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苋菜肝脏
作者:一灯阑珊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最新章节     
    李君璞赶在暮鼓敲响之前离开,两个人没有再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和暗号。
    右武卫军事重地,一言一行都要小心。一次相遇已是幸运,若是常常来往,一旦被抓了现行,哪怕两人不曾涉及机密,上纲上线也是大罪。
    尤其段晓棠身世模糊,李君璞背后又是一堆烂账,有的是人抓他们小辫子。
    黄昏降临,长安城诸多坊市沐浴在暮色之中,忙碌的一天渐渐结束,喧嚣的里坊也恢复了宁静。
    李君璞拉响小院大门外的门铃,见是赵璎珞开门,试探问道:“我可以进来吗?”
    段晓棠入营,如今小院里全是女子,冒然入内不妥。只是报平安在门口交待一句即可,但李君璞刚才所做之事,实在不宜在大庭广众之下宣之于口。
    赵璎珞微微点头,“李二郎君,请进。”
    李君璞进门,却没想到杜乔也坐在院中。
    “杜郎君。”
    “李县尉。”
    李君璞坐到杜乔旁边,缓缓开口,“我刚才去见过晓棠,他很好,你们不必担心。”
    林婉婉心下稍微安定些许,转而担心起李君璞,“李二哥,你该不会摸进他们营里了吧。”
    李君璞:“我不过是下职后顺着右武卫大营闲逛了一圈,恰好隔着围栏见着晓棠,说了几句话而已。”
    “他气色不错,放心。”
    林婉婉没见过长安城的军营是何模样,原以为是高墙深沟隔绝一切,如今看来似乎并不严密。
    “那我们可以去见晓棠吗?”补充一句,“隔着围栏。”
    李君璞摇头,“南衙诸卫军事重地,你们几个女郎过去太显眼。我亦是穿着官服进去方才不惹人怀疑,能见面已是侥幸。”
    南衙是军事部门,但内部亦有文职官员,低阶官员不分文武服制都差不多。
    隔得远了,巡逻的卫兵也不知道李君璞是不是南衙的人,何况各部来往递送公文的人亦不在少数。
    杜乔沉思,“我能不能去见见晓棠?”
    杜乔亦是官员有官服,像李君璞一般混进去也能行。现在最担心的是段晓棠身份暴露,无声无息的死在右武卫大营里。
    祝明月品呷着李君璞的态度,显然这种事只是侥幸,可一不可二。“你和李县尉不一样。”
    都是文官,但李君璞只是披着一张文官的皮,将门出身,营盘关窍一清二楚,才能准确的找到段晓棠。
    换了杜乔,连右武卫大门在哪开的都不知道。
    而且不得不说,这种事风险太大了。
    一次还可以说是偶然,二次三次等着被当奸细抓起来吧。
    李君璞:“晓棠让我带句话,大营伙房里有粉丝和腐竹但数量不多,他这一阵吃苋菜和肝脏都快吃吐了。”
    段晓棠吐槽右武卫大营伙食差在众人之间不是秘密,李君璞珍之重之告知,是因为这是段晓棠意识到庄旭被白秀然无意间打了,这条对外连接的线可能要断后说的。
    祝明月微微一笑,“我知道了,到时找秀然再给他送些吃食进去。”
    话已带到,李君璞无意探究其中深意,告辞离开。
    杜乔:“若是有事去隔壁院里找我。”说完跟着出门。
    赵璎珞将小院大门的门栓插上,祝明月有节奏的敲击着桌子,“苋菜、肝脏!”
    林婉婉猜出段晓棠特意提起这样东西的用意,“夜盲。”
    长安人民根本没有夜盲的概念,“晓棠是想用夜盲做文章,还是已经招了?”
    “恐怕当日逃走就利用了这个漏洞,”后面为了保命将治疗夜盲的办法说了。
    祝明月一点也不意外段晓棠能和伙房的人混熟,但伙房和采购是两条线,显然段晓棠还没找到这个负责采购的人。
    “我们要把这个出入右武卫负责采购的人找出来。”给家里和段晓棠之间搭建起一座联系的桥梁。
    不需要找主管,只要找下头办事的人即可。他们无权无势,只能自下而上。
    隐秘不招人眼。
    祝明月:“兰娘璎珞,你们最近注意有没有军营的人来作坊买菜。”
    戚兰娘重重地点头,“知道了。”
    苋菜价低但量不大而且有季节限制,真正符合军营要求的是肝脏。
    祝明月最近没有听到有人到酒楼食肆特意收购肝脏的消息,那么右武卫很可能走的另一条线。
    “我明日去找胡屠夫,请他帮忙留意近日有没有人在肉市上大量购买肝脏,引荐一下。”
    禽类肝脏量多但块头小,收集起来不容易。牛肉官方不允许,能打主意的就是羊和猪。
    自古采购水深,既然没有指定品种,换祝明月来,也肯定买价格更便宜的猪肝。
    而现在东市最大的猪肉供应商就是胡屠夫,想必这个忙他会帮的。
    和段晓棠建立联络是一条线,但祝明月不得不思虑后路,“璎珞,你明天另外找个牙人,去长安县租一套独门独户的小院子。”
    预备万一段晓棠栽了,牵连到其他人。除了寻求白家庇护外准备的另一条退路。
    他们没有段晓棠插翅能飞逃出生天的本事,便只能躲起来。
    以长安城当前的组织架构,长安县和万年县根本不可能联动。
    他们一贯活动的范围都在万年县,一时之间不会有人想到会躲去长安县。
    一条朱雀大街不只是隔开东西。
    林婉婉思维发散,想的更远,“如果我们在长安待不下去,又能去哪儿?”
    无根无基的外乡人最容易受欺负,尤其是几个女人。
    天下虽大,但她们所知道的地方不多。
    赵璎珞的家乡幽州、戚兰娘的家乡汝州,人人都说家乡好,但她们若能在家乡待下去,何苦千里迢迢来长安。
    赵璎珞:“齐州如何,葛郎君秦郎君在那里。”
    葛寅家是当地豪强,有一定势力,关键两人人品靠得住。她们不依靠男人,只想初来乍到向当地人借个力,站稳脚跟。
    祝明月不是没考虑过,“朝廷这几年有意东征高句丽,兴兵之地,恐怕不大安稳。”
    连葛寅这等豪强听到消息都寻摸着加固坞堡,齐州不与高句丽相邻,防的又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