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生丝大战
作者:流泉洗砚   重生76:工业互联网帝国最新章节     
    杨墨诧异道:“这也算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啊!”
    黎敏苦笑道:“就是这280万的净水设备惹下的麻烦,我们是上市公司,赠予不太好走账,我们就用了一家指定的慈善基金会来操作这件事,后来又被查出,那位议员在那家水厂有股份,赠予就一下子变成了商业贿赂!”
    杨墨继续问道:“黎敏小姐,你觉得这件事只是无意中被翻出来,还是有人拿这件事做文章?”
    黎敏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杨墨说道:“这种事在香江是司空见惯的啦!要不然那些住在半山别墅,每天出入于高级会所,挥霍无度的议员,他们的钱从哪儿来?当然是有心人拿这件事做文章啦!”
    “黎敏小姐知不知道是什么人拿这件事做文章呢?”杨墨继续追问道。
    黎敏压低声音说道:“具体是什么人我也不太清楚,反正公司里传言,说这件事跟公司一位股东有关系,而且这件事背后金主据说是日本人……”
    杨墨脱口而出道:“日本人?”
    黎敏低声道:“据说是日本福岛的一家纺织品株式会社,看上了我们的缫丝厂,想收购南丰纺织的股份,被我们董事长拒绝,有个股东这几个月一直在暗中说服其它中小股东,把手上的股权转让给日本人!”
    杨墨已经大概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了,郭可欣只是无意中卷入了一宗股权争夺战,最终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杨墨沉吟片刻之后问道:“南丰纺织的股权结构大概是怎么样的?日本人能够得逞吗?”
    黎敏不无惋惜的叹息道:“南丰纺织的股权结构极其分散,这次很有可能董事会主席会易主!”
    杨墨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便起身准备离开,走的时候在林晨耳边说道:“这姑娘不错,别辜负了人家!”
    杨墨只需要增加足够的保证金,保证仓位的安全,继续逢低吸纳南丰纺织股票,等到股权争夺战从现在的暗流涌动到明朗化,纵横投资就能狠狠的赚上一大笔……
    可想起中国在蚕茧和生丝出口中,在日本人身上吃的大亏,杨墨就不想置身事外了。
    日本人盯上的不仅仅是一个缫丝厂,而是整个生丝产业链。
    在这个很多人都无法填饱肚子的时代,中国为了创汇,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腾出部分农田种植胡桑来养蚕。
    你无法用现在的眼光去评判历史的对错,而在当时,你想要工业化、想要发展,就必须有充足的外汇来购买国外先进设备,而创汇显然比温饱更重要,你如果不想永远在温饱线上挣扎,必须有所取舍!
    可令人唏嘘的是中国因为没有足够的缫丝厂和现代化的纺织体系,很多蚕茧和生丝都是低价出口到日本,再转口卖往欧洲!
    单一的出口贸易方式和各省外汇额度的争夺,屡屡被日本人钻空子,日本的生丝纺织品企业通常会联手编出各种理由压价,减少订单挑起各省之间的价格战,各省外经贸厅纷纷主动降价获取日本人的订单,仅此一项,中国每年损失的外汇,就高达几百万美元。
    郭可欣那边也有了消息,那些卖空打压南丰纺织股价的账户大多是新开的账户,这些账户的主人大多来自于尖沙咀一家跆拳道馆,馆主名叫伊源次郎。
    第二天早上,林曦也通过青山律师行的关系,打探到内地各省外经贸厅今年的生丝收购价。
    果然跟杨墨猜想的一样,日本人在和各省外经贸局谈判时候,声称印尼、泰国今年桑蚕产量暴涨,给出的生丝收购价,从去年的1.8万美元\/吨,暴跌到1.2万美元\/吨,蚕茧价格更是跌到不足两元人民币\/斤……
    印尼、泰国传回来的消息是当地桑蚕收购价格平稳,跟往年持平……
    随着各方汇总过来的消息越来越多,杨墨对南丰纺织商业贿赂案已经有了清晰的脉络:整个事件始作俑者是横滨丝绸产品同业协会会长前田盛夫,香江轻工业发达,南丰纺织也是亚洲一流的纺织企业,从技术到设备都不输日本纺织企业,旗下亚洲最大缫丝厂的投产,将会彻底改变日本垄断亚洲生丝贸易的格局,背靠大陆这个全球最大的蚕茧产区,要不了多久,一条从桑蚕养殖、收购、烘干、缫丝、纺织、印染的产业链将会完全对日本的依赖!
    前田盛夫为了保住日本在生丝产业链中的垄断地位,联手福岛川俣町的丝绸产品生产商,给南丰纺织做了一个局,通过接二连三的暴雷,逼迫中小股东低价出售手中持有的股权……
    即便知道了日本人的阴谋,杨墨却毫无办法,致远根基尚浅羽翼未丰,不管是人脉还是资金,都无法跟人家抗衡。
    最关键的是致远当前首要任务是完成手上的订单:二十万吨大石化装备、二十五万吨化肥生产线、采油机、矿山机械都需要回内地组织下游配套商生产,更让他恼火的是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自己这个逃犯的身份却不能回国……
    大青湾机械厂扩充产能在即,虽然设备和厂房都不缺,可技术工人却严重匮乏,还要派出技术人员,去指导内地企业完成配套设施生产。
    无能为力一筹莫展的杨墨,第一次有了一种深深的挫败感,几年的插队生活,让他了解农民的艰辛,知道什么是青黄不接,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饥饿和贫穷是这世间最可怕的两件事!
    在这个经济流通几乎全封闭的时代,靠天吃饭的农民除了辛辛苦苦从地里刨食,别的经济来源只能是养几只下蛋老母鸡,春夏之交养一匾蚕,从伺候蚕宝宝到编草龙上山结茧,个中艰辛外人很难理解。
    可是上游产业链被日本人牢牢把控,日本人为了牟取暴利,蚕茧收购价从最高峰的八元每斤,一路下跌到不足两元……
    外经贸局的这些大员们才不会管老百姓的艰难,日本人报价低他们就降低收购价,甚至为了自己外贸创汇的政绩,和兄弟省市大打价格战,压低收购价抢日本人订单……
    无力改变这一切,只能置身事外的杨墨也没想到,树欲静而风不止,郭可欣接到的一个电话,还是把纵横投资卷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