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名垂于石!受香火祭奠!
作者:山久在高   大明:庶子天生异相最新章节     
    朱权回到封地之后,经过一日一夜的酣睡,彻底满血复活。
    陷入到一件件仿佛永远处理不完的政务中。
    首先就是论功行赏!
    与抚恤阵亡将士!
    按照以往的规定,每位阵亡和重伤不能再上战场的将士,一次性抚恤一百两银子!
    这是一次性的,后面还有每个月的抚恤金也要预备着。
    此次跟随宁王的一万一千人,在大同一战中伤亡的一千多人,还有在草原中伤亡的四千多人。
    总共为五千六百七十二人,所需要的银子五十万两,还有将士们的出战的福利奖赏。
    朱权好一阵子忙活。
    首先将所有缴获的牛羊发卖,一半跟离得最近的燕王交换,换了白花花的银子发下去。或者需要牛羊的直接给了牛羊。
    光是忙着抚恤的事情,朱权忙了三天。
    在确认所有的抚恤金都发到每一个遗孀手中后。
    朱权召集众将,开始召开他回来后的第一次会议。
    “此次出征,阵亡五千人,抚恤金已派发完毕,只是有的将士无父无母,家中也无任何亲人......”
    他的语气悲凉,说到后面说不下去。
    是的,这样的人数还不少,有大约一百多人。
    他们或者是被屠村之后的幸存者,或者是刚刚从外地迁入本地,还来不及娶妻生子,孑然一身的人家。
    殿中诸将皆是沉默。
    人生凄凉事不过如此,生前无人同行,死后无人祭奠。
    有时候真的会生出,天地寂寥,自身不过沧海一粟的虚无感。
    像是牺牲在战场上没有亲人的人,他们死前可有留恋什么,可有怀念什么。
    徐妙锦,牛二,雷左,雷山,雷敏,胡海国,汤嘉丰等等,他们的脸上都闪过一抹痛色。
    “生时,他们为本王披荆斩棘,死后,本王岂能让他们无人祭奠?”
    朱权掩下胸中的哀思,抬起头,目光坚定。
    殿中众将的目光全都定定的看向宁王。
    “本王决定,成立一座纪念塔!就立在宁王广场上,塔中树立着一座巨大的石碑,刻下所有阵亡将士的名字,书写战争的经过,允许百姓祭奠!”
    他的话不长,却是一句句敲击在众人心上。
    为士兵立塔作碑?!
    送百姓祭奠?!
    历朝历代没有哪个有过!
    “殿下!下官觉得刻碑即可,大可不必让百姓祭奠。”
    方世丰首先出列反对。
    宁王殿下此次大胜,或许立下些功绩,能得陛下另眼相看。
    可是这时候更需要谨慎,处事更要小心。
    要知道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从来得百姓香火供奉的,只能是皇帝承认的人,若是私设香火,肯定会引来众人的诽谤。
    而殿中其他的大将,本来觉得还挺开心的。
    因为这样的处理办法,不管是对死去的将士,还是对还活着的他们来说,无疑是有巨大的褒奖。
    名垂天下,名垂千古,将不再是只出现在史册中的事情。
    只要大宁府的这座石碑一直在。
    那他们的名字就必定会屹立百年!
    只是还不等众人激动,方世丰就泼下一盆冷水。
    “本王知道你的顾虑!可是刻碑之后,若是没有百姓的时常看望,在下面的将士们未免太过冷清,如何能行。至于朝廷那边,自有寡人去说,你们不必担心!”
    朱权站起身,看向殿外飘过的白云,眼神坚定。
    他管不了这个时代其它的将士如何,但是跟随着他的人。
    他们没有辜负他,他也绝不会辜负他们!
    名垂于石!受香火祭奠!
    书写下他们辉煌的一战!
    这样,他们在过奈何桥的时候,可以自豪的向身侧的人介绍,看这就是他们死后的场景,这就是他们效忠的宁王殿下!
    “......是!”
    方世丰抬眼看了看朱权,最后妥协。
    他准备坐下。
    这时,其他众将纷纷站起,齐声大喝。
    “末将多谢宁王殿下!”
    他们是如此的同声。
    简单的话语,却携带着一股金戈之声。
    你跟随着一个领导的时候,是能够清楚的看到这个领导的能力,清楚的感知到领导是否真的在为你考虑的。
    从古到今,莫不如是。
    若是你真的没有感觉到一丁点的关怀,那么就要早点跳槽,早点找到别的靠山,选择别的路。
    跟对了人,不管是对于有背景的还是毫无背景的人来说,都是极其极其重要的事情。
    此时,在殿中的众多属下们,是最能够理解这种心情的。
    这句‘谢’字不单单是一层意思。
    他们心里面比任何人都清楚,宁王为他们这些属下们做的一件件,从来不说不强调,仿佛本来就该如此。
    但是他们知道,这些是不同的!
    不管和任何人相比都是不同的。
    即使是皇帝的丞相百官来说,都没有在宁王手下做事来的充满干劲,又无后顾之忧!
    “嗯!这件事交给方世丰来做,不需要赶着完场,但一定要恢弘,广场要足够大,能够容纳大宁府所有的百姓!”
    朱权转过头,对着方世丰说。
    他手下的文官还是太少。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影响,还是身在北地做武将容易立功的原因。
    他打眼望去,满殿都是武将。
    文官只有方世丰,雷丹两人。
    雷丹还是主要负责医术方面,是专业人才,不属于文科人才。
    或者,他是该招募一些幕僚?!
    “是!殿下!”
    “对于本次大捷,朝廷的奖赏已经下来。但你们的奖赏本王一直没有安排。”
    朱权看着众人,双手下按,示意众人都坐下来。
    他观察着众人的表情。
    仗打完了,第一件事就是论功行赏。
    可是他先忙着抚恤,行赏的事情就耽搁,估计众人都眼巴巴的望着呢吧。
    尤其是徐妙锦,这次她守住开平城,率军支援。
    可谓第一功臣!
    还有胡海国,汤嘉丰,雷敏三人皆守城有功。
    “殿下难道是有什么安排?!”
    徐妙锦猜测。
    众人不由望过去,等待殿下的回答。
    “哈哈哈!本王确实有一些想法!论功行赏,哪里能没有宴会?!
    三日后就是一个良道吉日,本王决定在北郊军营筹办庆功会!到时出征的三万多士卒全部参加!
    方世丰,你安排一下。”
    朱权大笑,说出自己的决定。
    而方世丰就比较受累,因为文官少的原因,基本什么事都要他负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