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督领啊,你的节奏太快啦
作者:乐子树舍   穿成农家女,娇养了大反派权臣最新章节     
    国通候府
    书房里,一扇精致的纱帘将窗外的阳光过滤得恰到好处,洒在书桌上的那画着一幅‘竖中指’图的竹宣上。
    整整一个时辰,章九临都在研究这画里的深意,神色谨慎得犹如面对考题。
    这画技真的很不咋滴,除了能看出竖中指的一只手,还有那狂草二字:你妹!这画整体的结构与传统画作的美感是一丁丁点都搭不上勾。
    那王姑娘到底想对他说啥?
    章九临把那竖中指图三百六十度转了个遍也品不出所以然来,但是以他和那娘们几次接触的了解,那小娘子古里古怪,邪里邪气的,这副画很难不让他怀疑是不是在骂他。
    毕竟是他反悔在先,其实也不算反悔吧?一百两的买卖是照样兑现的,只不过换了种方式,而且他都把元正的衣服和药备上了,也替她省了不少工夫,就是呆的时间长一些,但是事出从权,他也没有办法。
    才走没一个时辰的赵谦又被他叫过来,他被下人领到书房后,小心翼翼的恭声问:“督领,您找我?”
    章九临问:“王姑娘没捎什么话给你转达?”不可能光有画吧?
    见上级那殷盼的神色,赵谦心里暗叹,看来督领的孟浪之举招惹王姑娘嫌弃了。
    也是,莫名其妙就送女子家家的衣服和胭脂水粉的,还又是书信又是银钱的,这种孟浪示爱都不带委婉的,怎么可能会讨得别人欢心呢,身为半个过来人的赵谦有点明白那小娘子的嫌弃了。
    赵谦脑补了一会儿,回道:“没有。”
    章九临脸色变得更加不好看了,又问:“那她当时接过信后神色如何?”
    赵谦心里啧啧督领用情不浅,居然连人家的表情都要知晓,故此他努力回想,细细回味,总结道:“王姑娘的表情先是笑然后冷笑。”
    回想起王姑娘接包袱时简直是要咬人的架势,他不由心里暗道:督领啊,你的节奏太快那小娘子没跟上呀,示爱得细水长流的。
    但是这些话他不敢说,只能暗自吐槽。
    冷笑?章九临想起她一冷笑就刻薄的嘴脸,对自己的判断深信不疑,这幅画就是骂他的,这娘们果然心怀不满。
    其实他也说明了不一定就是十个月后才来接人,如果事情提前办完,一个月内回来接走元正也是有可能的。
    他会先给她十两主要是因为银钱近日‘办事’花销实在大,有点捉襟见肘,
    再加他刚上任的俸禄还未送到,才会节约开支。
    她急什么?该给的银钱他又不会赖账,真是眼皮子浅薄的妇人。
    章九临揉了揉鬓角,在琢磨如何令那孩子在寄人篱下的同时得到最好的照料和平息那女子的怒火。
    虽然没有和她交过手,但是从她能用短刀挡下宋建的长刀以及把人踹出十米远,就证明她的功夫不会弱。
    赵谦见上级神色为难,为报提携之恩,体贴的向他大胆提议:“督领,可否听小人一言?”
    章九临睨他一眼,不耐道:“但说无防。”
    赵谦谄笑道:“王姑娘眼下不是在盖房子吗?督领可以雪中送炭,投其所好。”
    章九临想起自己那天冒雨送过去的修缮料,觉得自己已经雪中送炭了呀,还多送了蓑衣呢。
    但这事自然不会与下属说,见赵谦一副很懂的样子,便给人派活:“那交予你去办吧,办好了有赏。”
    赵谦一听,赶紧领命:“属下一定想尽一切办法让王姑娘一想到督领就笑,属下告退!”然后,一阵风似的退下了。
    章九临:“……”
    一想到自己就笑倒也不必,只要好好照顾好元正就行。
    赵谦热血沸腾从书房出来后又懵了,替主子办事的话是不是都是要先垫钱再报销的?
    ……
    方子口村
    对于章九临的变卦,王书颜接受得很快,虽然时间延长离谱,但一百两的买卖至少是板上钉钉的,就是被那鸟人金主分期付款罢了。
    王书颜将十两收进钱袋,家里现在又多了十两进账。
    现在章九临是官,她是民,斗是不可能斗的,眼下小元正身上的风险也解除了,也没有威胁到全家的安危,这样一想,她就没那么生气了。
    既然是这样,那张氏和王负的‘义绝’一事就能提上进度了。
    当天夜里吃完饭,等几个孩子都睡下了,王书颜和张氏坐在院子简陋的桌椅上谈话。
    油灯的火光随着夜里的夏风摇曳着,因为离溪近离山林也不远,村里的夜里一静下来全是知了鸣叫的声音,狂燥得很。
    张氏知道小元正需要在家里呆一段时间时没有太多惊讶,反正那‘恩公’会负责伙食费,就是听到女儿第二天要带她去登记‘义绝’时有点意外。
    张氏愣问:“这么快?不等我们的房子盖好再说吗?万一需要钱呢?”
    在她眼里,这十两银子对家对她自己来说都是救命钱,如果用在自己身上,她更希望是在房子盖好的基础上,这样她才安心些。
    王书颜摇头:“不用,绝对够的,之前是没有钱,现在有钱了必须第一时间把这事办了,而且一登记还要考核你两个月呢,娘,你到时候可千万要稳住啊。”
    张氏瞪她一眼:“你竟不信我?”
    王书颜点头:“你耳根子软,我自然不会全信。”
    王负这么长时间没有消息八成是死翘翘了,但是又怕有个万一。
    盖个房子要近两个月,这‘义绝’一天不办下来,她就觉得会有变数的可能。
    张氏:“……”要不要这么直接。
    她一脸坚毅,对女儿郑重保证道:“你放心,娘这次绝对坚守到底。”
    王书颜深深看着她,朝她敷衍一笑。
    ……
    次日清晨,风清云淡,宜出行办事。
    王书颜给小元正换药的时候把他暂时走不了一事简洁明了的知会他一声。
    她以为小少年会难过,却不料人家一听竟两眼放光的看着她和张氏:“真的?我真的可以留在这里。”
    王书颜想了想,纠正他:“暂时。”
    元正却笑得很腼腆,很知足的怯声道:“谢谢张婶婶和王阿姊愿意暂时收留我。”
    张氏见他一脸乖巧又小心翼翼,温言宽慰道:“阿正,你就把这里暂时当自己的家,把我们当成你的亲戚,不用那么不自在。”
    既然收了那恩公的银钱,自然是要把人照顾好的。
    二郞三郞相视一笑,对阿正哥能留在家里一事很欢喜。
    村里的小孩子他们不认识,原先是因为父亲不让他们接触,后来是被父亲打怕了不敢乱出去,眼下多了一个小阿哥做玩伴,自然是高兴的。
    待老雷公等人来了,王书颜和他交代一声,和二郞三郞等人交代看家后,便带着张氏朝里正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