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开业典礼之三
作者:西兴月   重生:和风过处,一路嫣然最新章节     
    说着,老人家的目光就落在了穆和风的身上。
    缓缓地,他说道:
    “穆和风是我的外孙,他从小就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
    我一直鼓励他学习书法、诵读咱们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经典等,不仅是为了培养他的艺术修养,更是为了让他了解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今天,他能够与志同道合的好兄弟姐妹,一起在这里创办洪城第一国学院,我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
    我希望他们这些年轻人能够坚持下去,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和宇文老人的讲话,充满了对穆和风他们的期望和鼓励,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位书法大师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不懈追求。
    同时,老人家的讲话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也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所以,随着老人家的话落,观众席上立马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且经久不息。
    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一位备受尊敬的爱心人士——洪城市工商局局长赵松坚先生,走上了讲台。
    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国学的热爱和对年轻一代的关怀,他将为洪城第一国学院的开业致辞。
    赵松坚先生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明白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无论他们的家庭背景如何。
    因此,他一直致力于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为他们提供实现梦想的机会。
    在致辞中,赵松坚先生微笑着说道:
    “我很喜欢国学,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
    我相信,通过学习国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了解我们的历史和传统,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他的声音充满了激情和坚定。
    接着,他说:
    “洪城第一国学院的开业,是我们为传承和弘扬国学所做出的努力。
    我相信,在这里,孩子们将能够接受到优质的国学教育,培养出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同时,我也希望国学院能够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赵松坚先生的致辞赢得了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
    他的善行和对国学的热爱,让人们对他充满了敬佩和感激之情。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每个人都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人才和塑造未来的重要途径。
    洪城第一国学院的开业,标志着一个新的起点。
    它将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国学的平台,也将成为一个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场所。
    相信,在赵松坚先生的带领下,更多的爱心人士将加入到这个事业中来,共同为孩子们的未来贡献力量。
    接下来,洪城第一国学院的主要负责人,穆和风走上讲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重要讲话。
    他们的话语中流淌着对国学院的深情厚意。
    他们回顾了国学院的创办历程,讲述了国学院的发展愿景,让人们对国学院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他们的致辞,如同阳光般温暖,如同春风般拂过,让人们感受到了国学院的魅力和力量。
    他回顾了学校的创办历程,讲述了教育的重要性,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并且对所有来参观的家长和学生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他希望学生们能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未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听到了他的话,所有人激动地欢呼起来;而且,还更是不吝掌声。
    如此,来表达他们对穆和风的感激,以及对未来的信心。
    这时,迟东阳、苏牧和张喜彬三人一同站在舞台上。
    他们的目光交汇在一起,仿佛在相互鼓励和支持。
    他们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开始朗诵李白的《将进酒》。
    迟东阳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是从远古时代传来的呼喊。
    他的朗诵充满了激情和力量,让人仿佛看到了李白在酒杯前豪迈地歌唱。
    苏牧的声音则显得温柔而细腻,如同一阵清风拂过脸庞。
    他的朗诵让人感受到了李白内心的孤独和忧伤,仿佛看到了他独自面对长江,思考着人生的意义。
    张喜彬的声音则是高亢而激昂,如同一阵春雷响彻云霄。
    他的朗诵让人感受到了李白的壮志凌云,仿佛看到了他手握酒杯,向着天空高呼: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三人的朗诵配合得天衣无缝,让人仿佛置身于唐代的酒席之上,亲眼目睹着李白与朋友们共饮美酒、共赋新诗的场景。
    他们的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昂,时而婉转,时而激昂,将李白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朗诵结束后,现场陷入了一阵沉默。然后,观众们纷纷起身鼓掌,掌声经久不息。
    迟东阳、苏牧和张喜彬三人微笑着向观众鞠躬致谢,然后一起走下了舞台。
    他们的朗诵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李白诗歌的魅力,更让人们体会到了朗诵艺术的美妙。
    紧跟着,舞台就变换成了一个秋风萧瑟的夜晚。
    路畅独自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星空,心中思绪万千。
    他想起了岳飞那首慷慨激昂的《满江红》。
    那是一首表达岳飞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愤怒的词作。
    同时,它更是一首令人热血沸腾的词作。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路畅就开始朗诵起来: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岳飞的故事。
    瞬间,路畅和所有与会者的眼前,似乎出现了岳飞身披铠甲,手握长枪,站在战场上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场景。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