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涨工资
作者:两颗红豆   乡村振兴:种地养鱼喂鸡,搞旅游最新章节     
    莫婉仪一走,杨天仿佛失去了主心骨,老婆在的时候围着她转,现在莫婉仪出远门,一下子无所事事。
    村子里学校、医院和村民们的四合院楼、杨氏集团的办公院楼都在热火朝天的忙活着,狩猎场、和地里田间的农活也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还有观光缆车以及炸山修路的大工程也在没日没夜的忙碌。
    总之,一切都在正轨上,大家各司其职,忙活着自己的事情,有点小麻烦小困难都自己想法解决,暂时没有需要他出手的事情。
    杨天开着车前往北麓区,在李山虎和谢树权的陪同下,视察了一下新建酒厂的情况。
    眼下,北麓区新开的酒厂已经正式投入生产,因为酒厂的缘故周边房价迅速飙升,房子的租金也在短时间内翻了一两倍。
    另外,附近几个烂尾楼盘竟然神奇的复工了,建筑工人们在工地上敲敲打打,忙得不行。
    还有几个已经搁置好几年的房地产项目,这几天竟然也开始在打地基,修建售楼部样板房,准备卖房赚钱割韭菜。
    巡视车间的时候,李山虎不停的给谢树权说好话,他们三个距离上次见面也没多长时间,让杨天没想到的是谢树权竟瘦了一圈。
    聊了几句后才知道,谢树权为了酒厂的发展,几乎每天都会出去应酬,酒没少喝,事也没少干,白天黑夜的忙。
    “好样的,牛奶和面包都会有的!”杨天拍了拍谢树权的肩膀,他就喜欢这种实干型的,而且,谢树权确实也是难得的人才,这个酒厂只是他人生的一个跳板,以后还有更大的舞台等着他。
    能够得到杨天的肯定谢树权十分开心,这几天庆阳市在网络上大火,还有杨天拍摄录制的视频,以及就发生在昨天的‘明星晚会’事件,他都在刷视频的时候看到了。
    杨天的实力毋庸置疑,和他以前跟的老板相比,杨天简直就是一个庞然大物。
    别的不说,能够在杨天手底下做事,出去跟别人聊天都会被人羡慕,跟地方政府打交道人家都要给几分薄面,那种由内而外流露出来的尊重不是装出来的。
    所以,在外面应酬,说话也好,做事也罢,他都十分小心,就怕给杨天丢脸。
    还好,他也十分挣脸,十个人里面至少有七八个人觉得他不错,人靠谱,剩下少部分合不到一块儿去也正常。
    打工这多年,谢树权头一次觉得,原来给人打工也能看到希望。
    “杨总,我也不是特意夸他,小谢这个人确实很不错,我们两个合作起来非常愉快,工作上的事情我冲在前面,应酬和人接触的事情他一马当先,这么大个酒厂搞起来比村子里的酒厂还要轻松。”
    杨天点头,其实一个人到底有真本事,还是只会吹嘘,稍微接触一下,看看他的言行举止就能了解个七七八八。
    谢树权给他的第一印象不错,身上有一股子其他年轻人没有的闯劲和野心,杨天觉得他适合跟在大姐夫身边,成长一下可以成为郭亮的左膀右臂,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暂时就先在酒厂磨砺一段时间。
    谢树权很懂人情世故,说话什么的很有分寸,李山虎在旁边夸他,他一直都是宠辱不惊:“杨总,你也知道,我以前是干工程的,跨行一个全新的行业,很多东西都不懂,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成长进步的空间还很大。”
    “山虎叔,小谢现在的工资是怎么开的来着?”
    李山虎回答:“当时第一次见面,你给他承诺的是基本工资按照庆阳市平均工资发,福利待遇和其他杨氏集团员工一样。”
    “小谢是个人才,基础工资有点低了,我看这样吧,回头你跟公司财务说一下,让他把小谢的基础工资调成一万八一个月,十二薪改为十五薪。”
    谢树权一听,惊喜交加,急忙道:“杨总,这不太好吧,我来酒厂上班前后加起来一个月时间都不到,直接给我开这么好的待遇,我怕有人会说闲话。”
    十五薪的意思是全年按照15个月的薪资来发放,在别的单位企业,一般至少需要工作期满一年后,才有资格可以领取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个月的工资。
    入职不到一个月,工资就从庆阳市八千多的平均工资涨到了一万八,足足翻了两倍多,而且这还只是基础工资,如果加上其他福利待遇和各种津贴,一年下来除去个人所得税,到手工资至少也是二三十万。
    钱谁不喜欢,出门在外,工作上班就是为了赚钱,不是陪着谁来玩的,涨工资肯定开心,但涨得这么离谱担心会引起旁人的不满,这样的事情在他以前工作的公司见过太多了。
    杨天哈哈一笑:“公司是我的,我想给谁开多少工资是我的权力,谁要是不服可以直接来找我。另外,我再多说几句,在我手底下干活不同于其他公司,甭管多少钱你都心安理得的拿着。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为自己两个孩子和老婆想想,毕竟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上班,不挣点钱回去老婆那里都没办法交代。”
    “谢谢,谢谢杨总!”谢树权感激涕零,更加认定跟着杨天干的决心,后面几句话真是戳中了他的心窝。
    以前干工程的时候,人是跟着项目走的,离家远了老婆闹情绪,后面好不容跟公司申请终于离家近了,但又因为累死累活挣不到几个钱,经常和老婆闹矛盾,说来说去都是因为钱。
    “工作上的事情你们商量着来,山虎叔最了解我的办事风格,能解决的事情自己解决,真解决不了就找我,总之,尽管放手去干,天塌下来了有我顶着!行了,今天就到这儿,好好干,争取明年我再给你娶个嫂子。”
    “哈哈哈!”
    “不说了,走了!”
    “杨总,我们送你!”
    离开酒厂后,杨天开着车行驶在大马路上,正好路过董雅欣他们家所在的小区。
    “董雅欣!”杨天默念着她的名字,回想起上次在红湖海埂大坝巧遇的情景:“不知道她和那个林波进展怎么样了!”
    念头一闪而逝,杨天没有多想,作为老同学他希望董雅欣过得幸福,没有其他多余的想法,只是每当想起这个心里总觉得不爽。
    一溜烟功夫,杨天来到海埂大坝,下车之前稍微易了下容,免得有人过来合影拍照没完没了。
    庆阳市现在也算是小火了一把,外来游客数量是以往的好几倍,站在海埂大坝上,可以看到红湖上飘着各式各样的小船,以及穿着华丽古装的男男女女们,摆摊的商贩也是五花八门,烟火气息十足。
    因为“讲文明树新风”的文明整治行动,大公司也好还是小商贩也罢,都不敢再这个风口浪尖上动手脚,全都老老实实,但内卷也更加严重,就一个小小的烤串也开始了性价比的厮杀。
    杨天走在海埂大坝上,吹着凉爽的风,看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感觉特别有自豪感。
    “咦!”
    忽然,杨天遇到了一个熟人,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被杨天狠狠收拾过的段凯。
    有了一段‘噩梦’般的经历后,段凯内心世界发生了巨大改变,他现在依然还在卖榴莲,不过,早已没有了缺斤短两的想法。
    他现在大大小小也算是个网红,虽然形象有些‘负面’,但他并没有气馁,反而利用自己现目前有的流量和热度重拾旧业,在海埂大坝上租了一个小摊位贩卖榴莲。
    有意思的是,他旁边立了一块牌子,上面标明了榴莲的进价和卖价,一斤榴莲赚多少钱都写得明明白白,价格比市面上低了三分之二,利润虽然砍了一大半,但这钱却赚得十分踏实。
    这样新颖的方式一出现,立马引来其他商贩的学习,学着他的模式标明进价和卖价,让很多东西变透明,直接将内卷进行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