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甘心用一亿件衬衣去换一架波音飞机,更不想拿着微不足道的工资,每周却要工作五、六十个小时,可是我们没办法,谁让我们技不如人,只能从事最简单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眼睁睁的看着发达国家工人,每周工作三十个小时,却拿着高薪,喝着咖啡红酒,抽着雪茄,在海滩上享受生活……”杨墨眼神落寞,用一种无比颓丧的语气继续说道。
“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这是为什么?”杨墨扫视全场,沉声问道。
“那是因为我们贫穷落后,很多高科技技术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电脑、飞机、手提电话、发动机、精密仪器我们都做不了,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一个同学举手回答道。
“说的非常好!这些高端制造业我们暂时做不了,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而你们作为全国最顶尖的学府,有没有真正的扪心自问,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很多年以后,让你们的孩子不需要继续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给他们选择职业的权利,给他们能够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从事设计、研发等高薪工作的权利……”
“说句实话,我不敢相信,在华清大学这样的顶尖学府里,居然还需要讨论,我们是否应该放弃高端制造产业的问题?什么国际大循环、全球协作、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理论,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它存在的意义只有一个,那就是扼杀和阉割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其心可诛……”
就在这时候,坐在前排的一个教授模样的中年人站起来,冷哼一声说道:“杨先生,您这样说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吧?“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大循环理论,已经通过粤东省沿海城市的验证,证明是切实可行的,而且真真切切的给粤东带来飞速发展的机会!”
“您是……”杨墨问道。
“他是经管系教授高岭,美国留学回来的……”旁边一个工作人员轻声介绍道。
“您是高岭教授吧?能不能麻烦您举一个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产业链例子呢?”杨墨不紧不慢的问道。
高岭冷哼一声说道:“就拿家电产业来说吧!电视机和电冰箱的abs塑钢材料、显像管、压缩机、制冷剂、研发设计都来自日本和欧洲,在我们国家组装生产之后,再销售到欧美市场,这就是典型的原材料、技术、品牌两头都在外,国际协作的成功案例……”
“高教授可能不知道,生产一部彩电的利润,品牌溢价会占去35%、显像管再拿走另外的35%,剩下的30%减去人工,才是组装厂的利润,冰箱更是如此,一部压缩机就要拿走利润的一半……”
“这还在其次,中国是一个有着10几亿人口的大国,我们代工生产什么产品,什么产品就会过剩,就会变成白菜价,别人轻松拿着绝大部分的利润,我们辛辛苦苦忙了半天,赚不到什么钱不说,却要由我们来承担产能过剩的风险?凭什么呀?同学们,你们觉得公平吗?”杨墨沉声问道。
“不公平!”台下响起整齐划一的回答声!
“这些年来,我们正在陷入一个怪圈,中国生产不了的产品,人家就会喊出天价,甚至卡你脖子不卖给你,而一旦中国取得技术突破,能够生产了,这种产品瞬间就会马上沦为白菜价……有没有经管系的同学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杨墨环顾四周,微笑着问道。
“根据撇油理论,我们生产不了的产品,跨国企业会利用技术的领先,寻求高额利润,我们没有的技术,人家会怕我们学会了抢他们的饭碗,所以卡脖子不卖给我们,我们学会了的技术,他们会通过倾销来占领市场,把取得技术突破的企业,扼杀在发展的萌芽状态!”一个男生站起身侃侃而谈道。
杨墨轻轻鼓掌:“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现在知道为什么人家会想方设法让咱们沦为代工厂了吧?所谓劳动力优势,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便宜的劳动力随时可以被替代,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是根本!”
“说到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小故事,某国外车企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整个汽车的零部件,我们只能生产收音机、脚垫、雨刮器等几样零部件,就连简单的一个镀镍车标,我们都生产不了,因为我们生产出来的镀镍车标,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出现一些如同蛛网一般的裂纹,让整个车标黯淡无光,有没有冶金系的同学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杨墨抬头看向台下问道。
台下鸦雀无声,没有人知道是因为什么……
杨墨继续说道:“人家可不是来做慈善的,想学吗?拿钱来,技术转让费100多万美元,生产一个车标都赚不到1美元,得给人家像长工一样扛活多少年才能赚回来?其实出现这种现象非常简单,简单到一句话就可以解决这个技术难题……”
“杨总,到底是怎么解决这个技术难题的?”冶金系的同学七嘴八舌的问道。
“我也是后来请教了华清大学某位教授才得知,造成这种现象跟镀镍工艺无关,而是工件镀镍之前,表面应力没有得到完全释放,分享这个小故事是想告诉你们,很多技术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难,我们很多时候缺乏的是一种文化自信……”
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很高兴能够跟你们在一起度过两个小时愉快的时光,你们中的很多人,将来都会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你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将会影响很多人,甚至影响一个行业,你们的未来和这个国家息息相关!”
“杨总,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将离开校园,您能不能给我们这些即将踏上社会的莘莘学子,一句临别赠言?”最初提问的一个女生一脸诚恳的问道。
“我就用年少时候最喜欢的一句话赠予各位:少年当志远,拔剑斩昆仑,与大家共勉!”杨墨略一沉吟之后,想起了林言给他写的信里面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