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逝去
作者:水波1984   六零海岛,大力女混的风生水起最新章节     
    “妈妈,妈妈,解放军叔叔来了,你醒醒。”女孩轻轻的推着她妈妈,试图把她叫醒。
    “嫂子,我们是海岛部队过来的,你放心,有什么需要,直接说。”张干事也在试图唤醒炕上的女人。
    “你去把大队长和妇女主任找来,这事需要他们出面。”张干事对着跟来的战士说道。
    “好的,张干事,我马上去。”小战士跑出去了,炕上的大嫂也慢慢的睁开了眼睛。
    “妈,妈,你醒了,太好了。”女孩声音里带着激动。
    “妈,妈……”两个男孩也连连喊着,他们这两天吓坏了,怕妈妈一睡不醒。
    “你好……谢谢……”女人太虚弱了,话说得断断续续。
    “嫂子,别急,一切有部队呢。”张阳作为后勤干事,经验也很丰富,知道怎么安抚人心。
    “好……孩子……带走……不放心……”断断续续的又说了几个词,张阳明白她的意思,孩子让他带回部队,就在这她不放心。
    也是,三个孩子还未成年,有烈士补贴,如果被有心人拿捏了,她们不会有太好的日子。
    “知道,我会带她们回部队,领导会安排好几个孩子的,你放心。”张阳做出保证,希望能让这个嫂子安心。
    “燕子……”
    “妈,我在呢,你放心,我能照顾好弟弟们。”叫燕子的女孩,话说的铿锵有力。
    “好……辛苦了……谢谢……”女人最后视线对着张阳,道了谢,最后慢慢闭上了眼睛,停止了呼吸。
    “妈……”
    “妈妈……”
    三个孩子哭成一团,张阳也抹了一把眼泪。
    “怎么了,燕子她妈没了?”
    赶过来的大队长和妇女主任听见哭声,赶紧跑了几步。
    “嗯,刚刚走了。”张阳迎出来,同过来的大队长和妇女主任说道。
    妇女主任进屋了,很多事情需要她帮忙。
    “你好,解放军同志,我是小渔大队的大队长于老根。感谢你们大老远的过来,谢谢!”大队长挺会说话的,一直道着谢。
    “于队长,你不用这么客气,她们是烈属,我们有责任照顾好她们。等办完嫂子的丧事,我会带孩子们回部队,领导会安排好她们的。”
    张阳事先打好招呼,不想和她们扯皮。
    屋里,妇女主任和一起来的女同志一起帮着把燕子妈收拾好了,让她干干净净的离开。
    几个孩子,两个男孩有点懵,光顾着哭了,只有叫燕子的女孩张罗着。
    等把燕子妈安葬好,张阳他们也要回去了。
    “燕子,你真要跟着去部队啊?到时候你们谁都不认识,怎么生活?”妇女主任觉得她们几个就在队里,大伙照顾一下也能活下去。
    “婶子,我妈最后的心愿,我一定会实现的,不能让她死不瞑目。”于海燕说的斩钉截铁,妇女主任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送走帮忙的大队长一行人,于海燕把家里的东西都收拾出来,主要是姐弟三人的衣服,还有家里的一些存款,那是爸爸的抚恤金,给妈妈看病买药花了一些,也没剩下多少了。
    “叔叔,我可以把东西都带着吗?这些以后过日子要用的。”于海燕并不打算被领养,她都十五岁了,两个弟弟也十岁了,她们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不能分开。
    张阳也不知道这三个孩子最后会怎么安排,尽可能的帮一把,也就同意她们把东西都带上了。
    第二天,海燕锁好门,带着两个弟弟朝着家门磕了三个头,跟着张阳他们离开了。
    “燕子是个好的,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渔村的婶子大娘看着离去的几人,心里也是不好受。
    “走了也好,留下什么样更不好说。”一个老大娘摇了摇头,三个失祜的孩子到哪不容易。
    辗转来到海岛部队,张阳带着三个孩子去见领导。
    “师长,三个孩子带回来了,我们去的时候,于家嫂子就剩最后一口气了,孩子拖给部队就离开了。”张阳虽然见惯了这样的事情,还是心有不忍。
    “行了,你下去休息吧,几个孩子吃饭了吗?”
    杨师长看着三个未成年的孩子,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安置。
    “叔叔好,我叫于海燕,今年十五岁了,两个弟弟十岁了,我们不想被领养,我可以带大两个弟弟。”海燕看着杨师长,她有点紧张,但是该说的话都说明白了。
    杨师长很意外,这个小姑娘年龄不大,倒是挺有自己的想法。他看出来了,她有点紧张,但没有害怕。
    “海燕是吧,说说,你怎么养活自己和弟弟们?”杨师长有点兴趣,看看她怎么说。
    海燕深吸一口气,动了动手指,看着杨师长认真的说道:“我们是烈士子女,没满十八周岁之前有烈士子女补贴,妈妈临走时,把家里剩的钱都留给我了,虽然不多,但也够用一段时间。
    我水性很好,可以赶海,可以捞海货,采野菜,怎么都能填饱肚子。只要叔叔帮我们找个地方落户,有个落脚地就行。”
    海燕把自己的想法都说了,她不希望自己和弟弟们被分开,谁家日子都不好过,在人家屋檐下讨生活,太难。
    杨师长没说同意不同意,让人带她们三个下去休息吃点东西。
    杨师长又召开了会议,也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个孩子要自己过,她们多大了?”三团子没想到几个孩子是这想法。
    “姐姐十五,两个弟弟十岁。”杨师长跟他们说了三个孩子的年龄。
    “这么大了,要是领养也不容易,谁家也不可能一下子领养三个这么大的孩子,负担不起。”
    一团长实话实说,现在谁家不是好几个孩子,过得捉襟见肘的。
    这话一出,大伙都沉默了,这是事实,谁家日子也不好过。勉强领养一个还好,多了真负担不起。
    “师长,我觉得孩子的想法可行,她们自己并不想被领养。与其在别人家谨小慎微的生活,还不如自己辛苦一点,过得顺畅一些。咱们有心力的,在一旁帮衬一把,几年孩子就长大了。”顾野想着宝妮的话,觉得孩子自己过也挺好,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
    杨师长想起海燕的眼神,最后决定给孩子找一个落脚点,让她们自己过,部队就是她们的后盾。
    最后,几个孩子落户到海岛一队,又塞给宝妮爹,一样,不记工分的。海燕水性好,被宝妮带进海带养殖场,也能照顾一些,三个孩子总算安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