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东井产业的损失会有多大?
作者:布衣顽童   我在韩国当财阀之独具慧眼最新章节     
    毛大庸点了点头。
    “我看到了报告,biologics诺斯新药的生产量在持续增加,因此预想到了这种情况。”
    “cmo和仿制药的业务做得再好,有可能取得这样的业绩吗?当然1万亿的销售额,我们也可能会达成,但是净利润会这么高吗?因此为了ds制药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必须在新药开发上取得进展。”
    “我同意您说的。”
    但是,方法是什么呢?
    “先做起来吧,办法总会有的。”
    “我会密切关注新药研发工作,争取尽快取得突破。”
    “好啊,我相信您。”
    朴振赫笑着说道,毛大庸也笑了,但是此刻他的内心并不轻松。
    因为到底该如何做,他还没有想出很好的办法。
    时间转眼又过去了一个月,新药开发业务还是没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毛大庸考虑过引进外部的研发人才、或是并购外部公司的办法。
    但是,即便引进了人才,新药研发同样需要时间。
    也考虑过并购外部公司的办法,但是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对象。
    韩国国内药企的水平大部分都差不多,没有发现研发能力非常突出的企业。
    把目光转向海外,那些研发能力突出的药企,早就被国际化的大药企掌控在了手里,或者已经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情况令毛大庸一筹莫展,好在朴振赫也知道他的难处,并没有再催他。
    在另一个方面,biologics的上市工作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biologics的第三工厂即将竣工,一旦投入使用,公司的产能将由20万升提高到35万升。
    第4工厂的建设也进行到了一半,今年年底或是明年年初,产能将有望突破50万升。
    到时候,ds biologics将有望成为世界cmo业界的领先企业。
    同时,特拉西玛的仿制完成了临床试验,正在申请销售许可。
    如果在在年底前,取得了销售许可,biologics今年的收益就更加有保证了。
    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开始热烈地讨论biologics的上市主管投行会是哪家,以及估值会是多少。
    “估值2万亿以上(约106亿rmb)……”
    朴振赫正在看报纸上分析biologics上市的文章。
    “朴专务,玄社长来了。”
    金俊宇打开门,说道。
    朴振赫立刻把报纸放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好久不见,看来您最近很忙啊!”
    朴振赫有一个月没有见到玄易洙了。
    “对不起,为了处理突发情况,最近也没能来看您。”
    “没关系,快请坐,出了什么事吗?”
    从玄易洙的话语中,朴振赫感觉到了什么。
    “原本进展顺利的海外业务,突然陷入了停顿,所以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海外。”
    “陷入了停顿?”
    “不是什么大问题。”
    玄易洙解释道,他不想一见面就说这些不好的消息,而且即便说了,朴振赫也只能是干着急,不可能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如果让您在海外奔波了一个月,应该不是小事,到底是什么事情?”
    “主要是受ba黎流感的影响。”
    “ba黎流感不是已经逐渐过去了吗?”
    随着时间进入春夏季,ba黎流感的传染性和毒力迅速下降,危险程度已与普通流感差不多了。
    “但对经济造成的打击和后遗症非常大,尤其是制造业,人们在收入减少以后,消费意愿大幅降低,使得投资者也不愿意投资了。”
    “这我也听说了。”
    “我们做建设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受影响很大。我这次出差,一方面见了一些投资公司,并视察了海外项目的进展情况。”
    “具体遇到了什么困难?”
    见朴振赫面露担忧之色,玄易洙忙摆了摆手。
    “情况不严重……”
    “没关系,跟我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吗?”
    沉吟了片刻之后,玄易洙才开口道:
    “您知道,做海外项目,只凭借我们自身的能力还不够,因此最近在与东井产业合作,开展海外业务。”
    在之前的社长团月度例会上,朴振赫听他提到过相关的事业计划。
    难道是与东井产业发生了什么矛盾?
    “是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吗?”
    “那倒不是,东井产业凭借之前在海外打下的基础,给了我们不少帮助,但是,这次泰国的新港建设项目却遇到了问题。”
    “是在林查班的项目吗?”
    朴振赫记得在新闻上看到过这个项目的报道,泰国在未来10年,计划投资10万亿韩元(约530亿rmb),建设海港、物流中心及相关基础设施。
    但是,因为项目的规模超出了ds建设的能力,所以他没有进一步再关注。
    “这个项目我们做得了吗?”
    “单独做确实有困难,所以我们与东井产业组成了联合体,参与了项目的投标。”
    朴振赫点了点头。
    “那是遇到了什么问题?”
    “作为财务投资人的几家投资公司,因为经济低迷,在资金上遇到了问题,所以要求退出或是减少投资……我和东井产业一起,为了说服投资人继续投资,想尽了各种办法,但是效果不佳。”
    玄易洙说到这儿,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如果无法说服投资人继续投资的话,干脆退出不行吗?”
    “我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东井产业就不行了。如果现在撤出的话,因为先期的投入,东井产业将遭受严重的损失。”
    “原来是这样。”
    在朴振赫的面前,玄易洙不太愿意提起东井产业的负面话题。
    因为朴振赫既是东井产业的股东,同时那又是朴振赫姥爷的产业。
    而且,外界始终有这样的传闻,东井产业的名誉会长李钟武,希望朴振赫能够回归东井产业。
    但是对于这样的消息,朴振赫却没有什么忌讳。
    尽管那里有关心他的姥姥,一直在照顾他的张妈也是从那里来的,但是亲情归亲情,生意归生意,朴振赫已经把两者分得很清楚了。
    “他们的损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