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治国之道
作者:小贞德   大周逍遥王爷最新章节     
    眼见萧元寿无言以对,周正便沉声说道:“殿下,治大国如烹小鲜。”
    “寻常人做事还要三思而后行,你身为皇子,未来的皇上更是要多多斟酌。”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话完全就是那些法学家用来哄骗百姓的。”
    “真正的治国之道是要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不得意气用事。”
    “且不说王崇王大人本身品行就不错,就算他是个贪官污吏,腐化成性,在不触及底线的情况下,你也不得乱动。”
    “他在这守着,每年就算贪污一百万两白银,只要能保证边境无忧,便至少能为朝廷省下五百万两白银。”
    “对待地方官员也是同理,这账,你可要算个明白。”
    “当然,我也不是要你圆滑世故,为了能够清闲度日,便任由这些人肆意妄为。”
    “为君者,最好的情况自然是选用清官贤臣,可天下的清官贤臣又有多少?真正有能力治国,施政一方,上承朝廷,下安黎民的能臣干吏又有多少?”
    “二者兼具之人,又有多少?”
    “选拔臣下,占其一,便可用,占其二,便可重用。”
    “但现在的朝廷,十之八九都是严党派系,这些人多是一条不占的尸位素餐之辈,他们向上贪污朝廷公款,向下勒索黎民百姓,而对于公务要么不闻不问,要么便是为了彰显权利,而胡乱施政,以致我大周朝廷走到这一步。”
    “可就算如此,陛下却也不敢擅自扫除这些人,而是要慢慢提拔庇护如杨浦、于廷益、王崇、孙高阳等人。”
    “等待这些人成长起来之后,才可犁庭扫穴。”
    “所以,这次就算真查出什么东西来了,你我也不可擅动,更不能直接杀人,一切都将交由皇上圣裁!”
    说到这,刘凌向着京城的方向拱了拱手。
    而听完这些话,萧元寿的脸色变得平静了下来。
    刘凌的话,或许和他之前的为人处世之道大相径庭,但他却知道,这话是对的。
    但就算是对的,萧元寿却也万难接受。
    在他看来,坏人就该杀掉,好人就该活着。
    为了所谓的朝局稳定,便任由奸佞祸害黎民百姓,打死他也不可能同意。
    沉思良久之后,萧元寿寒声说道:“你说的这一套,我学不会,我也不想当皇帝,不会当皇帝,此次回京之后,我便想父皇上辞呈,辞去太子之位,他今后有什么差使,我也不会去办了。”
    说罢,萧元寿扭头离去,只留下刘凌一人在酒桌上凌乱。
    这些生活中残酷的事实,全都是他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十几年摸索出来的,如今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全压到一个孩子的身上,他也确是难以接受。
    但若是不说,这家伙指不定会干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来。
    至于他说的上辞呈的话,周正也不在意。
    萧帝现在的几个儿子中,唯一适合当皇帝的便是这个老三萧元寿。
    他或许莽撞,或许冲动,但确是个正直的人,只要有一些贤臣能够尽心辅佐,相信中兴大周不是什么问题。
    至于回去之后萧帝怎么安抚,便不是他刘凌所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摇了摇头之后,刘凌也走出了房门。
    如今大同算是调查完了,他便想着让手下们休息两日,便直接拔营去太原会会那个新任的晋州巡抚。
    然而,还不等他走到军营,只听城墙上传来了低沉的号角声。
    几乎在号角声响起的瞬间,原本在城中闲逛的诸多兵士们表情瞬间变得紧张起来,紧接着,这些人便急忙拿起兵器向着城墙上狂奔而去。
    看着这架势,刘凌也赶忙跟着上了城墙。
    此时王崇已经在城墙上了,刘凌左右看了看并未发现萧元寿的身影,于是便对一旁的随从道:“快去找殿下!”
    随后,他便来到了王崇身边,向着城下看去。
    只见,城池不远处,数不清的骑兵正在即将收获的麦田之中驰骋。
    经过这些人的践踏,刚刚结穗麦田被搅得一团糟,已经不能再收获了。
    这时,王崇也看到了刘凌,他沉声说道:“这些蒙古人是在逼我们出城作战!”
    这一点,刘凌也看得出来,不过他好奇的是,自己刚才明明击退了一股蒙古骑兵,怎么他们这么快又卷土重来。
    似是看出了刘凌的疑惑,王崇又解释道:“和女真不一样,蒙古共分为三个部族。”
    “被你打败的那支是由阿脱里不花统领的东蒙古部族,现在城下这支是阿勒坦统领的西蒙古部族。”
    “除了这两只,还有一个北蒙古部族,统领者名叫额森。”
    “上次蒙古三部进攻宣府,于大人便是送了礼物给这个额森,以离间他们蒙古三部,最终让他们分崩离析的。”
    刘凌闻言微微点头。
    就在这时,萧元寿也快步跑上了城墙:“蒙古人来了?”
    刘凌迎上去道:“是的殿下,蒙古大军已经来到了城下,正在毁坏庄田。”
    萧元寿闻言忙凑到了前面向下看去。
    王崇见状微微皱眉,似是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摇了摇头继续观望。
    查看片刻后,萧元寿便看向王崇道:“王大人,他们毁坏我们的庄田,为何不出战将这些人击退?”
    此话一出,王崇眼睛都直了,他并未理会萧元寿,而是瞪眼看向刘凌,那意思是说:你丫管管他!
    刘凌也知道边境的情况,一般来说,蒙古骑兵来犯,守住便是有功,至于外出作战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这倒也不是王崇能力不足,实在是经费给不够。
    这几年先不说,前些年连军饷都要拖欠,就更不用说养马御敌了。
    没有战马,凭借步卒要和对面骑兵对抗,十有八九会吃亏,就算勉强打赢了,自己的损失也会极大。
    到时候给士兵们的抚恤金又是一大笔钱。
    军饷可以拖欠,但抚恤金可不能马虎,不然的话,下面的士兵们根本不会再卖命。
    算来算去,任由这些人毁坏一番离去,比出城作战的成本低多了。
    所以,每次敌军进攻,王崇多是以守为主。
    而且,看这情形,他们应该是没能抓到附近村庄的百姓,不然的话,这些人早就驱赶着百姓攻城了,如此一来,王崇更加不会出城作战了。
    对这种战术,刘凌倒也没什么意见。
    只不过现在他来了,这战术自然要改一改了。
    “王大人,殿下说的不错,不能任由这些蒙古鞑子毁坏庄田,应该出城一战,正面击溃敌军!”
    此话一出,王崇顿时脸色大变,他心中暗道:这刘凌不是懂得兵法吗?怎么也在这瞎咋呼?
    旁边的将官们就没王崇那般心态沉稳了,听到刘凌的话后,一旁的将官当即质问道:“我等以步卒居多,如何对付的了鞑子的骑兵,你若想战,不如自己出城作战。”
    若是一般文官,听到这话,少不得暴怒一番,再对着那武将臭骂一顿。
    然而,刘凌则等的就是这话,他嘴角一歪,寒声说道:“战便战,手下五千兵卒,就等着杀贼立功呢!”
    说罢,刘凌转身便要下城。
    萧元寿赶忙道:“我也去!”
    刘凌想要制止,但萧元寿却抢先说道:“刚才你说了,再遇到鞑子,你要让我一起上阵的!”
    刘凌哑然,看着萧元寿那激动的模样,刘凌知道这次自己阻止不了他了,于是也只得沉声说道:“听指挥,不要乱来!”
    眼见刘凌答应,萧元寿顿时大喜:“好!我一定听从指挥。”
    说罢二人就要下城。
    此时,王崇终于稳不住了,他厉声道:“刘凌,你死则死矣,何必拉上太子殿下犯险?”
    刘凌止步,他回头看了一眼王崇,随后便对着周围的一应将官说道:“诸位将官且看好了,我刘凌如何击溃眼前这群贼军的!”
    说罢,便头也不回的下城去了。
    王崇见状,当即厉声喝道:“传令下去,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打开城门!”
    在王崇看来,只要自己不开城门,刘凌和萧元寿便没办法出城作战。
    然而,他却忘了,二人所率领的五千军卒全在城外驻扎,而且出城也未必要走城门。
    下完命令之后,王崇便继续守在城墙上,他要时刻注意眼前这支蒙古大军的动向,并随时做出反应。
    然而,就在他聚精会神的观察局势时,一名士兵快步跑了过来:“总督大人,不好了,刘大人和太子殿下从南城城墙上下去了!”
    此话一出,王崇眼睛瞬间瞪的滚圆:“你说什么?他们怎么下去的?”
    “他们带了几个随从,用竹筐下去的!”士兵说道。
    “嘶!”王崇倒吸一口凉气,随后忙道:“全军备战,随时准备出城援助太子殿下。”
    说罢,王崇便快步向着南城跑去。
    而出了城的刘凌和萧元寿,已经整顿好了军队。
    刚才一番大战他们砍了一千多个人头,换成银子便是上万两白银,哪怕四千人平均分配,一人也有五六两白银,顶得上半年的工钱。
    所以,众人都很乐呵。
    当听到蒙古人又来袭扰的时候,这些人自然是兴奋了起来,并提前做好了出战的准备。
    刘凌和萧元寿下城后,当即便带着这些人一路向城北绕行而去。
    因为绕城墙太远,所以王崇走的是城中线,等他火急火燎的来到南城时,便只看到了空空如也的军营,以及战马奔腾而过的烟尘。
    “这刘凌真是混账。”骂了一声,王崇便又开始向北城狂奔,来了一次结结实实的折返跑。
    而此时,刘凌则已经带着麾下的五千人马,列队于护城河之外了。
    远处的蒙古骑兵们自然也发现了他们。
    不久之前,西蒙古部落遭了雪灾,牛羊冻死了不少,他们没吃的了,自然是要南下劫掠。
    于是,阿勒坦便叫上了额森和阿脱里不花一起前来发财。
    当然,这次劫掠阿勒坦也不抱太大希望,毕竟王崇的本事,他们也十分了解。
    只希望,这次能抢到一些粮食便可以了。
    可谁知,就在他率领主力赶到大同准备搞一次突然袭击的时候,却发现阿脱里不花竟然已经先出手了。
    而且还被打败了,不仅什么东西都没抢到,还让大同附近的百姓有所准备。
    如今他再跑过来,自然是毛都没捞到。
    没办法,阿勒坦便让手下毁坏庄田泄愤,同时也抱着那一丝丝希望。
    希望王崇不在,或者突发羊癫疯,让他的手下出城作战,如果能重创大同守军,他便可以绕过大同,再深入劫掠一番了。
    而现在,他所希望的事情,竟真的变成了现实。
    看着眼前列队护城河外的汉人军队,阿勒坦眼睛都在放光。
    “吹号角,召集所有人集结,准备攻城!”
    一声令下,蒙古军中特有的号角声响起,原本还在四处毁坏庄田的蒙古骑兵们,听到号角声后,迅速向着阿勒坦的周围开始集结。
    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阿勒坦所率领的两万精锐骑兵便已经集结完毕。
    大同城下,刘凌看着前方黑云般的蒙古军阵,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愧是一直威胁汉人的北方游牧民族政权,果然气势非凡!
    和刘凌的紧张相比,萧元寿的眼中便是兴奋了。
    他一只手勒着缰绳,另一只手提着一把不知从哪里弄来了马刀,正狞笑着看向前方的蒙古战阵。
    就在这时,原本紧闭的大同城门突然打开,护城河上的吊桥也缓缓的落了下来。
    “殿下,城外危险,快回来!”王崇亲自领军出城,他率领的是大同仅有的一支骑兵部队,背后则是与辽东铁骑齐名的北境鸳鸯军。
    萧元寿听到呼喊声后,回头看了眼王崇,然后又看向刘凌。
    若是平时,哪怕萧元寿折腾的再厉害,刘凌也不会让他亲临一线,毕竟他身份不同寻常,就算有万全的准备,刘凌也懒得冒险。
    不过今日有些不同,刚才刘凌对着萧元寿一顿臭骂,算是打了一巴掌,现在也该给个甜枣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