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推演国运,陆地神仙?
作者:媌吃鱼   全民诸天:开局获得神话大罗道果最新章节     
    【推演结果如下:……】
    【1,大秦丞相:穰侯魏无羡联名百官上奏,请诸公子入朝观政。
    陈貂寺献策让诸公子入御史台,并推行考成法,引起魏无羡极大不满,密谋刺杀帝乙以示“天警”。
    并在三年后正式启动计划,却误中副车,被陈貂寺单人只剑杀败。
    最终陈貂寺重伤垂死,魏无羡被帝乙罢相】
    【2,魏无羡罢相次年,武安君公孙起因恩主魏无羡被罢相而心生不满,故向帝乙请辞,帝不允、大怒,收武安君封地以示惩戒。
    再一年,帝乙命公孙起北征,公孙起以“年老体弱”为由,拒之。
    帝暴怒,诛心曰:君乃穰侯家臣乎?遂贬公孙起为庶民。
    再一年,帝赐剑,公孙起自刎身亡】
    【3,再一年,帝乙御驾亲征,与漠北狼主大战,重创而归。
    再次年,帝乙迟暮,无力再主持朝政,无奈已复起穰侯魏无羡为相,嫡长公子因此势力大涨,欲行“就国策”,与诸公子争斗越烈,党争遂起,朝堂大乱】
    【4,又三年后,帝乙垂死,不能治事,无奈妥协,只能立嫡长公子为太子,试图平复朝堂乱相。
    因嫡长公子不能容人,试图杀尽兄弟,十日被罢太子,又起兵“清君侧”,被诛杀于玄武门。
    在此动乱中,大秦国势愈颓,穰侯魏无羡趁机揽权、交构百官、连郡跨州,帝乙之令,一度竟不能出咸阳】
    【5,又三年,穰侯魏无羡欲谋大逆,未果北逃,引漠北犬戎百万大军南下,帝乙再次御驾亲征,斩魏无羡于两军阵前,回师当日于军中驾崩。
    陈貂寺秘不发丧,欲迎立命主为帝,车骑将军王象乾受其子蛊惑,起兵造反、围攻帝庭,拒大军于咸阳城外,恰逢漠北大军叩阙,前后夹击,陈貂寺兵败身死】
    【6,命主率宫人杀出帝庭,启十万囚徒为军,杀败车骑将军王象乾,诛其十族,开启咸阳保卫战……】
    【7,………】
    【8,………】
    【9,………】
    【10,………】
    看完推演的结果,姜承乾的心里只有两个想法:废物竟是我自己?躺赢果然要不得!
    在开启推演的时候,姜承乾就事先预设了一个立场,那就是“躺赢”。
    除非遇到危及生命的事情,否则绝不主动出手,免得影响后续推演的结果,不能将敌人完全暴露出来。
    这也是此次推演,竟然“只”需要一亿纯白气运的缘故。
    只因如果算上姜承乾这个最大变数的话,推演的消耗将会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但是结果也证明了“躺赢是不可能躺赢”的残酷事实。
    只能说:帝乙对姜承乾太重视,也将他保护得太好了!
    但凡在推演的轨迹中,姜承乾早一点遇到生命危险,也不会出现这种结果。
    或者说:假如没有姜承乾的出现,或许都不会出现如此惨烈的变故。
    明明已经成为了最大的变数,却依然选择“袖手旁观”。
    这简直就是在犯罪!
    当然啦,姜承乾在现实中,自然不可能如此傻缺。
    他不止会提前出手,而且还要重拳出击!
    “不过这样也好,以后我破局的时候,才能更有针对性。”
    姜承乾心中暗忖,不由得暗生杀机。
    在未来影响大秦国运的人物当中,最关键的就是大秦丞相:穰侯魏无羡。
    此人不除,对大秦的国势影响太大了!
    在绝大部分影响大秦国运的事件中,穰侯魏无羡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而且都是负面的作用,简直就是国之纛虫。
    无论是武安君公孙起,还是陈貂寺,甚至于帝乙,其实都是因他而死,大秦的乱象与祸根,都与他息息相关。
    正是因为穰侯魏无羡搞风搞雨,才让帝乙、陈貂寺和武安君公孙起这三大擎天之柱,一一凋零、陨落。
    若是武安君公孙起不死,帝乙何须御驾亲征?又怎么会跟漠北狼主拚得两败俱伤?
    若是武安君公孙起还在,说不定漠北狼主都不敢生出南下之心。
    而武安君公孙起的死,从头到尾都透露着阴谋的气息。
    姜承乾相信帝乙绝不会轻易将公孙起赐死,自绝国之干城。
    甚至于,这一切的开端,都来自于穰侯魏无羡策划的那一场刺杀。
    如果陈貂寺没有重伤垂死,帝乙也不会独木难支,更不会向魏无羡妥协,让嫡长公子上位,从而祸乱朝纲。
    这才是大秦国运由盛转衰的真正转折点。
    后面的一切种种,皆是那一场刺杀的衍生而已。
    念及于此,姜承乾的心里当即有了决断。
    在三年之内,他必须要做到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要向帝乙和陈貂寺示警,揭露穰侯魏无羡的刺杀阴谋。
    第二件事,是要想办法尽快干掉魏无羡,绝不能让他在朝堂上继续呼风唤雨、祸乱朝纲。
    第三件事,就是要收服武安君公孙起,让他为己所用。
    一言蔽之:保护我方陈貂寺,干掉穰侯魏无羡,收服军神武安君。
    在这三件事中,最紧急的事情,就是保住陈貂寺。
    只因那场发生在三年后的刺杀,极大概率是在不久后,甚至于现在就已经开启密谋、策划。
    只是在三年后才找到机会而已!
    其次是收服武安君公孙起,让这个大秦军神为己所用。
    毕竟,干掉穰侯魏无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不能急于一时、粗暴行事。
    作为大秦丞相,穰侯魏无羡的影响力遍布朝堂和州郡,乃至于军中,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和庞大无匹的党羽,才是他的立身之本。
    如果只是单纯地干掉魏无羡,非但无济于事,还会引起朝野内外的动荡。
    但是姜承乾也绝不会因为投鼠忌器,就畏首畏尾、错失良机。
    真要到魏无羡非死不可的时候,该出手时就要出手。
    甚至于,假如干掉魏无羡和收服武安君两者不可并行的时候。
    姜承乾宁愿公孙起这个“大秦军神”离心离德,也要将魏无羡这个祸害干掉。
    虽然“武安君”这个名将,很是让姜承乾心动,集邮癖终极爆发。
    但是假如真到情非得已的时候,姜承乾却也不会有半点顾忌。
    就算没有了“大秦军神”,大秦帝朝依然还是将星云集。
    大不了就姜承乾自己顶上去,当一个“大秦兵仙”嘛!
    有“演天术”在手,他还怕不能“用兵如神”、“战无不胜”吗?
    念及于此。
    姜承乾对未来的局势,赫然已经有了应对的策略。
    无论是长期的计划,还是短期的目标,都已清晰明了。
    于是他也不再为此费神,专注于己身的成长。
    恰逢朝阳初升、晨曦落下,姜承乾面向东方,深吸一口气。
    滚滚紫炁如龙,从他的鼻窍钻入,化作深邃华光,落入黄庭紫府。
    只见那黄庭紫府当中,有一枚丹元如玉,好似骄阳大日,悬挂莫名高处。
    诸般命数化作青紫星辰,环绕着丹元骄阳转动。
    每一次转动,都有莫名道韵,从黄庭紫府中流淌而出。
    继而流转十二重楼,自九重天而下,渗透到他的周身百骸。
    更为神异的是:无论如何转动,那枚如玉丹元都不增不减。
    赫然竟然在“气吞斗牛”命数的加持下,永远维持在圆满足具的状态。
    不过并没能急着开始修炼,更不准备重修“元始炼炁法”。
    虽然“元始炼炁法”可通行诸天,并不会因为天地环境和天道规则的变化而出现不适用的情况。
    但是在“鸿蒙大道经”修至炼炁一重后,姜承乾又有了许多新的感悟。
    而且此界的法则也颇有意思,让姜承乾又生出了许多灵感。
    在每个不同的世界,都自创一门全新的功法,这是姜承乾新的目标。
    在“鸿蒙大道经”的基础上简化功法,已然不被姜承乾所待见。
    他要做的是:通过不同世界的规则、见闻和感悟,辅以“智慧通天”命数加持的绝世悟性,自创出媲美、甚至于超越“鸿蒙大道经”的绝世功法。
    若是连“鸿蒙大道经”都无法超越,他以后又如何觊觎“神话大罗法”呢?
    不过这并不代表姜承乾的实力,将会就此停滞不前。
    诸般命数的加持,让他毋须修炼,实力也在一日千里地飞速增长。
    纯阳道体的气血纯阳,虬筋板肋的筋骨如龙,金刚不坏的不朽金身,龙虎交征的大丹天成……
    每一条命数,都是一个强大的外挂。
    而且还能与此界规则完美适配,自行进行着浑然天成的调整。
    姜承乾有种预感:待自己正式开始修炼的时候,或许能立证陆地神仙境。
    待他命数觉醒之日,便是直入陆地神仙之时。
    而这,还是姜承乾并没有进行主动修炼的情况下。
    对于此界“土着”来说,已然是终极目标的陆地神仙天人境。
    却仅仅只是姜承乾的基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