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伴读
作者:容筝   医锦添香最新章节     
    当天明竹回去后没多久,那胡元卿和明竹又一道来裴家了。两人也不是空手来的,带了几盒礼物,还领着两儿一女。
    夫妇俩来的时候裴旭还没回来,依旧是明筝接待了他们。那胡元卿一见到明筝的面就给她行礼。
    “恭请王妃金安!”
    明筝没料到他会来这么大的礼,她搞不明白胡元卿要做什么,连忙道:“胡大人快别如此大礼,只怕我承受不起。”
    虽是她姐夫,不过这些年来她和这个所谓的姐夫也没有什么往来。跟前这个中年男人身穿灰蓝色的袍子,个子中等,不过腮帮子已经变大了,体型也变圆了一圈,
    胡元卿接着又引着两个孩子给明筝磕头,大一些的那个儿子个头和明筝差不多,嘴唇周围都能看见青青的胡须了。俨然是个半大小子了。
    胡元卿赶着和明筝说:“这是咱家大儿子景和,还有小儿子春和。”
    景和和春和都是明竹的孩子,明筝对俩孩子都没什么印象。胡元卿教导着孩子给明筝行礼,两人都是明筝的外甥。
    明筝将两人仔细打量了一番,那胡景和看上去有十四五岁的样子,长得和宋明竹有几分相似面容清秀。不过春和明显要小几岁,长得更像胡元卿。
    “这位大公子多少岁呢?”
    “他今年虚岁都十五了。”
    “难怪,看上去像个大人了。”
    胡元卿趁机说:“只是不爱读书,也没别的本事,还请王妃多多照顾一下这个外甥。”
    明筝现在有什么权利本事为外甥安排事做,当时她道:“还是个孩子,该好好地读书。”
    胡元卿无奈道:“他要是肯读书就好了,再有现在光会读书有什么用处。现在把持权势的人有几个是读书人,这个时代乱了什么人都能翻身做主了。”
    明筝不笨,她听出了胡元卿话里的意思,不过是嫌弃裴旭是个粗人,靠着拳头得到了现在的地位。他心里不耻。明筝暗自觉得好笑,既然是看不上裴旭,那为何还说要让她照顾胡家的孩子。
    这个胡元卿到底在清高些什么?
    明筝忍着没有揭穿胡元卿的嘴脸,只是脸上的表情显得冷淡了许多。
    胡元卿给宋明竹使了个眼色,他自己先出去了。
    后来明竹在为自家丈夫说话:“他就是书读得太多,将脑子读坏了,你别太往心里去。因为他这张嘴得罪了不知多少人,就这样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你们来是想见裴旭的吗?”
    “咱们是一家人,也该聚聚了。妹夫高升了,还没向他道贺来着……”明竹的笑容有些勉强。
    “他成天忙,也没时间接受你们的心意。”
    “那是,摄政王现在哪里得空见我们这些小民。不过说来咱们是姐妹,我也知道你嘴巴厉害,心里却是极好了,所以拜托你帮帮你姐夫吧……”宋明竹说着眼泪就落下来了。
    因为改朝换代,胡元卿被一些势力打压,现在被排挤出了内阁。胡元卿心中自然不甘,后来想到裴旭是连襟,便只好厚着脸皮上门求取功名。
    明筝在听完明竹的话后,她直接道:“这个忙我只怕帮不了多少。”
    “我知道你也做不了主,不过好歹和摄政王说一声,让摄政王记起他这个人来就足够了。再有摄政王现在不是正需要人手的时候吗,与其便宜别人,还不如方便自家人,你说是不是?”
    和你好的时候就是自家人,嫌弃你的时候比陌生人还不如。明筝早就知道宋明竹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后来宋明竹见明筝喜欢女儿,她当时就道:“不如就让紫穗陪着你吧,她得你教养也是她的福气。”
    明筝却没答应。
    “家里两个孩子已经让我头疼了,再添一个的话我头都大了。”她明显地拒绝了。
    待到起更的时候裴旭也没回来,胡氏夫妇也呆在裴家没有走,明筝也不好直接赶客只能任由他们去了。
    这天晚上裴旭回家已经是二更天了,胡元卿听说裴旭回来了比谁都要喜欢,亲自跑到大门上去迎接。
    裴旭没有下车,他还跟着车子跑了一段路,后来还主动为裴旭打了帘子。
    “请摄政王的安。”胡元卿极尽献媚之事。
    “你是……”夜色朦胧,裴旭也没认出跟前的人。
    “下官胡元卿……”
    这个名字略有些耳熟,可裴旭偏偏没有记起这人是谁。
    他下了车便要去静宜堂见孩子和明筝。那胡元卿也大摇大摆地跟在后面,裴旭扭头看了他一眼说:“你在书房里等着我吧。”
    裴旭想的是后宅也不是一个外人可以进的地方。
    胡元卿也不恼,他听从了裴旭的安排。
    裴旭赶着去见了妻儿,然后就看见了宋明竹和那仨孩子。他这才拍了脑门记起胡元卿是谁。
    “是我记性不好糊涂了,连大姐夫也没认得。”
    后来裴旭又招呼了一桌酒菜招待胡元卿,俩连襟把酒言欢,倒也尽兴。
    宋明竹悬着的心这才放下了。
    那胡元卿尽兴而归,裴旭这才回了明筝的屋子。
    明筝正整理远志的东西,她想起一事来和裴旭道:“你走走门路,送你儿子去国子监读书吧,这才到京城多久,天天就喊无聊,还想出去乱跑。他出去我也不放心,还是让他正经读几天书,多学点道理。”
    “他不去国子监?”
    “为什么?你出面也不行吗?”
    “陛下惦记他,也缺个伴儿,我想让他入宫陪陛下读书。”
    原是打算让重楼入宫伴读,明筝还有些疑惑,裴旭接着说:“我会请最好的先生教他们,功课和武艺一样都不会落下的。”
    其实裴旭也有自己的打算,他现在摄政还不知将来怎样,多多培养一下元初和重楼的感情,为将来铺一条宽阔的路,不要像他几十年来走得如此艰辛。
    明筝道:“也行,我管了这么多年了,该你管了,幸好我身边还有一个小的。”
    明筝哄了一会儿远志,远志就睡熟了。一天下来也就临睡前这段时间夫妇俩有说话的机会。
    明筝问裴旭如何处理胡元卿的事,裴旭说:“他之前在文官中地位举足轻重,据说此人还是有些本事。现在百废俱兴,正是用人的时候,我自然会好好地安排他。他是你姐夫,我不能让你脸上无光是不是。”
    “你要怎么安排他和我都没太大关系,能用就用,不能用的话也不必顾忌谁的脸面。有时候用亲戚反而还会坏事。”
    “我知道,所以我也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唯才是举。有能力就上,没能力就下。不过眼下却是用人之际,你知道几朝以来文官和武官都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那些文人多有瞧不起咱们行军打仗的,认为咱们就是武夫。今天早朝后和内阁一起议事的时候,那些老臣就和我掉书袋,欺负我读书少,变着法想让我出丑,幸而早些年我读过几本书,才没落他们的圈套。”
    “您都是摄政王了,还被人这样看不起么?”
    裴旭无奈道:“文武之争由来已久。不是我一个人就能改变的。”
    “都是王朝的臣民,何必要争个高下,不都是为了王朝的兴盛么?”明筝不明白政治上的这些纷争。
    裴旭道:“人心不齐,那是常有的事,我只把该做的事做好就行。”
    夫妇俩议论了好一番才睡下。
    隔日裴旭依旧一早就入宫了。明筝在家看孩子,巳时二刻时,宫里来了车轿要接明筝和重楼入宫。
    明筝想起昨日裴旭和她说的话,这里要送重楼入宫去和元初作伴。她也不敢懈怠,便忙忙地与重楼妆扮了一番,自己也换了吉服,然后坐上了马车,准备入宫去。
    回想之前入宫还是去给皇后作伴的时候,已经几年过去了,宫里的人早已经物是人非。现在没有太后也没有皇后了,更没有太子和太子妃,万幸太子的长子还活了下来。
    “他现在是皇帝了,你见了他礼数要齐全。别再像以前称呼人家的名字。他是君你是臣,不然疏忽大意的话当心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抓住这个把柄然后治你的罪。”
    明筝仔细交待着儿子。
    重楼虽然顽劣,但人是极聪慧的。他听了母亲的话,不由道:“那我以后都不能唤他元初哥哥了。”
    “阿弥陀佛,我说什么来着。别说你,就是你父亲见了他也要行君臣大礼的。咱们该有的规矩一样都不能少。你也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份。你们不再是兄弟,而是君臣。”
    重楼满脸的凝重,他若有所思。
    母子俩谈了一路,很快车子就停了下来,然后有宫人过来替他们打了帘子请了母子俩下车。
    随即又有人上前引领着他们往前走。
    明筝拉着重楼的手,穿过了一扇又一扇厚厚的宫门。直到进入了一处偏殿,然后跟前的太监道:“请齐王妃在此稍候。”
    “知道了,多谢带路。”明筝将预备的荷包赏赐给了那个太监。
    随即又有宫女端了茶果上来,明筝也没喝茶只是端坐在那陪着儿子。
    不一会儿一个内侍来传话:“请王妃和公子稍候片刻,齐王忙完了手里的事就过来。”
    “好,请转告他不着急。”毕竟正事要紧。
    母子俩也不着急。明筝和重楼安静地等候,时间一点一滴地溜走,看着那日光一点点的照进了屋内,整个屋子也变得明亮起来。
    又过了一阵,裴旭总算露面了。重楼见着了父亲立马起了身,走到了父亲跟前。
    裴旭拉了儿子的手和明筝道:“我先带他过去,你在这里留一下。”
    “去吧。”明筝被留了下来。
    这边的宫殿变得冷冷清清的,服侍的宫女太监都变少了好些。明筝走到窗下正要透过窗户看看的时候,有一个宫女走了来向明筝禀道:“王妃要不要去后面的园子里逛逛。有几棵槭树的叶子红得像火似的,很好看。”
    “好,出去走走,总比在屋子里呆着强。”明筝也没拒绝。
    就这样她在那宫女的引领下从后门绕了出去,果然见一处玲珑别致的院子。
    秋冬时节,园子里绿色的植物已经变得稀少了,但廊下种植了几棵鸡爪槭长得很茂盛。那槭树的叶子果真红艳艳的,像是一团火苗似的。
    此处倒有些意思。
    一个小太监端了个绣团过来,宫女扶着明筝在廊下坐了。明筝盯着眼前风景瞧了一会儿,一只不知从哪里飞来的鸟雀停在了一棵树丫上。鸟儿喧闹起来,叽叽喳喳地叫个不住。就在明筝发怔时突然见那树影处走出了一个女人,女人身后还有个婢女。
    女人生得貌美,约莫二十几岁的样子,身量中等,着一身水蓝色的宫装,梳着简单的发髻。只是头上已经没剩下几件饰物。
    女人到了明筝面前就给明筝行礼:“罪妇沈氏给王妃请安。”
    明筝立马站了起来,她很快意识到今天这场见面是有意为之。说什么要她来后院看树,原来是早有准备。跟前这个女子她觉得陌生,便看向了领她过来的宫女。
    宫女心里一慌赶紧上前解释说:“禀王妃,这是前面的淑妃。”
    “淑妃?哪个淑妃?”明筝感到诧异,她一时没有认出来。
    “王妃,您果然不认得罪妇了吗?几年前您还为我看过病来着。当初沈家的宴请,您都忘了么?”
    经过她自己这么一提醒,明筝突然都记起来了,忙说:“你是沈六姑娘?”
    “正是。”
    “你是沈家小姐,怎么就入了宫?还成为了妃嫔?”
    淑妃含泪道:“此事说来话长,要是王妃不嫌罪妇聒噪,罪妇愿意慢慢向您道来。”
    明筝让淑妃起了身,她疑惑地望着跟前的女子。
    几年前他们刚到京城的时候和沈家还有些往来,沈老夫人的寿宴上她也第一次见到了沈六姑娘。那时候她还羡慕人家是大户人家的闺秀,从小衣食无忧什么都不愁。当初还传过周缮和沈六姑娘的婚事。只是不知为什么两人最终没成。这才几年的光景,怎么就变成这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