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作者:西门七仔   穿成女屠夫后,全村去逃荒最新章节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徐家村不用等到秋天丰收,夏天就有收成。
    所以大伙把荒地开垦出来后,趁着时节,立即播种。
    村里也不各种各的,而是一起种。
    那景象,颇为壮阔。
    几百号人待在田里,一亩地一亩地地种过去,不一会儿就把地种满了。
    程顾卿好久未感受到如此多人的种地了,看到忙忙碌碌的身影,颇为感慨。
    村里除了还在襁褓中的小路平和煮饭婆子,其他人全涌向田里,包括张夫子。
    当然许大夫更自由,有病人来就看,没病人就整理药材。
    偶尔回田间看村里人种地,有时候也配些解乏药材熬汤给村民喝。
    程顾卿种地种得腰酸背痛,好想撂挑子不种地了,可看到肥团也在地里埋地蛋子。
    程顾卿老脸一红,做不出不干活的举动。
    哎,世上有一大苦,就是当农民。
    程顾卿想着明年宁愿去杀猪,也不当农民,宁愿花钱请人干活。
    正在粗鲁盘地的徐老大也是这么想的,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说:“阿娘,俺不会种地,二弟老是说俺种得不好。”
    徐老大幽幽地看了一眼徐老二,刚才又被二弟说,说他垄的地不平,这么种下去的粮食保准不丰收。
    徐老大也不知道地平不平,反正在他眼里,看到就好平,跟别人的没区别。
    程顾卿还未说话,黄氏就笑骂道:“阿娘,当家的种地种得真差,哎,都要别人翻干呢。”
    黄氏看到徐老大只会用蛮力,不用心干,真想给他一巴掌,让他一边去。
    谁家汉子种地像他这样,毫无规律,胡乱挖一通,就算有力气,也不用这么浪费。
    程顾卿也觉得徐老大种地太差了,比她还差。
    态度还不好,瓮声瓮气。要是外人肯定跟人急,家里人只好忍。
    对着徐老大说:“老大,忍一忍,种完今年,明年俺们就不亲自种,请人种。俺们种地不行,就去杀猪。”
    徐老二听到程顾卿请人,立即反对地说:“阿娘,哪里要请人,俺们慢慢种就好了,请人多浪费钱,何况农忙哪里会请到人。别人都种自家的,谁会帮你种呢。”
    正在想偷懒的徐老三听到后立即不同意地说:“二哥,你就说错了,你以为别人都有田地。有些人没地或者地少的自然会去帮人种地,赚铜板了。每年都有麦客出来干活,嘿嘿,阿娘,我支持你,我们请人干。”
    徐老三装模作样的盘地,心里美滋滋地想,明年程顾卿请人种地,他就不用下地干活了。
    哎。种地真辛苦,想当年在老家,他哪里用得着种地,他只需要看铺子就行了。
    该死的世道,该死的老天爷,不给人活路,硬生生让他们逃难。
    林大泽看到小舅子徐老三种地,哎,比大舅子徐老大还不如。
    起码大舅子不偷懒,人家是不会干。小舅子,胡乱盘地,自己恨不得抢过他手中锄头,让他滚一边,别碍眼。
    不过仔细观看,宝珠的娘家,就只有二舅子夫妻会种地,其他都是打酱油的。
    连锁子的大舅母黄氏也是个不太会种地的,她只比其他人稍微好一点。
    林大泽可不敢说岳母一家不会种地的话,只好默默地挥动锄头,努力干活。
    宝珠跟在林大泽身后,他挖土,宝珠就放地蛋子种子,根据程顾卿教的法子来种。
    其实宝珠也没有信心地蛋子会大丰收的,但程顾卿说得信誓旦旦的,没办法不支持。
    只好跟着一起种地蛋子,想着要是真得收成不好,就去买粮食。
    以前阿娘阿爹会偷偷给她防身钱,还吩咐她要收好,遇到什么事也能拿得出钱来。
    还说明珠在徐家村,几个兄弟也在徐家村,在跟前,阿爹阿娘很放心。
    就是不放心她这个外嫁的闺女。
    宝珠偷偷地看了一眼冷着脸挖地的程顾卿,心里莫名地酸酸,虽然没有阿爹了,但她还有阿娘。
    阿娘还是像以前那样,给零花钱她和宝珠。
    唯一不同的是当面给,不再是背里里给。
    就算家里的儿媳介意,阿娘也不理会,我行我素地给她们姐妹零花钱。
    宝珠越想越感动,干活就越伶俐,想着程顾卿干农活不利索,那就她干多些。
    明珠完全不知道亲姐姐宝珠在想什么,看到她手脚伶利地干活,脸瞬间就垮下了。
    亲姐干那么快干嘛,她在后面都追不上。
    看了看四周,锤子不在,举目无亲。
    跟阿娘阿姐撒娇只会被骂。
    明珠欲哭无泪。
    又看了看正在放地蛋子的肥团,好认真哦,想不到她的肥团那么会干活了。
    明珠抹了抹额头的汗水,好想躲懒,好想不干活。
    好想回村找正在干木匠活的锤子。
    明珠慢悠悠地起身,咕噜咕噜地喝了口水。
    程顾卿没眼看了,面无表情地说:“明珠,莫要偷懒,快去干活。”
    人懒屎尿道,明珠懒就喝水多。
    也不知道第几次喝水了,喝一口水,站半天,干一分钟农活,又起来喝水,站半天。
    程顾卿也真服气了。
    明珠非常委屈地说:“阿娘,俺哪里有偷懒,俺一直都在干活呢。”
    真得冤枉啊,口渴多喝水都不行,阿娘越来越不讲道理了。
    旁边的魏氏白了一眼小姑子,见过懒人,就没见过她那么懒的人。
    不干活就算了,还像座山在那碍地方。
    幸好村里是一起干活的,不用担心农活被耽误。
    要是让小姑子单独干,恐怕要饿死了。
    魏氏好想骂几句,转眼看到程顾卿在挖地,瞬间哑火了。
    她做媳妇的可不敢骂小姑子,婆婆又是偏心的,时时向着小姑子。
    万一自己说错几句,得罪婆婆,春丫的嫁妆,狗娃,毛头的彩礼就没指望了。
    魏氏现在明白了,得要讨好婆婆,她一高兴,手一宽,春丫上次得到银镯子,下次的就有可能得到金镯子。
    听大伯子说了,婆婆这趟走镖,赚了不少钱,魏氏可指望婆婆手指多漏点,够他们二房吃了。
    曾氏看着二嫂魏氏变化莫测地嘴脸,小小的翻了个白眼,二嫂肯定在想不好的事。
    随后偷偷看了眼程顾卿,曾氏偷偷地偷懒。
    哎,自从家里的哥哥嫂嫂带着几个小侄女投靠徐家村,曾氏就变得乖巧了。
    她不乖巧都不行,娘家人都投靠徐家村了,她这个外来媳妇还哪里有资本大声说话。
    幸好程顾卿是个好婆婆,对待她依旧像以前一样。
    所以曾氏得好好干活。
    而且要教文博和文鑫表现好点。
    特别是文博,婆婆1两没几页的书都舍得给文博买,那是真得非常喜欢文博了,得教文博好好讨好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