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蜀人雄起
作者:封少水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最新章节     
    诉苦大会收到了积极的效果,大部分蜀军俘虏转变了自己的立场,对蜀国上层恨之入骨,同时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充满希望。
    表现在修筑剑门关的过程中,一个个积极肯干,献言献策,主动承担,无私奉献,关城建设的效率出奇的高,眨眼间,关城的雏形就已初具,栈道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固。
    还有一小部分中下级军官,以及跪久了站不起来的俘虏,思想始终转不过弯来。
    大战在即,也没再费嘴舌,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根据俱酒之前的命令,直接将他们发配到了金矿去做苦力,既然想当奴隶,那就满足你。
    吐费城,田系按照俱酒的图纸,精心为俱酒打造了数套“纵目王”的面具。
    包括参加仪式用的黄金面具,作战用的青铜面具和精钢面具等,所有面具都做到厚薄兼顾,形神具备,光芒闪烁,神圣威严,高贵尊崇,既实用又有仪式感。
    在墨匠们高超的打磨功力之下,水晶镜片磨制成功。俱酒与田系经过无数次捣鼓,四支单筒望远镜也终于试验成功了。
    其中两支是伽利略式望远镜,是由一片凹透镜和一片凸透镜组成;两支是开普勒式望远镜,是由两片凸透镜组成。
    伽利略型和开普勒型望远镜的成像示意图
    因镜片结构的不同,伽利略望远镜成像为正立像,但视野相对较小;开普勒望远镜成像为倒像,但镜筒长,视场大,距离远。
    这些俱酒小时候都捣鼓过,用纸筒加上几个现成的镜片,各种玩。特别是对后者,成倒像的望远镜,当时觉得十分好玩。
    当然通过一系列镜片的转换和折射,开普勒型望远镜是可以成正像的,但讲真的,俱酒不会。
    于是他把这个课题交给了田系,自己则火急火燎的冲向前线。
    田系将望远镜与黄金面具进行了锁扣式连接,这样,当俱酒佩戴黄金面具,将望远镜锁上去,活脱脱的\"纵目王\"的形象,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望远镜长好多啊。
    就是俱酒自己要受罪,这玩意儿忒特么沉重了,得需要在脑后绑好几条皮绳才能勉强固定。
    还有就是两只眼睛配对两支望镜,啥也看不清,但为了装13……不不不,为了邀买人心,俱酒决定拼了!
    田系还按照俱酒的安排,制作了一根黄金权杖。
    权杖,在中原文明中不曾存在过,但三星堆文明是有的,这也是二者的重要区别。
    既然要假扮纵目王……不,呸呸呸,既然自己是纵目王,就必须有一根黄金权杖,唱戏唱全套嘛,这个必须有。
    这一天,剑门关城的箭楼举行上梁大典。
    上梁,主要是指安装建筑物屋顶最高一根中梁的过程,在古代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更被赋予了许多无形的崇拜和神话层面的意义。
    因此,上梁典礼,被认为是一座建筑连接天地、神灵、祖先的一场极其庄重的仪式,所谓“上梁有如人之加冠”。
    俱酒带着自己的亲兵卫队,并命令怀木给大家全部换上一身崭新的上好皮甲和新铸的兜鍪,兜鍪上的红缨簇新艳丽,将士们的马匹兵器,整备一新。
    俱酒则换上了田系专门为他量身订做的一套黄金贴片甲。单纯的黄金甲,太重也太浪费,且实用性能不强。
    黄金贴片甲,就是在牛皮软甲外边,贴了一层金叶子,看上去威风凛凛、英姿勃勃,金光闪闪,熠熠生辉。
    中军早早地布置好了剑门关上梁仪式的现场警戒工作,墨家诸子则统领着经过筛选的蜀军俘虏迎立在山路、栈道、关城周边,大家做好了准备,迎接俱酒大驾光临。
    亲兵营的马队出现在山路的尽头。只见旌旗缤纷,鼓角齐鸣,将士盔明甲亮,耀眼争光,好一派威严气象。
    紧接着六名骑士骑着高头大马,手中举着一根黄锦包裹的棍子,棍子上端每人举着一个面具,赫然是——纵目面具。
    只见面具呈方型,倒八字刀眉,眉尖上挑,双眼斜长,鹰钩大鼻,嘴角上扬,微露舌尖,作神秘微笑状,一对招风大耳向外舒展。
    最夸张的就是一双眼球,像两根柱子一般,向外前凸,像要看透宇宙苍穹一般。
    “纵目王!”
    一位蜀军俘虏忍受不了心底的震撼,不由自主地喊了出来。
    蜀军俘虏先是窃窃私语,后来是交头接耳,最后忍不住七嘴八舌地一片叫喊。
    “纵目王!纵目王!纵目王!”
    俱酒早就派了许多混在其中的心腹,不住地带节奏:
    “纵目王!纵目王!”
    最终,所有的声音汇成了一个声音,渐渐由小变大、从怀疑变为肯定,由杂乱变为有节奏的齐喊,大家都在欢呼一个神灵的降临。
    纵——目——王!
    接着俱酒身披金甲、手持黄金权杖,头戴十好几斤重的黄金面具——加载了望远镜的纵目面具,威风八面,却又苦不堪言地出现了。
    威风八面自不必多讲,为了装好这一场13,俱酒精心策划了好几天。在战国,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仪式感。
    苦不堪言,就是这望远镜做“纵目”,太特么受罪了,简直要把自己的脑袋给坠下来,还看不清楚路,全靠亲兵牵着马匹走!
    蜀军俘虏彻底惊呆了,如果刚才仅仅是几个面具的话,这位,这位,这位可是活生生的纵目王啊!
    这些蜀人都是世世代代在怀念纵目王的故事里长大的,纵目王在他们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今天见到活生生、金灿灿的纵目王,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顶礼膜拜?
    这些预先设定好的负责带节奏的亲兵,一遍一遍地高呼着预先设计好的口号,不住地带着节奏!
    “纵目王,降临!”
    “纵目王,救世!”
    “纵目王,救蜀!”
    蜀军俘虏激动到面目通红、语无伦次、手足无措。前几天才刚刚对未来产生美好的憧憬,现在神秘的纵目王居然出现了,这妥妥地预示着好日子即将到来啊!
    蜀军俘虏身不由己地跪倒在地,双臂上扬,口中跟随着亲兵大呼:
    “纵目王,救蜀!”
    “纵目王,救蜀!”
    “纵目王,救蜀!”
    俱酒好不容易熬到了剑门关楼,在亲兵护卫和司仪的折腾之下,完成了复杂的上梁祭拜仪式,在众人的一片欢呼声中,俱酒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蜀王无道,祸害黎民,民不聊生,天怒人怨!”先给蜀王扣一顶屎盆子。
    “夜来有蜀纵目王,托梦于吾,附体于身,欲赋能于吾,嘱吾拯救蜀地万民。”这段话表明自己承接神明,地位正统。
    “并送来面具、权杖,无限神通。兹尔蜀人,谨遵天命,雄起!”
    亲兵营以及中军将士山呼海啸一般高呼:“雄起!”
    \"雄起\"这个口号古蜀不知道有没有,无论有还是没有,反正俱酒给他安排上了,以后这个口号一定要叫得响亮!