐自己的外甥外甥女被俩不靠谱的给惯坏了。
    长柏等人向盛老太太、王大娘子、华兰问安。
    礼貌标兵齐小公爷亦然。
    “老太太慈安。”
    “大娘子懿安。”
    “盛家姐姐妆安。”
    华兰浅施一礼,盛老太太笑呵呵的颔首致意,王大娘子热情回应。
    “母亲,这便是齐国公府世子,名叫齐衡,颇为勤奋好学!”
    盛老太太笑着点头:“好孩子,快坐!”
    “坐坐坐!”王大娘子招呼道,“学了一上午怪累的,喝口茶歇一歇。”
    “有劳老太太和大娘子了。”齐衡道谢过后入座。
    “这孩子,实不必客气,权当是自己家就行。”王大娘子心里熨帖,“今日南边送来了些海货,我已经让厨房在料理了,小公爷务必留下用饭。”
    “大娘子唤我元若即可。”齐衡应道,“本不想叨扰贵府,然则今日有幸得见忠勇郡公,实在心向往之,便厚颜了。”
    长柏决定今日先暂且搁置对大姐姐的陈清利弊,把份额先挪作他用,于是也开了口:“元若不必客气。”
    所有人还在等着长柏的下文,他却只说了那一句,又修起了闭口禅。
    王大娘子颇为无奈的瞥了自家儿子一眼。
    就这脾性,亲娘都奈何不得!
    好在邢泽接了话茬:“长柏说的极是,元若与吾家弟弟妹妹有同窗之谊,我与汝父齐国公又同殿为臣,实不必见外,如今当以学业为先,现在还好,只是再过不久天就要冷了,来回奔波辛苦倒还在其次,只恐受了寒凉病倒耽搁学业。”
    邢泽冲王大娘子使了个眼色,王大娘子立时领会。
    这点聪明劲儿她还是有的!
    “元若实在谦逊懂事,唯恐给咱们家添麻烦,其实哪里会麻烦呦。”
    王大娘子对盛老太太说完,又对着齐衡笑笑。
    “我家主君早就吩咐过收拾一处屋子给元若居用,一直备着呢,可不许再客气了!”
    这么多人劝说,就连长柏都点头附和,实在盛情难却,齐衡便也接受了。
    “元若愧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