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司马懿归降了?
作者:满地是菠萝   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夏侯霸流着泪看着张辽,张辽也含着泪看着夏侯霸。
    最终,夏侯霸跪地:“是我害了张将军……”
    张辽长叹了一口气。
    他明白,当初夏侯霸若不来找他,又或者自己当初不去理会这些事,那就不会陷入夺嫡之争。
    到时,无论是曹丕继位,曹彰继位,又或是曹植继位,自己在曹魏阵营都会有一席之地。
    封侯拜将,入庙功成。
    人生也算圆满了。
    可一旦陷入夺嫡之争,若成功还好,若失败只能称为乱臣贼子。
    但,陛下之事,他既知道,又怎能袖手旁观?
    他沉思良久,长叹一声:
    “此事乃天意也,不怪夏侯将军。”
    “张将军,接下来该怎么办?”
    张辽想了想,有心回黄州找夏侯尚,又担心害了夏侯尚。
    “仲权将军,你说荀先生与曹植公子去了江东?”
    “末将也是听百姓传言,真假不可细考。”
    “江东?司马懿的地盘?”
    “司马懿已经回来了,但刘封还未进入江东。”
    张辽想了想:“我此番与曹彰交战,还碰到了一个人。乃是郭淮。我还纳闷,他本该在江东,怎么来了这里?你这么一说,我便全明白了!”
    “张将军,你有何打算?”
    “你既有诏书,我想去投奔四公子和荀先生。至少能暂获安宁!”
    夏侯霸想了想:“如此也好。”
    临走时,张辽又想起曹操的尸身埋在荒山野岭。
    他心中不忍,便写一封信,详细记录了曹操遗躯埋葬的地方,命人送入城中。
    他知道,一旦把曹操遗躯告知曹丕,就意味着曹丕可顺利即位。
    但事已至此,也无他法。
    但在他想来,就算自己现在全力支持曹植,带着诏书,还是难以扭转乾坤了,只会让大魏更加分崩离析。
    他知道,曹操一定不希望看到这样。
    他也同样不希望曹操的遗体一直埋在荒郊野岭!
    而曹丕接到了张辽的信,心中产生了一丝恻隐,他没有为难张辽的家人。
    立刻命人去请回父亲遗躯入庙,然后去洛阳准备登基大典。
    ……
    此时此刻,关羽站在合淝城楼,捋着花白的长髯,遥望北方千里沃土,又想到了刘备。
    但今天,他格外高兴。
    他看着徐庶:
    “如今咱们再获大胜,那孙权打了五次的合淝,终于被咱们打下来了。这全赖军师之功啊!”
    徐庶笑了笑:“哎!我不过一谋士,此事还仗云长之勇!”
    “哎,军师首功!”
    “不不不,大将军首功。”
    庞德哈哈一笑:“既然二位都不要此功,那算我庞德如何?”
    合淝之战,的确有庞德率军先登的功劳。
    关羽不能率军冲杀,便由庞德大刀开路,其勇魄不亚于关羽当年。
    面对庞德的不客气,关羽和徐庶却一点也不生气,他俩对视一眼,皆哈哈大笑,异口同声道:“便记庞令明首功!”
    庞德躬身下拜:“谢君侯,谢军师!”
    关羽又说道:“军师,合淝已下,接下来咱们便可以打寿春了。”
    徐庶摆摆手:“暂时不可!”
    “为何?”
    “云长啊!”
    徐庶换了个语气,语重心长道:
    “说实话,咱们能轻取合淝,不光靠大军上下的勇武,实际上也多多少少的沾了些许侥幸。”
    关羽捋着胡子点点头,倘若别人这么说他一定听不进去,但徐庶如此说,他却能让他静下心来,深入思考,认真讨论。
    他轻慢士大夫,对徐庶这样和他有着相似经历的士大夫却充满了尊敬。
    但关羽也有他自己的看法:
    “可现在有传闻曹操已死,许昌之乱之际,曹魏各部兵马难得一心,正是咱们加速扩张的时候啊!”
    说到传闻曹操已死,关羽眼中还是闪过一丝惆怅。
    也许是对曾经好友的一种缅怀。
    徐庶继续说道:
    “云长,你且想想。司马懿既离江东,江东布防空虚,以陛下之勇武,自可兵不刃血取了江东,你可知他为何现在还没有带兵入江东?”
    “这……”
    关羽也是不理解。
    别说司马懿不在江东了,就算司马懿在江东,以忠嗣的能力强攻也不在话下啊。
    记得当初为大哥报仇,他可是带着几千兵马就敢打建业,还逼死了孙权。
    现在,手中握着十万精兵,竟在庐江屯田?
    你说这奇怪不奇怪?
    关羽沉吟道:
    “北伐至此,已经历大战无数!
    丞相夺凉州望长安,黄老将军夺襄阳望樊城,翼德夺赤壁望黄州,咱们也胜巢湖夺合淝,北望寿春。
    各路兵马皆大胜,唯独陛下屯兵庐江,偏不入江东,这不是关某印象中的陛下啊!”
    徐庶笑了笑:“陛下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
    “请先生解惑?”
    “你信不信,倘若曹丕派曹真曹休又或是夏侯尚任何一员大将入主江东,陛下会立刻出兵,强攻江东。”
    “那不是更难打了?不如现在乘虚而入容易啊!”
    “那是因为,陛下一天不打江东,那江东就不是无主之地,而是司马懿的地盘。”
    “哦??”关羽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想来陛下已经将司马懿招于麾下了。”
    “呵呵……”徐庶抚扇呵呵而笑。
    “军师为何发笑?”
    “君侯,你真这么想?”
    关羽想了想:“司马懿治理江东颇有成绩,陛下留着江东,等他治理,这合情合理啊。”
    徐庶又反问:“那司马懿为何又要回许昌复命?”
    关羽想了想:“想来……其家眷正在许昌,正当想办法营救。”
    关羽说的的确合情合理,但徐庶却笑而不语。
    关羽点点头:“原来如此。”
    徐庶却摇摇头:“云长,北伐临行之前,陛下千叮咛万嘱咐于我,说司马懿绝非善类,让我定要小心应对。所以,他从未打算招降司马懿。”
    “哦?那为还要给司马懿留后路……”关羽想到这,忽然神色一凛。
    “陛下这么做,难道是想让曹丕怀疑司马懿?”
    徐庶笑着点点头。
    是啊,连自己人都信司马懿投刘封了,那曹丕怎能不怀疑。
    但有一点,他还是不懂。
    忠嗣放弃整个江东,就为了离间司马懿?
    有点难以相信啊!
    “那司马懿不过土猪瓦犬而已,陛下为何要如此折磨于他?”
    徐庶收起笑容:“云长,当使对方同室操戈,不可使对方同心一气。陛下已深谙其道。
    现如今我军接连得胜,顺利无比,军中上下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而寿春守将满宠文武双全,他知曹魏正值危难之际,定会号召全城将士,全力防守寿春。倒是我军长驱直入,粮草供应不济,反而容易落败,徒失胜果啊!”
    关羽捋着胡子思索着,深深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