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承诺
作者:唐风汉月   抗战:我有个军火库最新章节     
    日军占据沪上和羊城之后又围困了香岛,现在想要坐船也变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杨锋他们需要先坐飞机飞明州,然后从明州上船,绕过舟山进入东海,为了谨慎起见杨锋还专门挑选了一艘德国的邮轮。
    不过杨锋他没有想到,仅仅是去机场的这段路,谢公还专门跑来给自己上课来了……
    “这是一张20万美元的纸片,玉莹杨锋你们收好,应该够你们落脚了。”
    “这么多钱?父亲你……”
    “这只是第一笔,我会保证你们生活无忧的。”
    轿车还在山城的街道上行驶,谢大员出手就是一笔巨款,直接就把玉莹吓坏了。
    “我们只是度蜜月,花不了这么多钱的。”
    “度蜜月?都这个时候了,你还要说这种话?”
    “……父亲你是不是误会了?”
    坐在副驾驶的杨锋转过身,没想到就跟谢大员尴尬的对视起来。
    旁边玉莹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自然是更不肯接过支票了。
    “我们真的只是度蜜月,去一个月、回来一个月,中间逗留1-2个月,绝不会超过这个时候的。”
    “哎……”
    杨锋又解释了一遍,结果却换来了谢大员的一声叹息。
    见状玉莹就立刻挽了父亲的手臂,紧张的追问了起来。
    “父亲,是不是有什么事你没有跟我们说?”
    “战局悲观,主张议和者甚众,我还以为你们是彻底失望才离开的。”
    “父亲你多虑了,锋哥是心有国家大义的人,谁妥协他都不会妥协的,他是我的大英雄,是绝不会逃避战斗的。”
    “……有些话仅限于咱们几个,委座他……没有容人之量,杨锋他一不是浙江人、二不是黄埔出身,仕途上能做到军长就是极限了,想要主政一方基本不可能。”
    “呵呵呵……”
    “我没有开玩笑,罗长官的例子还不够鲜明吗?”
    谢公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了,但杨锋却还是那么平静。
    他早就知道老头子是什么角色,他甚至还知道党国未来的命运,最终的结局,所以他压根就心不在此。
    “父亲你放心,我会努力给玉莹幸福的,就算不能高居庙堂又怎么样?小康之家也有小康之家的好处,那就是不用天天的尔虞我诈、胆战心惊。”
    “我认为锋哥说的对,做人无愧于天地公义就行了。”
    “你们、你们还是太年轻了……”
    “这样吧,玉莹你把父亲给的支票收下,咱们拿去欧洲投资,权当是一条退路吧……”
    几人终止了这场谈话。
    很快在谢大员的目送下,新婚夫妇外加香肉这个大灯泡就一块登上了飞机……
    第二天早上十点,杨锋和谢玉莹终于在码头看到了菲比号的巨大烟囱。
    通关、上船都很顺利。
    谢公为他们安排了一等舱,这无疑是避免了许多的麻烦,船上的船员也对杨锋这个懂德语、眼神坚毅、身材魁梧的中国人礼让三分。
    “呜呜呜……”
    十二点整,伴随着几声悠扬的汽笛,菲比号缓缓的离开了码头,岸上送行的人还在拼命的摆手。
    启航的瞬间,谢玉莹还是有点伤感,她把头靠在杨锋的肩膀上,香肉则是在下面不停的摩擦她的腿。
    “锋哥,我父亲说的话,你真不考虑考虑?”
    “别想这些事情了,走,咱们先去餐厅看看。”
    杨锋避开这个话题,拉着谢玉莹正要离开上层甲板,谁知就迎面碰到了两个熟人。
    “查尔斯先生?马克里先生?这还真是太巧了。”
    “杨?上帝呀!真的是你,你这是要去欧洲吗?”
    迎面走来这两个家伙,竟然就是杨锋在火车上碰到的英国佬和法国佬,当时杨锋揪出杀人凶手、击退日本特务可是给他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当然了,杨锋那时的最快,更是让他们见识到了杨锋对欧洲时局的精准把握,这两年可是有不少事情已经印证了。
    郑重的握手之后,杨锋才笑着给他们引荐起来。
    “这位是我的妻子,我们要去欧洲度蜜月,玉莹这位是查尔斯、这位是马克里,我们曾经有幸乘坐一列火车。”
    “美丽的夫人你好,你丈夫绝对是我见过最聪明、最勇敢的中国人。”
    “马克里先生你太过奖了,我也很高兴认识你们。”
    玉莹的英文不错,四个人很快就如老朋友一般的聊了起来。
    这趟航程有足足四十天,没有熟人说话可是会非常的难熬……
    转头功夫,四人已经坐在了一等舱的专属餐厅中,由穿着制服的侍者先给他们送来了开胃酒。
    邮轮上能住一等舱的非富即贵,况且谢公早就和船务公司打好招呼,所以餐厅经理和侍者对杨锋两口子,甚至比对查尔斯他们更加妥善、客气、周到。
    “杨先生、杨夫人,这瓶酒你看可以吗?”
    “就这瓶吧!”
    “好的。”
    “咚咚咚……”
    一只手背在身后,另一只手上拿着酒瓶底部。
    为一个人倒好之后,戴着领结的侍者还会旋转一下瓶口,然后用雪白的毛巾托住酒瓶。
    酒好不好喝另说,关键这幅做派就非常能唬人了。
    幸好杨锋镇定自若、谢玉莹也是见过世面的,至于查尔斯和马克里却悄悄的交换了一个眼神。
    “我提议吃牛排,到新加坡之前船上是不会补充新鲜牛排的。”
    “好主意,夫人你去过欧洲?最喜欢那座城市?”
    “去玩过两趟,最喜欢瑞士的风景和巴黎的衣服。”
    “呵呵呵,果然是有品位。”
    听到玉莹称赞自己的国家,马克里立刻就笑了起来。
    等大家都点菜之后,两个洋人就开始旁敲侧击起来,希望打听打听谢玉莹的来历,不过都被杨锋巧妙的敷衍过去了。
    反正时间还长,两人就开始把话题转向了文学和绘画,这下子杨锋可就傻了眼,玉莹倒是能和他们聊上几句。
    很快三分熟的牛排就送了上来,桌上的气氛也更加放松了。
    大家一边吃一边谈论着各种趣闻,可谁知牛排才吃了一半,突然一声悠长的汽笛,所有人都因为惯性而剧烈的晃动了一下,桌上的杯子都险些翻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