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偷窃
作者:孤舟牧云   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最新章节     
    武动乾坤?
    智定天下?
    得多狂,才能喊出这么中二的话?
    说起中二,岳川突然又有了新发现。
    齐桓公,叫小白。
    晋文公,叫重耳,谐音中二。
    这难道是巧合?
    这难道不是巧合?
    按下心中的杂念,岳川问道:“这两个,都是谁?他们又是怎么窃取齐国霸权的?”
    伍子胥答道:“若是外人,肯定不知其中秘密,但楚国与晋国争霸百余年,对晋国的老底儿一清二楚。这个武动乾坤,是魏氏老祖!而智定天下,是智氏老祖。晋国六卿世家的争斗和倾轧,说白了就是这两人的交锋。”
    岳川突然想到一种可能。
    “他们俩,现在还活着?”
    伍子胥摇了摇头,“不知道!之前他俩还有过出手的记录,但是后来,两人同时销声匿迹,百年不出。谁也不知道他们是死是活。之后的魏氏与智氏,也都仗着两个老祖的威名,分庭抗礼,平分晋国权力。智氏主南方战场,与楚国争霸,魏氏主西方战场,与秦国争雄,其余各家也都选边站队,偶尔横跳,或者根本就是依附两家发展起来的分支。”
    说是六卿的争斗,实则是两个家族的争斗,或者两个派系的争斗。
    “岳先生,六卿世家倾轧严重,争斗失败,唯一的下场就是灭族,一家一姓,鸡犬不留。但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家族中有悟道境强者出现。如果有悟道境强者,便能与智氏和魏氏分享权力,可一旦悟道境强者陨落,家族也旋即覆灭。比如赵氏!”
    岳川点了点头,暗道:“原来如此!”
    赵氏最强的时候有多狂?
    赵盾直接杀死晋国国君。
    即便干了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赵氏依旧活得好好的。
    赵盾死后,赵氏成了众矢之的,最终引发灭门惨案,要不是有韩氏拼死保护,救了赵氏孤儿一命,百家姓估计就没有赵了。
    悟道境强者,确实有藐视一切的资本。
    “好吧,你着重说说,晋国是如何窃取齐国霸权的。”
    伍子胥点了点头,“重耳在齐国五年,整日与桓公寻欢作乐,齐国的诸多隐秘,重耳都了如指掌。”
    “与此同时,追随重耳的臣子们也没有闲着,而是整日搜集资料、联络英才、拜谒名士。”
    “有晋国的身份,再加上重耳的引荐,还有桓公的授意,重耳一行人在齐国可谓是畅通无阻。”
    “他们敏而好学,谦逊有礼,在当时很受人尊敬和喜爱,齐国名臣名士对他们也毫无保留,无论治国还是修行,都倾囊相授。”
    “当时齐国运势蒸蒸,毫无衰败之相,管相一脉的弟子门人也都精诚团结,维系齐国霸权不算难事。”
    “有这样一个齐国,这样一群齐国名臣在,晋国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于是,重耳学骊姬旧事,在桓公面前谗言诋毁,门下臣子也出谋划策,令桓公宠信奸佞,迫害忠良。尤其是管相一脉的弟子门人,死的死、逃的逃。”
    “就这样,重耳不费吹灰之力,获得了齐国霸权最精华的部分,他身边的臣子也都得到了常人毕生都接触不到的治国方略、修行心得。”
    “之后的百年间,齐国极速衰落,而晋国飞一般的崛起。重耳身边的诸多臣子也都学文有得,习武有成,百年间涌现出的悟道境,比天下其余诸国加起来都多。”
    “若非如此,晋国凭什么崛起?六卿世家又凭什么与国君平分权力?”
    岳川沉默了。
    这是他从未考虑过的事情,也是他从没有思考过的历史。
    上辈子的世界里,人们对春秋战国的历史本就陌生,大家谈论最多的,都是秦汉三国、唐宋元明。
    晋国的历史就像隔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大多数人都和岳川一样,除了赵氏孤儿以及三家分晋,就一无所知了。
    不了解,不关注,自然也不会去思考。
    晋文公之前,晋国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国家,国君荒淫无道,还与戎狄结合,生了一堆混血儿子。
    这哪里是霸主国该干的事?
    可是在晋文公之后,晋国就像开挂了一样。
    潜在的竞争对手快速崩塌,晋国则飞速崛起,文治武功都嗷嗷的提升。
    就算厚积薄发,那也得有个积累的过程啊。
    晋国的崛起完全就是二脚踢原地起爆,没有任何征兆。
    之前岳川还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是听了伍子胥的解释,越想越觉得可能。
    因为在岳川上辈子的世界里,还有过类似的例子。
    大明的覆灭,以及西方的文艺复兴。
    这两者几乎在同一个时间,就像跷跷板的两头。
    一头降下,另一头翘起。
    原本全方位领先世界的大明被蒙昧的蛮族统治,而原本茹毛饮血的西方世界突然全方位爆发。
    天文、地理、科学、医学等领域源源不断涌现人才。
    这些人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背景模糊,出身不详,没有子嗣。
    唯一的解释就是,西方的一切都是偷来的,或者说搬运来的。
    而他们搬运的目标就是大明。
    不但偷,他们还伪造历史,污蔑大明,给诸多成果编造来历,又联合满清一次又一次发动文字狱,清洗大明的文化,妄图将一切痕迹从历史中抹去。
    文化的战争,往往更加黑暗,也更加血腥。
    伍子胥这些言论,不用想都知道,出自楚国的公卿贵族。
    虽然楚国和晋国是敌对立场,互相造谣、抹黑是常态,但是,就算楚国往里面灌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水,那至少也有百分之一的干货吧?
    岳川忍不住思考。
    如果是自己,在当时重耳的位置上,会作出什么选择呢?
    是抄底?
    还是视而不见?
    就算重耳能做正人君子,恪守心中的道德底线,他手下那些臣子呢?
    鹰犬爪牙,不就是用来干脏活、背黑锅的吗?
    君忧臣辱。
    很多时候,都不用重耳明言,只是一个眼神,就心神领会了。
    所以!
    这一切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